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工作效率高
愉快的工作常会给人带来欢乐。不称心的工作能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当我们回家后,几乎不可能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到脑后。工作不称心有许多原因,如:报酬太低,老板或同事的品质恶劣,工作太艰巨,工作太枯燥,没有职业安全感,工作中很少有提升的机会,单位对自己或其他人漠不关心,公司只知道赚钱等。
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得到“适当的工作安排”,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需求与工作相符,这个人很可能会对工作满意,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此一来,这个人将不会常常称病告假,不会动辄辞职不干,而工作质量也会更高。总之,这对每个人———雇员、雇主、管理人员都有好处。对个人,它意味着有一个快乐的工作。对公司,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让我们看一看木工张师傅,他在一家有名的仿古家具厂工作了10年,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一向认为,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精美的产品,身故后会在世上留下一点纪念。“我知道有人有很多钱,但他们不一定有产品留给后世,后人也不一定记得他们。”他说:“而我做的这个木柜,100年后可能还会存在,并且成为古董。看到它背后的制作人签名,是我的大名与手迹,那意义就不同了。”张师傅对成就有很高的需求。他对工作总是精益求精,他的工作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因此,他在工作中很快乐。
这就对人事部门的领导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如何安排人们的工作。
一种方法是看这个人能否胜任,是否有能力来做他想要做的工作。这较容易找到答案。有时候人事部门靠审核申请人的推荐信,有些部门靠学历取人。
曾有学者调查发现,不少单位通常是在大学的年度安置洽谈会上,现场招聘具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开始时招聘人员想像学过本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然而,情况常常相反。大学毕业生有时对什么是现实工作认识很肤浅,一些学校的学生可能缺乏语言和文字交流能力。在招聘程序中增加了能力测验,就避免了这种后果。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很多人认为只要他们胜任工作,有专业技术或能力,他们就会很愉快。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多数人只要努力就能学会想学的任何技能。我们可能精通烹饪,但并不想当一名厨师;我们可能长于打字,但不想当一名秘书;我们可能熟练驾驶,但不想当一名出租汽车司机。有时候学生为了一纸文凭而学习某一学科,他们认为这是为将来找到好职业创造条件。结果他们的确找到了收入可观、前程远大或者稳定可靠的工作。可是这却不能满足他们其它方面的需求。因此,专家们的结论是,能满足一个人动机需求的工作可能就是带来快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