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建设评估标准
评价方法:将组织现实情况与以下每一条进行对照,并按照符合程度在你认为合适的分数下打钩(完全符合=“7”;完全不符合=“1”)
初级标准:个人学习层级
模块1:启动(或破冰)
1、 组织针对各层面人员对学习的认识和希望进行了调研
2、 高层领导及团队进行了两天以上的有关“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领导”的培训和研讨。
3、 高层领导以身作则成为学习型领导,并且每一位领导成员都签署了“以身作则,努力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承诺书,制定了明确的自我改进行动计划。
4、 成立了以一把手为首的学习型组织推进领导小组
5、 成立了至少包括三名学习教练组成的项目实施团队
6、 组织投入必要的人、财、物,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7、 以“争做学习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主题,组织召开了全员学习型组织动员大会
8、 中初级管理者接受了至少两天的有关培训和研讨
9、 各部门对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至少一天专门培训和讨论
10、 组织了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相关活动,如读书活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演讲比赛等
模块2:提升个人绩效能力
1、 每个部门至少有一名兼职学习教练(可以是管理者,不特别要求资质证书,但必须接受过有资质者的培训)
2、 在学习教练帮助下,80%以上员工对自己职业能力、优势、劣势及未来职业取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制定了自己的3年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3、 员工对自己所需技能和知识有了更多认识,并制定了相应的个人学习计划
4、 员工学会用规范的方法分析个人绩效及原因,并制定行动计划加以改善
5、 组织为员工学习提供了时间保障和一定的经济支持
6、 组织建立了专门的激励制度,以鼓励组织成员自主学习和技能提高
7、 部门领导带头学习,进行自我提高和改善,并且制定了明确的自我改善行动计划。
8、 部门领导的态度让员工感觉到,他积极支持员工的个人学习
9、 组织成员接受了高效学习方法及策略的培训
10、 组织成员通过学习提升绩效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向部门或组织提出的改善建议案明显增加
模块3:建立学习中心
1、 组织建立了独立运行或嵌套在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部)下的学习中心
2、 有专人负责学习中心的组织和管理
3、 中心主要成员由兼职或全职的学习教练(已经取得学习教练标准资格证书)组成
4、 中心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产品购买、借阅、保存的规范性
5、 中心有可供组织成员随时查寻的内部和外部培训课程菜单,为个人选择针对性培训课程提供方便
6、 中心存有可供员工自主学习的教材、资料、音像、软件等学习产品
7、 中心帮助员工建立并保存每年一份的个人学习档案
8、 中心举办经常性的学习活动,如推荐新书、个人介绍学习经验、开展知识讲座等。每月至少一次。
9、 中心帮助每个部门培训至少一名学习教练
10、 中心每年都制定组织的全年学习规划(可与培训计划制定相结合)
中级标准:团队学习层级
模块4:提高分享能力
1、 组织领导层直接领导并带头开展建立共同愿景活动,同时对于各部门或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分享知识经验活动进行了专门的宣传动员工作,并积极鼓励各部门或团队建立自愿的学习分享小组。
2、 80%以上的员工都认识到分享知识经验对个人和组织成长的重要性,并愿意撤出时间参与分享会活动。
3、 各级组织为学习小组的活动提供一定的时间、场地和设施支持,并达到每个部门都有一名兼职中级学习教练的标准。
4、 50%的部门建立了内部学习小组。
5、 学习小组展开至少每周二小时的分享会活动,并且每次分享会结束前都用10-20分钟时间专门总结分享方法,并形成改进共识。
6、 80%以上的员工接受了1天以上有关团队沟通与分享技能的培训。
7、 组织对于分享会的成果及时总结,并以特定方式(如开会、通报、专栏等)予以鼓励。
8、 组织将团队学习及其成果作为对部门或团队绩效考核标准之一。
9、 80%以上的员工觉得他们通过分享会活动从同事那里学到了许多难得的知识和经验
10, 80%以上的员工觉得他们通过分享会活动,学会有效运用“悬挂判断”、“询问依据”、“解释主张”和“反馈看法”等沟通技能,并因此提高了团队学习效能和团队凝聚力。
模块5:提升团队绩效能力
1、80%以上的部门或团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并且已经总结出有效的分享会模式和方法,从而能够激发员工参与热情,提高分享会效果。
2、提升当前任务绩效已经成为分享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3、组织对于知识密集岗位及高流动率岗位的知识传承有明确的措施或制度,以保证员工离开时,组织能够继续保有其知识和技能。
4、80%以上的员工能够熟练运用PDCA改善循环模式研讨团队绩效问题。
5、80%以上员工学会在工作中运用“事前-事中-事后”模式进行绩效研讨与改善。
6、80%以上的部门或团队能够运用行动学习方法开展团队学习活动。
7、50%以上的员工学会了在分享会中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模式,并学会“换位思考”。
8、组织和部门制定了明确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员工通过团队学习改善绩效的活动,并对活动中产生的成果予以表彰和奖励。
9、通过与绩效链接的分享会活动,平均每个部门或团队至少开发出一项改善绩效的方法。
10、70%以上的员工增强了学习热情和信心,并支持团队学习活动继续下去。
模块6:领导班子集体领导力开发
1、 高层领导团队累积进行了至少5天的有关集体领导力开发培训,并且每一位成员写出了至少3000字以上的总结报告(包含学习体会,自我改善行动计划与集体改善建议)
2、 团队成员通过培训、研讨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3、 每一位领导成员能够熟练运用系统思考技术分析问题。
4、 每一位领导成员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方法。
5、 每一位领导成员能够熟练运用“心智模式改善”技术反思个人和他人的心智模式。
6、 每一位领导成员能够熟练运用“深度对话”技术。
7、 领导团队能够熟练运用“行动学习”方法实现认识与实践双重冲破。
8、 领导团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全脑思维”、“集体创新”等技术进行创新活动。
9、 领导团队建立了高效的会议制度和开会模式
10、 领导团队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模式,互动效果明显改善,整体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
高级标准:组织学习层级
模块7:群策群力
1、 每个部门都有至少一名兼职高级学习教练
2、 各级领导都用至少半天时间学会“群策群力”的价值与方法
3、 至少对50%的员工进行了“群策群力”法的培训
4、 针对问题,尤其是涉及跨部门问题,组织平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群策群力”活动
5、 组织制定了反馈与跟进制度,以保证从“群策群力”活动中产生的新思路、新对策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落实。
6、 对于在“群策群力”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团队和员工,组织能够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7、 组织氛围让大多数员工感到安全,从而能够畅所欲言,实现集思广义。
8、 通过“群策群力”,组织对许多难以解决的深层问题达成共识,并有明显的执行效果
9、 通过“群策群力”,员工感到学习收获巨大,组织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10、 通过“群策群力”,组织凝聚力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明显增加
模块8:建立知识共享系统
1、90%的管理者都积极参与并支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项目;80%的员工都积极参与并支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项目
2、组织学习已经成为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并建立了明确的知识管理战略
3、组织已经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学习制度,并在预算和时间上对组织学习有充分的保证
4、组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如专利保护、利润分享制度。此外,在招聘、选拔、晋升、任用和提薪等制度中,学习能力及辅导他人学习能力都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
5、建立了高效会议机制,会议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会议已经成为组织学习的主要途径
6、已经建立了知识共享平台(如在内部局域网上的知识论坛、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内刊、实地考察等),以保证经验、技能、知识和思想能得到及时收集、分类、研究、储存和传递
7、组织高层设有学习总监或首席知识官之职,以专门负责组织学习战略、制度及文化的设计、宣传、推广和实施;其下设有组织学习部门承担执行之责
8、每个部门都设有专门联络员,负责知识的收集和传递
9、组织编制了人手一册的《组织学习手册》(此内容也可在员工手册中专设一章),以指导和帮助个人和团队的学习活动。
10、个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改善建议案不断增加
模块9:实现学习联盟
1、 学习型组织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学习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要素,基本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境界
2、 在组织鼓励和支持下,根据专业或兴趣,组织内部建立了若干自愿组织的学习俱乐部(也称实践社团 Community of Practice),并培训了一批有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人员(可也由学习教练兼任)
3、 组织或下属部门与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如供应商、客户等建立了经常性学习分享关系。
4、 各级管理者接受了至少1天有关“标杆管理”或“最佳实践”方面的培训
5、 设有专门制度或策略鼓励个人和团队了解、收集和研究其他组织的做法和思路,从中找到可供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6、 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学习借鉴其他组织的主题报告会(一般由参观访问者、资料收集者进行报告,并写出书面材料)
7、 将学习联盟融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增进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促进双赢合作
8、 至少有20%的员工组织或参与了外部的学习俱乐部或类似的学习组织,并将其收获及时传递给组织内部相关人中或部门。
9、 组织将学习活动延伸到组织外部,与其他组织,如企业、学校等建立了双赢学习关系。
10、组织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帮助学习活动,并鼓励团队和个人帮助其他组织(如社区、学校)和个人(如儿童)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