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屡败屡战非常创业:挑战世界难题

屡败屡战非常创业:挑战世界难题

  俄罗斯开过公司,辽宁办过金矿,北京炒股大户,如今的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肿瘤免疫自体激活疗法发明人

  宏源证券的一位高级分析师,另一个身份却是“肿瘤免疫自体激活疗法发明人”。这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它确是事实。

  他先后在俄罗斯开过公司,在辽宁办过金矿,在北京当过股市大户,如今又兼具上述两种身份,颇有些传奇色彩。

  他的名字就叫王立海。

  “其实,我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我不过是屡败屡战罢了。”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北京中彩大厦大厅,王立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45岁的王立海,中等身材,貌不惊人,但天庭饱满,目光深邃,一看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面对记者抛去的一个个问号,王立海敞开心扉,爽快地讲起了他那跌宕起伏的“前半生”。

  ■初次下海小有斩获

  1983年,王立海从河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回到老家唐山。随后的8年,他先后在唐山市农业局、乡镇企业局工作。

  1987年,鼓励机关干部下海承包企业的政策甫出,早就憋了一股子创业劲的王立海,决定下海一搏。

  这是一家大集体性质的企业,当时年年亏损□几乎资不抵债。王立海接手后,深入分析其亏损原因,最后把振兴企业的着眼点,放在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上。

  一年之后,该厂扭亏为盈,实现利润近20万元。

  初次下海,小有斩获。“大干一潮的想法,由此在王立海的脑海里萌生。

  他的这一业绩,也引起了上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他被列入“三梯队”,下乡挂职副乡长。

  1991年,王立海挂职锻炼结束后,被派往北京,担任驻京办事处领导职务。

  当时,正是中俄边境贸易红火的时候。一心想下海创业的王立海,再也在机关坐不住了。于是,1992年4月,他毅然辞职,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之旅。

  ■淘金之旅跌宕起伏

  辞职后的王立海,立即去了俄罗斯,在一家远东贸易公司做副总经理。

  那时候的边贸生意很好做。他们把中国的服装、牛肉罐头等等,拿去换俄罗斯的钢材、工程机械,然后再在国内卖。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携款“失踪”了。

  王立海此时认识到,该公司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想用他的第一桶金,生出更多的金来。于是,他向董事会提出辞呈,回到了国内。

  接下来,王立海真的涉足了淘金业。

  1995春节,他听一个亲戚讲,辽宁凌源县一个偏远山村发现了金矿。于是,他立即从唐山赶往陵源。

  这个山村距公路所至的地方大约有40多华里。王立海和他的朋友们硬是翻山越岭,赶了一夜山路,到达了那个人烟寥寥的地方。

  随后,他把采集到的矿石样本,拿到一家地质研究所鉴定。检验结果让王立海分外欣喜:黄金含量30克/吨。

  于是,他迅即向有关部门建议开发金矿,由当地乡政府成立“金鑫金矿”公司,他来承包。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立海拿出170多万元,修盘山公路、架高压电线……1995年秋,万事俱备,只待开工。谁知,“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挖出来的金矿,含金量突然间“变成”了3克/吨。王立海一下子惊呆了。

  “当时我们是在一个地方表层取的样,没有做全方位的考察。”王立海回忆道。

  一番综合思量之后,王立海不得不把“金鑫金矿”的承包权转让。

  “别人不能干的事情你才要去干,这是对的。但踏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必须进行缜密的可行性研究。”王立海感慨地说。

  1996年初,不屈不挠的王立海,又带着余下的30多万元,进京做起了股市大户。

  常言道:人在股市,身不由己。王立海坦言,他有过从30多万元到100多万元的辉煌战绩,也有过“坐电梯”失败而归的痛苦历程。

  这期间,善于思考的王立海,凭借多年的股市实战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对江恩理论的深入研究,摸索出了“市场记忆理论”,并逐渐为证券咨询界所注目。

  后来,他先后受聘原君安证券、华人创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证券分析师,直至2003年出任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

  在做证券分析师的日子里,王立海在其“市场记忆理论”的基础上,把研究视野逐渐扩大到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活动,进一步摸索出了“因果模拟论”。

  “在股市,市场对其前期走势具有记忆能力。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活动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当其参与者在时空上再次处于相似的情景时,其因果过程会再度被模拟。这就是‘因果模拟论’。”王立海解释说。

  他说,这一理论对他后来发现治疗癌症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做梦都没想到过会研究起治疗癌症。然而,生活却是这样的富有戏剧性。在我父母先后罹患癌症之后,我意外地发现了治疗癌症的药物与方法。说实话,当初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王立海向记者娓娓道来,他近几年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师,是怎样成为肿瘤免疫自体激活疗法发明人的。

  2001年6月,肝癌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

  父亲去世后,曾因患直肠癌、做了直肠切除保肛手术的母亲,又出现了癌转移。

  为给母亲治病,王立海到处求医问药。凡是有关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与新药物,他都要问个明白。这时,他脑子总是不知不觉地思考有关癌症的问题,并常常突发奇想,设想一些治疗癌症的方案。

  后来,有两个事实对王立海启发很大:一是有些癌症患者经过高烧之后,肿瘤会自然消退;二是有人发现由几种药物引发的自体性免疫疾病,会使肌体发生自体免疫杀伤正常细胞,而那些被误杀的人体正常细胞,具有与癌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征。

  对此,王立海认为,既然这些药物可以误杀在生物学特征上与癌细胞相似的细胞,那么,按“因果模拟论”的观点,这样的因果事件在相似的时空情景中也可能被模拟。如果把这类药物注射到癌症患者的肌体里,就可能引发患者肌体对癌的自体免疫。

  2003年3月,他母亲病情急剧恶化,连吗啡也无法控制疼痛,想到了安乐死……万般无奈之下,经哥哥同意,王立海按几年来逐渐成熟的设想,将3支未明效果与毒性的药物配剂在一起,注射进了母亲的肌体。

  4天之后,奇迹出现了。母亲不痛了,并开始进食,且食欲大增。

  王立海送走了母亲,但母亲的音容却久久难以忘怀,母亲临终前那求生的目光总是在他眼前晃动。

  “全世界每天有多少个这样的母亲,要在癌魔的阴影之下消失啊!”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王立海心中油然而升,驱使他继续探索下去。

  2003年8月中旬,王立海买来两只家兔,验证这种混合制剂的毒性。

  他采用每天逐级加大剂量的方法,对其中一只兔子注射这种药,一个月后未见负作用。而用同样逐级加大剂量的方法,给另一只兔子注射吗啡,兔子则出现昏睡甚至呼吸抑制。

  接下来,王立海又用给母亲治疗时相同剂量的药物,向自己身体内注射,亦未见毒负作用。

  随后,他在一家医院的帮助下,通过对多例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证实,这种药物基本上可以控制住癌症或溃疡在短期内消退。

  “我现在正在加紧研究,已设计了改进方案,正待临床验证。”王立海说。

  “那你认为这次会成功吗?这可又是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记者问。

  “纵有千难万险,我也要为推广这一疗法奋斗下去。可以说,这是我下半生最大的心愿。”王立海坚定地向记者表示。

  他说,他下一步打算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共同开发这一“意外的发现”。

  这就是王立海,一个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王立海。

   采访结束,记者不由想起多年前巴西球迷在迎接失败归来的国家队时,打出的一幅标语:和胜利同样重要的是失败了要昂首挺胸……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