国际并购 跨出了一只脚的中国企业
2004年是外部环境风云突变的一年,宏观调控、国际油价大涨、美联储和央行分别加息……但是仍挡不住中国经济“滚滚向前”的车轮和中国企业锤炼、发展、融入全球的热情。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逐步扩大的消费市场的机遇使得中国成为了亚洲地区最主要的购并市场,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举起购并的武器,勇敢地“跨出国门”。翻看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洋企业奋不顾身,大举进军国内;中国企业也不含糊,跨出国门,两口吃下两“胖子”——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
中国的“跨国之旅”与时俱进。从最初卖资源、卖初级产品开始;到利用成本优势,为“洋品牌”代工,集大成者是格兰仕;再到国外建厂生产,其代表是海尔;再到今天的买来主义——买洋品牌、买洋资产、买洋公司,像联想、上汽和TCL。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企业中,有72%的被访者已有海外经营项目,另有18%正在计划进行海外经营,只有10%目前尚无任何海外经营的打算。显而易见,“我要飞”的想法在中国企业已是一种时尚。
拨开繁荣的表象,当我们冷静分析时,不难发现,中国企业由卖到买的国际化发展有两大特点。
1、“长大”是中国企业对外扩张的最核心动机。中国企业考虑寻求向海外扩张,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受到国际竞争的挑战,包括诸如制造型企业需要在供应、分销和市场等领域寻求突破,资源加工型企业需要确保原材料的供应,高科技企业寻求互补性产品、技术或研发能力等。在近期联想正式宣布并购IBM PC业务的跨国并购交易,其内在根本动机还是在于提高自身内在核心竞争力,争取在竞争激烈的PC业内能够获得更多的企业生存空间
2、只会“单脚跳”,不会“双脚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于产业层面的国际化,即输出产品,利用低成本的优势,扩大市场,往往缺乏一种更高瞻远瞩的全球化战略思考和策略布局,如资本结构与资本来源的国际化,企业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是否支撑了产品经营的国际化,研发战略和研发资源的整合是否已经放在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去思考,人才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国际融入问题等等。因此,如果说产品和市场是企业的一只脚的话,资本结构、管理构架、公司治理结构、人才战略等等无疑是企业的另一只重要的脚。如果说产业国际化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外在表现的话,那么资本国际化则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内在标志。
想飞的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资本安排?成功的跨国公司在当年,是如何“借得青云上九天”的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1、一个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与游戏规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市场这个新的竞争景框里来重新定位和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先者——NOKIA,这个品牌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90年代以前,NOKIA还只是一个从电缆电线到电视机到卫生纸,什么都做的,包罗万象的“杂货铺”,并且由于1991年,芬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前苏联的解体,导致芬兰企业大规模面临亏损,NOKIA也未能幸免。
90年代初,NOKIA抓住了GSM移动技术在欧洲被广泛运用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果断采取“瘦身战略”,专注于移动通信设备和手机的制造,并把他的手机从芬兰销到了欧洲再销到了全世界。管理层用更深远的眼光认识到,要使NOKIA更加国际化,就一定要使股东结构和资本来源跨出芬兰,走向国际,于是NOKIA将目光放到了美国资本市场。
1994年NOKIA在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自此NOKIA从一家芬兰股东占90%股份的芬兰公司转变为一家由350000名美国投资者持有55%股份的跨国公司,同时,公司在财务、会计程序及管理模式上也逐渐向跨国企业靠拢。
NOKIA在美国上市,所获取的不仅仅是企业需要的资金。NOKIA CEO Ollila指出,由资本结构改变所带来的这些转变对于公司市场价值的惊人增长非常关键——到2000年春天,NOKIA的市场价值增长了2300%。
NOKIA的海外上市使企业在公司治理及经营方面向跨国公司转变,提高了企业透明度,改善了投资者关系。NOKIA的经营能力大为提高,公司价值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为NOKIA成为全球性公司奠定了基础。现在诺基亚股票在全球五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2、资本国际化能够加快公司治理、业务运作和人才激励机制向国际惯例靠拢,同时规避汇率、关税等贸易风险因素。
作为拥有亚洲最知名国际化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SONY的资本国际化道路可谓可圈可点。
SONY第一次资本国际化发生在1961年,随着SONY的产品销售逐渐向全球扩张,企业扩大产能及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为配合SONY对外投资战略及应对汇率风险,SONY需要日圆以外的资金。
1961和1963年,SONY分两次发行了美国信托证券500万股。通过发行证券,索尼公司筹措了大约40亿日元的资金,为海外拓展销售渠道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1970年9月,SONY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成为NYSE所接纳的第一家日本公司。
此后索尼公司陆续把股票推向了欧洲等主要证券市场。在1977年以前,索尼公司在世界10个主要证券交易所实现了上市,几乎一天24个小时,索尼公司的股票都在某一个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
利用上市所募集的资金,SONY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完成了从“业务国际化”向“投资国际化”的重大转变。一系列的投资活动,使SONY避开了70年代美国10%的进口关税政策及随后美圆对日圆贬值对日本企业所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大量启用美国人担任公司职务,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融合进现代企业思想,为公司之后连续40余年的辉煌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两只脚在外,而是带动整个身体走向了国际。它的战略,它的文化,它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它的市场都走向了新的竞争,都要跟着走,跟着变,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才叫长大。
刚刚跨出了一只脚的中国企业,祝愿你迈开双脚,大步向前,越走越好。等我们明年后年再翻看十大并购时,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国外忙活。或许,那时有的已经不应该再叫中国企业,而叫做总部在中国的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