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新式短信陷阱大揭露
--
如今,手机短信服务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加入“拇指一族”的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可是短信消费陷阱也越来越深,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短信消费,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防以下短信消费新陷阱。
1、“伪装”短信设。当看到“今天在哪吃饭?”“最近忙吗?”等看似熟悉却不知发者为谁的短信不要忙着回复。目前有一些服务提供商将定制服务的短信伪装成日常问候,如果用户直接回复,便会不知不觉订购了某些业务,白花冤枉钱。在接到这样的短信时要先看清是普通手机号码,还是服务商代码。
2、“霸王短信”强收费。明明没有订制任何短消息,可是总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对此,很多用户只是简单地将之删除,然而这些消息却在免费发送了几天或一个月后,便成为了不取消就月月收取信息费的“霸王短信”。
3、网站发送暗藏陷阱。由于在手机上直接编制短信比较费时,麻烦且难以群发,因此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到网站上去下载发送短信。一些网站利用人们这个心理,抓住节日时机,在逐利本能的驱使下,设下网络陷阱,令不少消费者花了冤枉钱,事后才知上当。
4、默认短信多收钱。一些短信发送中心承诺每条短信收费一角,一旦用户订阅时具有“免提短信”或“闪烁短信”(即收信方无须按键,便能直接阅读短信)等功能的默认设置后,每条短信的收费就会变成每条5角甚至更高。
5、难以取消。有的广告很诱人,订阅后却发现上当想退订又发现并未告知取消方法,且无联系方式。最终找到地方投诉还要提供身份证件,甚至要求亲自到信息发送地跑一趟,许多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被扣费。
6、免费点歌高价收费。内容如“您的朋友139xxxxx712为您送祝福,请拨打125xxxx11,按了键进入点歌台聆听这份祝福。本条免费。”为听取留言。消费者立即用手机拨通提示号码,电话中传来一段长达2分钟的开场白,接着一句“想知道这位朋友是谁吗?在歌曲结尾,您的朋友会亲口说出祝福。” 当歌曲播放完毕,语音则提示:“本信息每分钟收费1.5元”。
7、手机注册布满诱饵。当看到“通过手机注册为本网站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字样时,千万要留神,这很可能也是不法经营者的诱饵。在用户注册的同时,这些网站通常会要求用户回复确认号码,但服务提供商可能借此给用户悄悄订阅了某种短信服务,并且每月收取一笔不菲的信息费。
8、互动短信套钱。一些电视的栏目常搞发短信参加竞猜中大奖活动,但不标明或模糊收费标准。发一条信息被收几元甚至几十元,有些事后告知提供的是包月服务。
鉴于上述,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厦门市消委会特发出消费警示,提请广大消费者在接受短信消费服务时,应注意以下八点:
一、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性信息一般都要收费,订阅信息要先弄清服务条款和收费方式。一般收费标准是每条0.1元或0.15元普通短信费,再加上信息费。
二、包月短信与订阅短信不同,包月服务以月为最小单位计费,订阅短信是按短信收发条数计费。提供包月和订阅短信服务,要求信息服务商必须先向用户请求确认,未予确认,视为撤消服务要求。消费者不需要此类服务时要及时退订。
三、信息服务商在请求确认信息中没有收费标准,可视为未履行″明码标价″明示义务的违规行为,消费者可向电信等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四、短信记录的保存时限为5个月,消费者应注意在有效时间内查询和处理资费争议。
五、对陌生号码或是类似代码的短信不要轻易回复,可以直接打客服电话询问。
六、定期查看话费情况,尤其是使用充值卡的用户更要注意有无异常变化。
七、退订方法:编辑短信00000或0000发送到信息服务商的服务商的服务代码进行一次性退订或选择退订,也可通过移动通信企业的客户服务电话强制退订。
八、收到“中奖”、“出售廉价走私物品”、“提供六合彩特码”等虚假短信,千万不要理会,谨防上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