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的出路
“天花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文章对这类现象都做过描述,或者对个案进行过分析,这篇文章会总结归纳中层突破天花板的方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方法1:通过跳槽获得职位的晋升
李伟是一家外资知名食品公司的大区销售经理,在这个职位上他已经做了四年。一年前他对工作的热情开始锐减,在这家稳定发展的公司,他只是日复一日做着例行的工作,即没有挑战,也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在他们公司,总监一级的没有一个大陆人。
不少猎头公司和他联系过,可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有一天一家猎头向他推荐了一家国内饮料公司的销售总监的职位。这家大陆民营饮料公司在国内属于中等规模,但发展形势不错,公司提供的收入是现在的两倍,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上的人有许多的决策权。李伟后来跳槽到了这家公司。
准备:类似李伟这样的案例,在外资中层里尤其普遍。如果你做到中层,想在同一个领域有进一步的晋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跳槽:
1 与猎头公司联系:在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中高层是通过猎头换工作。当初韦尔奇不确认自己是否能够在通用电气ceo的竞争中胜出时,曾积极通过猎头和其它公司接触。
2 参加中高层会议、论坛或聚会时,多与周围的人交流:唐骏加盟盛大始于会议上与陈天桥的偶遇;何经华与用友结缘源于朋友聚会上与王文京聊得很投机。
3 毛遂自荐:学习李开复,主动联系向往的公司。李开复得知google要大力开辟中国市场,于是给google的ceo施密特发了份邮件,表示愿意和他们接触。
风险:很多外企的中层跳槽,会选择民营公司,但到新公司后感觉不适应。两种不同背景的公司,在运作流程、管理制度、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譬如在外企,有比较完善的机制,中层的工作往往有强大的资源支持,而在民企,很多时候可能需要你单枪匹马,独当一面。
方法2:进入咨询或培训公司
不少朋友及前来做职业咨询的客户,说起他们的中长期职业目标时,都说希望到大学教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人年纪大了,多少会有与别人分享经验与知识的欲望,形式包括讲学、培训、咨询、出书等。譬如李开复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帮助中国青年,到大学讲座,甚至专门建立了网站。
当然,对大部分中层来说,影响力不够大,到大学教书或者出书都不现实,更实际的办法是进入咨询或培训公司。
准备:
1 拓宽知识面,将经验与知识系统化:从事咨询或培训工作,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你的客户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广博的知识面是胜任此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系统化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可以通过读mba、自己梳理、开发培训课程等行动来实现。
2 多实践:顾问与培训师都是特别强调经验的职业,在换工作之前,可以通过兼职的形式参与咨询项目、讲授课程。
风险:一般来说,咨询业工作强度与压力都比较大,经常需要加班,而且高层的顾问往往要承担销售指标。
方法3:创业
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想创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少中层心想现在这么多毛头小伙创业也能成功,自己有资本、有经验、有人脉,应该比他们更有优势吧,于是也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
准备:创业要做的准备很多,在此不一一展开。我认为所有的准备中最重要的就是确认创业的行业及盈利模式,而且第一次创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且喜欢的领域。另外,他们要想好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包括资金、时间、机会成本等。
风险:创业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中层创业未必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对他们来说,创业首先要放弃高薪高职,不像年轻人反正物质上一穷二白;其次创业初期老板就是打杂的,不像在公司有秘书与下属,他们要能忍受这种角色的转换;最后创业整个过程都很辛苦,需要热情与毅力支撑,年纪大的人未必能坚持。曾经有记者问在相夫教子的易趣前总裁谭海音,她再次出来工作时,会不会二次创业?她说不会,因为创业太辛苦,她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激情。所以,如果你对创业没有强烈的欲望与热情,建议不要选择这个方法。
方法1:通过跳槽获得职位的晋升
李伟是一家外资知名食品公司的大区销售经理,在这个职位上他已经做了四年。一年前他对工作的热情开始锐减,在这家稳定发展的公司,他只是日复一日做着例行的工作,即没有挑战,也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在他们公司,总监一级的没有一个大陆人。
不少猎头公司和他联系过,可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有一天一家猎头向他推荐了一家国内饮料公司的销售总监的职位。这家大陆民营饮料公司在国内属于中等规模,但发展形势不错,公司提供的收入是现在的两倍,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上的人有许多的决策权。李伟后来跳槽到了这家公司。
准备:类似李伟这样的案例,在外资中层里尤其普遍。如果你做到中层,想在同一个领域有进一步的晋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跳槽:
1 与猎头公司联系:在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中高层是通过猎头换工作。当初韦尔奇不确认自己是否能够在通用电气ceo的竞争中胜出时,曾积极通过猎头和其它公司接触。
2 参加中高层会议、论坛或聚会时,多与周围的人交流:唐骏加盟盛大始于会议上与陈天桥的偶遇;何经华与用友结缘源于朋友聚会上与王文京聊得很投机。
3 毛遂自荐:学习李开复,主动联系向往的公司。李开复得知google要大力开辟中国市场,于是给google的ceo施密特发了份邮件,表示愿意和他们接触。
风险:很多外企的中层跳槽,会选择民营公司,但到新公司后感觉不适应。两种不同背景的公司,在运作流程、管理制度、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譬如在外企,有比较完善的机制,中层的工作往往有强大的资源支持,而在民企,很多时候可能需要你单枪匹马,独当一面。
方法2:进入咨询或培训公司
不少朋友及前来做职业咨询的客户,说起他们的中长期职业目标时,都说希望到大学教书,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人年纪大了,多少会有与别人分享经验与知识的欲望,形式包括讲学、培训、咨询、出书等。譬如李开复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帮助中国青年,到大学讲座,甚至专门建立了网站。
当然,对大部分中层来说,影响力不够大,到大学教书或者出书都不现实,更实际的办法是进入咨询或培训公司。
准备:
1 拓宽知识面,将经验与知识系统化:从事咨询或培训工作,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你的客户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广博的知识面是胜任此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系统化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可以通过读mba、自己梳理、开发培训课程等行动来实现。
2 多实践:顾问与培训师都是特别强调经验的职业,在换工作之前,可以通过兼职的形式参与咨询项目、讲授课程。
风险:一般来说,咨询业工作强度与压力都比较大,经常需要加班,而且高层的顾问往往要承担销售指标。
方法3:创业
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想创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少中层心想现在这么多毛头小伙创业也能成功,自己有资本、有经验、有人脉,应该比他们更有优势吧,于是也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
准备:创业要做的准备很多,在此不一一展开。我认为所有的准备中最重要的就是确认创业的行业及盈利模式,而且第一次创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且喜欢的领域。另外,他们要想好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包括资金、时间、机会成本等。
风险:创业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中层创业未必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对他们来说,创业首先要放弃高薪高职,不像年轻人反正物质上一穷二白;其次创业初期老板就是打杂的,不像在公司有秘书与下属,他们要能忍受这种角色的转换;最后创业整个过程都很辛苦,需要热情与毅力支撑,年纪大的人未必能坚持。曾经有记者问在相夫教子的易趣前总裁谭海音,她再次出来工作时,会不会二次创业?她说不会,因为创业太辛苦,她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激情。所以,如果你对创业没有强烈的欲望与热情,建议不要选择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