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功能分工到策略领导
广义上,管理工作的分工在传统上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工作本身的分工,也就是早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及泰勒在《科学管理》中所主张的分工;一是组织管理的分工,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产、销、人、发、财”的功能分工。在此所讨论者,属于后一层次的分工。
这一层次的功能分工及其管理,乃构成20世纪大部分人讨论管理的重心,例如行销、生产与作业或财务等功能的管理,此等管理各自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各有其追求的经营目标和绩效标准。即使管理人才的培育,也按照这种专业功能分别进行。
问题在于,当这些专业放置在一组织内时,各有自己的一套决策运作法则,如何使得彼此间不发生冲突,乃潜在问题。幸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外界经营环境变动不大,企业在目标和策略方面都较为稳定,这时企业所努力的地方,主要在于建立经营活动例规以获得稳定和效率的优势。在这情况下,各部门间,尚不至于发生严重的配合问题。
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上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诸如能源危机、浮动汇率以及日本企业崛起等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遂透过所谓“整体策略”以引导和结合各种功能的管理,一方面借此谋求本身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也企图将各种功能管理予以统筹协调以免发生问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企业内属于例行性质的活动日益减少,即使仍然存在,也可采由自动化方式予以管理,创新成为企业谋求生存的唯一出路。对于创新而言,它所追求的乃是改变过去的想法和做法,和早期人们在行政上所追求的稳定和例行性做法可说背道而驰,同时创新也没有功能之别。在这情况下,人们乃以“企业改造”(re-engineering)及“团队组织”(team-based organization)取代往昔的“专业功能式部门”组织。这时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既非是追求效率和稳定,也不是偏重建立在分析和预测的策略规划,而是出现了这种以推动改变和创新的“领导”功能,它成为21世纪管理的核心。
回顾百年来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功能专门式组织,使人不禁想起法国19世纪之初,社会学家托克威尔所说的话“那些我们视之为必要的制度,通常不过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制度而已!”这句话值得我们细细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