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学做大众一分子
周济部长把大学生称为“普通劳动者”,“天之骄子”们可能不太愿听。但他说的确是事实。中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大步迈进———“大众”,和“普通劳动者”本是同义词。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的父母们,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那是高等教育作为“超级精英”教育的时代,当时一所大学的全部在校生,恐怕也不如其现在一个系的学生多。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恢复高考的头几年,每年全国招收的本科生总人数,还不如今天的研究生招收的总人数多;那时一个农林水专业(分数线最低)的中专生,其入学分数在今天读本科也已绰绰有余;那时一所地方一般院校的本科生,放在今天多半都能念“重点”。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数据: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达到20%,就是说每5个同龄人中就有1个大学生。而有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基本上每两个同龄人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大学生占到了青年人口的偌大比例,还能叫做“精英”吗?
在大学生“物以稀为贵”的年代,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都是“国家干部”,本科生22级,专科生23级,中专生24级。虽然远不能说那时候的大学生个个都是人才,但当时,社会上、用人单位确实是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当做人才来看的。除了少部分按“指令性计划”被强制分配到“小单位”之外,本科生大多数都能进入所谓的“大单位”、“好单位”。随着一波一波连续多年的“扩招”,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许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刻苦的努力,再过一道筛,再搭上几年的青春时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重新把自己塑造成“精英”,这就是近些年“考研热”的由来。学士不行硕士,硕士不行博士,直弄到如今“博士满街走”,也逐渐不怎么“精英”了。
更重要的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家长的思想仍停留在自己读书的年代。他们对于当下人才市场的真实状况不如孩子了解,感受更不如孩子深切,但在工作选择上,他们又往往要替孩子做主。孩子如果顺应潮流,做出了甘当“大众”一分子的选择,家长不会答应。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客观因素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结构问题,基层对人才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家长供子女读书的“投资回报率”问题,等等。这些都不是学生和家长能够改变的。实事求是地说,他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主观因素,承认高等教育已逐渐大众化的现实,并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判断达成共识:基层,本就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去和该去的地方。(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