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有毒?15种被禁啤酒名单
7月11日,一则摘自中国重庆某报的报道在韩国《朝鲜日报》上刊登,该报道称:95%的中国啤酒含有的甲醛成分比0.2毫克的指标高出6倍。次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将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啤酒全部下架,稍后,日本政府也要求对中国啤酒进行检测。
中国啤酒真的甲醛超标吗?这件事情是如何被发掘出的?“震荡波”又是如何被传到海外的?经过记者调查,“中国啤酒95%甲醛超标”的说法竟然是某媒体一次错误的转载,但其结果却使中国3200余吨啤酒在韩国被停售。
7月12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根据中国媒体关于“95%国产啤酒甲醛超标”的报道,将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啤酒全部下架,稍后,日本政府也要求对中国啤酒进行检测。今天上午,记者先后致电被韩国列为“禁酒”的啤酒厂家,各厂家态度大不相同。
燕京:指派专人负责处理
燕京啤酒公司在听说“甲醛超标”一事后,马上组织了专门人员负责此事,该公司总工程师冯景章说:“不用说甲醛含量1.2毫克/升,高于0.3毫克/升在我们啤酒行业中已经算高的了,一般来说,像我们燕京啤酒、华润的雪花啤酒等大厂,含量最多也就0.2毫克/升而已,而且这还是2002年之前的情况,现在我们这些大厂根本就不再添加甲醛了,采用的是硅胶和pvpp替代。”
冯景章对记者解释说,中国酿酒工业向啤酒内添加甲醇始于上世纪60年代,啤酒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往啤酒里加甲醛,是为了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多酚,避免絮状沉淀,另外,啤酒储存过一段时间后自身由于酵母菌的排泄,也会产生甲醛。“储存一年的啤酒,其最终产生的甲醛含量也不会超过1毫克/升,而每升苹果经过储存后,还会产生1毫克的甲醛呢。”
青啤:从来没有听说此事
山东青岛啤酒公司并不知道自己的啤酒已经在韩国停售,“我们的青岛啤酒在所有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啤酒中占的份额最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听说自己的啤酒停止销售的消息。”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讲,青岛啤酒已经不再使用甲醛,而是硅胶,“韩国要查就让他们查去,反正我们的产品绝对合格。”
哈啤:选择封口避而不谈
黑龙江哈尔滨啤酒厂共有三个品牌在韩国销售,这次“震荡波”让三个品牌“全军覆没”,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哈尔滨啤酒厂选择避而不谈,从昨天到今天,哈尔滨啤酒厂都在拒绝记者的采访,“经理出去了,没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朝日:正在等待检测结果
面对朝日啤酒被禁的消息,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中国事业本部今天上午发来传真称,因为是中国产品,所以这次被列入检测对象。也听说有一部分地方有“撤回商品”的行动,这是非常遗憾的事,这是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的短期的措施,在销售额上受到的影响是很小的。他们认为,从日本出口到韩国的产品和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产品在工艺和质量方面是一样的,之所以中国产的朝日啤酒被列入检测名单,他们认为是因为韩国将中国产的所有出口到韩国的啤酒都作为了检测对象。他们现在正在等待韩国方面的检测结果。
独家披露 15种被禁啤酒
●哈尔滨啤酒●哈尔滨啤酒-hapi●哈尔滨啤酒-纯净生啤●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山水啤酒●五星啤酒●燕京啤酒●海德尔啤酒●海德尔干啤●foster啤酒●朝日啤酒●brunswick啤酒●c.d.e.s啤酒●beer啤酒(新闻晚报)
什么是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常作为浸渍标本的溶液。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1、甲醛的用途
甲醛属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树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但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甲醛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其衍生产品主要有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酯、脲醛树酯、氨基树酯、乌洛托产品及多元醇类等。人造板工业发达,对甲醛的需求量甚大。
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据知情人士介绍,1吨甲醛价格在1600元上下,甲醛滥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几年以来我国的甲醛产量成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与我国纺织工业和建材工业的发展是一致的,这说明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甲醛还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宠儿。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 我国已研制成功了无甲醛的免烫整理剂,以及不含甲醛的环保型脲醛树脂,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被大量投产,主要原因就是价钱昂贵,可见,便宜的价格阻碍了甲醛的替代进程。
2、甲醛的应用
1)、木材工业
用于生产脲醛树脂及酚醛树脂,由甲醛与尿素按一定摩尔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
2)、纺织业
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目前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厂家使用含甲醛的染色助剂,特别是一些生产厂为降低成本,使用甲醛含量极高的廉价助剂,对人体十分有害。
3)、防腐溶液
甲醛是由(即甲醛亚硫酸氢钠)在60℃以上分解释放出的一种物质,它无色,有刺激气味、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性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
甲醛具有防腐杀菌性能的原因主要是构成生物体(包括细菌)本身的蛋白质上的氨基能跟甲醛发生反应。
4)、食品行业
利用甲醛的防腐性能,加入水产品等不易储存的食品中。(新浪财经
接下来,一位业内人士又发表了观点:现在高档啤酒基本上已不再使用甲醛,但一两元钱的啤酒不可能不加甲醛,因为成本根本下不来(有关啤酒生产成本问题详见本版相关报道)。
7月7日,《成都商报》转载此稿件,标题为《啤酒界人士揭内幕:甲醛作稳定剂》,标题下面有一个题解:“企业明知可能致癌却因成本原因继续采用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此毫不知情。”
《成都商报》编辑部的曾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强调:转载文章的标题并没有“95%”和“中国啤酒业”的字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稿件提到:“甲醛是一种毒品,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昨日(7月14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国家卫生部获悉,我国目前尚没有《食品安全法》。
7月7日,报道被《成都商报》转载的当天,新浪网又予以转载。“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
7月11日,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该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当日下令,要求有关方面紧急收回并检测今年进口的中国啤酒。该部门计划对收回的中国啤酒,并对未来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
7月12日,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卫生部部长已要求从中国进口啤酒的厂商对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日本厚生劳动省也通过日本外务省,要求中国政府对有关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啤酒含有甲醛的报道进行调查。因为根据日本的食品卫生法,甲醛是被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
与数字打空拳
在蜂拥炒作的同时,众多媒体也开始作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出现观点的分歧。
《中国经济时报》7月12日刊登《国内啤酒用甲醛充当稳定剂还有多少行规在害人》引用了“95%的含有甲醇”的说法。
随后,在新华社记者葛素表采写的《啤酒添加甲醇老话重提仍新奇》的报道中,杜律君秘书长称“国家质检部门没有发表意见”,拒绝了葛素表的进一步采访。
但是,在葛素表报道中指出“有啤酒企业表示,如果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来看,95%的含有甲醇的说法不算失实。”
该报道并没有指出这是哪家企业所说。7月13日,葛素表在电话中也未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明。
而且,该报道仍然强调:“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该稿件也被许多网站转载。但是,媒体仍不乏质疑的声音。
7月9日,在新浪转载该稿件的第三天,《新闻晨报》刊登首席记者罗剑华采写的《强制性国标尚未推出国内质疑甲醛啤酒尚早》的报道。
罗剑华在与杜律君的交谈中,得知三个细节:一、啤酒生产中使用的甲醛不应被视为添加剂,而应当属于生产助剂;二、没有证据证明,我国啤酒行业存在“95%都用甲醛”的说法;三、进口啤酒也有使用甲醛,使用了甲醛的国产啤酒也有出口。
由此,该报道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小标题:“95%都用甲醛”说法缺证据。
7月11日,《法制晚报》刊发《“95%啤酒含甲醛”被指无稽之谈》的报道,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官员表示:目前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啤酒生产过程中不得加入甲醛,这个标准规定的只是正常工艺中可以添加的成分的限量。
报道同时指出,《发酵酒卫生标准》已将甲醛明确列为了不允许添加的成分。(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