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关部门提醒:职业咨询要讲科学
对职业“咨询师”、“规划师”应建立执业准入机制
想要找个工作,茫然没有头绪;事业受挫,不知如何重振雄风;欲更上一层楼,却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如何解决职场生涯中遇到的这些困惑?不少人想寻求“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的帮助。然而,当你满怀希望地走进职业咨询公司大门后,却往往发现不同的“医生”给你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让你一头雾水,更加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误人“药方”迷人眼
上海市民黄小姐来电反映:虽然我在一家外企已工作多年,却总是在行政主管的职位上平级调动,一直未能实现质的飞跃。眼看晋升无望,我开始想跳槽,但始终下不了决心。前段时间,我找了几家职业咨询机构,希望能从“职场医生”那里找到答案。
第一家公司帮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测评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不适合跳槽。原因是,我对职业前途缺乏信心,需要调整心态。第二家公司的结论却截然相反,说我与上司关系不和,与同事缺乏沟通,才导致机会失之交臂,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跳槽。
两个不同的“药方”,让我更迷糊了,我到底应该相信哪个呢?
市民吉先生的遭遇更匪夷所思:由于工作不顺心,去年我找了家职业咨询公司寻求建议。经这家公司评测,我的智商居然只有78分。看到这个分数,我胸闷了好长时间,后来在另一家咨询机构的开导下,才“发现”我的问题不在于智商,而是缺乏“人际关系技巧”。这“庸医”的误诊可真害人呢!
现炒现卖“庸医”多
眼下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职业生涯如何设计和发展,成为不少人的头等大事。加之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多数人都会走点弯路,一帆风顺的人少之又少。面临困惑时,很多人都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有需求就有市场,应运而生的“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便备受青睐。可林子大了,鸟也杂了,这些“职场医生”中,出现了不少“南郭先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沪上的四五十家咨询机构中,七成都是作坊式经营。有的甚至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人在独立支撑。此类公司共同的做法是:以专家身份四处炫耀,对客户所面临的困惑夸大其辞,乱侃一番,信不信由你。
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一位资深职业指导员告诉记者,这些“作坊”中所谓的咨询师、规划师不少是速成的“专家”,他们在工作经验、阅历、咨询技巧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有的只是从事了几年人事工作,有的甚至刚刚大学毕业,在公司对其进行一番短期培训后,便拿着一些手头资料和西方的测试软件现炒现卖,胡乱开方。
咨询岂能一锤子买卖
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认为,职业咨询、职业规划是个复杂的过程,咨询者在与咨询师面对面交流后,要接受有关能力、兴趣倾向、个人风格、个人动力测试等长达数小时的测评;然后咨询师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写出综合报告。此后,咨询者和咨询师会继续交流,了解其职业困惑和潜在问题,给出基本的职业建议和最佳发展方向。“关键的是,职业规划不是一次性的,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都应该不断调整,因此,咨询师还必须对咨询者进行跟踪,以便帮助咨询对象及时调整其职业规划。”
只有在这一系列科学工序的支撑下,咨询师的话才能言之有据。而且,目前一些正规的咨询机构还会在咨询师分析的基础上,对咨询者进行整体的包装,使其得到满意的职位或薪水,并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因此,职场中人要想取得正确的测评值,需要寻找一个专业的、品牌好、口碑好的咨询机构。此外,对于职业咨询师的资格,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标准,认证工作也开始展开,选择职业咨询师,应尽可能选择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
职业咨询需正确看待
在采访的最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这位负责人一再强调,求职者或职场中人对于职业咨询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
目前的商业化职业咨询,每人次收费一般在500元到1600元不等,费用并不低,但并非价高一定效果就好。商业化的职业咨询比较注重对人才进行理论分析和包装,相对来说更适合中高档的人才;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遇到困惑时,一个有经验的、熟悉就业市场的职业指导员更为适合。因此,对于一般的求职者和职场中人,完全可以选择向各区县公共职业介绍所的职业指导员们咨询求助。
其次,咨询师们只能帮助分析出你的长处,帮你判断你更合适做什么方面的职业,咨询师的报告也只能是“仅作参考”,如果希望从咨询师处获得什么“灵丹妙药”,或者希望通过一次咨询,便能提升人生的发展方向,那最终只能失望而归。此外,职业规划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还是需要相信自己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想要找个工作,茫然没有头绪;事业受挫,不知如何重振雄风;欲更上一层楼,却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如何解决职场生涯中遇到的这些困惑?不少人想寻求“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的帮助。然而,当你满怀希望地走进职业咨询公司大门后,却往往发现不同的“医生”给你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让你一头雾水,更加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误人“药方”迷人眼
上海市民黄小姐来电反映:虽然我在一家外企已工作多年,却总是在行政主管的职位上平级调动,一直未能实现质的飞跃。眼看晋升无望,我开始想跳槽,但始终下不了决心。前段时间,我找了几家职业咨询机构,希望能从“职场医生”那里找到答案。
第一家公司帮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测评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不适合跳槽。原因是,我对职业前途缺乏信心,需要调整心态。第二家公司的结论却截然相反,说我与上司关系不和,与同事缺乏沟通,才导致机会失之交臂,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跳槽。
两个不同的“药方”,让我更迷糊了,我到底应该相信哪个呢?
市民吉先生的遭遇更匪夷所思:由于工作不顺心,去年我找了家职业咨询公司寻求建议。经这家公司评测,我的智商居然只有78分。看到这个分数,我胸闷了好长时间,后来在另一家咨询机构的开导下,才“发现”我的问题不在于智商,而是缺乏“人际关系技巧”。这“庸医”的误诊可真害人呢!
现炒现卖“庸医”多
眼下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职业生涯如何设计和发展,成为不少人的头等大事。加之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多数人都会走点弯路,一帆风顺的人少之又少。面临困惑时,很多人都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有需求就有市场,应运而生的“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便备受青睐。可林子大了,鸟也杂了,这些“职场医生”中,出现了不少“南郭先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沪上的四五十家咨询机构中,七成都是作坊式经营。有的甚至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人在独立支撑。此类公司共同的做法是:以专家身份四处炫耀,对客户所面临的困惑夸大其辞,乱侃一番,信不信由你。
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一位资深职业指导员告诉记者,这些“作坊”中所谓的咨询师、规划师不少是速成的“专家”,他们在工作经验、阅历、咨询技巧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有的只是从事了几年人事工作,有的甚至刚刚大学毕业,在公司对其进行一番短期培训后,便拿着一些手头资料和西方的测试软件现炒现卖,胡乱开方。
咨询岂能一锤子买卖
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认为,职业咨询、职业规划是个复杂的过程,咨询者在与咨询师面对面交流后,要接受有关能力、兴趣倾向、个人风格、个人动力测试等长达数小时的测评;然后咨询师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写出综合报告。此后,咨询者和咨询师会继续交流,了解其职业困惑和潜在问题,给出基本的职业建议和最佳发展方向。“关键的是,职业规划不是一次性的,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都应该不断调整,因此,咨询师还必须对咨询者进行跟踪,以便帮助咨询对象及时调整其职业规划。”
只有在这一系列科学工序的支撑下,咨询师的话才能言之有据。而且,目前一些正规的咨询机构还会在咨询师分析的基础上,对咨询者进行整体的包装,使其得到满意的职位或薪水,并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因此,职场中人要想取得正确的测评值,需要寻找一个专业的、品牌好、口碑好的咨询机构。此外,对于职业咨询师的资格,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标准,认证工作也开始展开,选择职业咨询师,应尽可能选择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
职业咨询需正确看待
在采访的最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这位负责人一再强调,求职者或职场中人对于职业咨询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
目前的商业化职业咨询,每人次收费一般在500元到1600元不等,费用并不低,但并非价高一定效果就好。商业化的职业咨询比较注重对人才进行理论分析和包装,相对来说更适合中高档的人才;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遇到困惑时,一个有经验的、熟悉就业市场的职业指导员更为适合。因此,对于一般的求职者和职场中人,完全可以选择向各区县公共职业介绍所的职业指导员们咨询求助。
其次,咨询师们只能帮助分析出你的长处,帮你判断你更合适做什么方面的职业,咨询师的报告也只能是“仅作参考”,如果希望从咨询师处获得什么“灵丹妙药”,或者希望通过一次咨询,便能提升人生的发展方向,那最终只能失望而归。此外,职业规划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还是需要相信自己和脚踏实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