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是什么在误导中国管理?--被误读的中国人的“素质”

是什么在误导中国管理?--被误读的中国人的“素质”

困惑狮城  

  新加坡的美丽整洁、井然秩序以及经济繁荣已是举世闻名,然而我第一次对这个神话般的花园国度产生深深的疑惑,却是源于在新加坡鬼月的经历。

  每年的农历七月被华人称为鬼月,而七月十五是华人传统的鬼节,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中元节”或者“盂兰盆节”。据说中元节来自道教,是掌握赦罪地官的寿辰之日,后被佛教沿用,加入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莲救母的故事,而成为佛教的盂兰会。盂兰是印度梵语“倒悬”之意,在此意指目莲的母亲在地狱受苦——“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释迦牟尼,佛祖“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释迦牟尼指点因其母罪孽深重,必须用盆器盛百味五果,供养十方佛,藉众僧之功德,方能解脱其母倒悬之苦。目莲遵照指示去做,终于救出母亲。“盂兰会”的用意原为提醒人们要报答亲恩,而新加坡的中元节却演变为主要是祭祀孤魂野鬼。

  对道地的大陆国人而言,鬼月以及鬼节实谈不上什么避讳,然而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却是禁忌多多——占新加坡人口比例绝对多数的华人不仅结婚、生日或其他喜庆在此月基本绝迹,出门旅游以及公干的人也急剧锐减,甚至有些学校还专门为此放假一个礼拜以避忌出门。对于弹丸之地却又众多国家对其免签证的新加坡而言,动动脚就可以轻松迈出国门,然而在鬼月其出国人数降幅可达20至30%,这使最倚重狮城客的马六甲旅游业也不得不大受影响,在此期间很多商家的情形远非惨淡可以形容。

  让我真正惊愕不已的还是七月十五鬼节这一天,漫天飞扬的纸灰香火让这个岛国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蓝天不再,这一天这个国家不再美丽——据说仅鬼节一天新加坡烧掉的冥纸价值换算成人民币就高达几亿!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对此的默认不干预态度,社区甚至还提供专门用来焚烧供品的大型铁桶,由于禁止在街道路边烧纸,人们便往往将其置于楼顶天台之上,海风袭来,整个城市上空便飞舞着灰黑的冥纸灰烬。不同于大陆单门独户的烧纸祭祀,新加坡更多是以社团甚至公司为单位,并且多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祭祀程序。当现代化公司的白领们跪拜在地求签求号(求吉祥数字集体购买六合彩)成为一种普遍,我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素质,何以创造新加坡如此的文明?  

  随着在新加坡工作生活日见其久,我更是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所称道的新加坡精英教育颇有微词——这种在小学中期就根据儿童考试成绩划分快慢班的做法在中学分流时达到了极至——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进入特选学校的特别课程班(一般占毕业生的10%左右)或者是次一级学校的快捷课程班(40%左右)或者普通课程班(50%左右),随后的再次分流便基本早早决定了孩子能否在后来接受大学教育还是不得不过早地跨入职业学校学习——就我个人的经历与认识而言,小学乃至初中的考试分数很难全面反映出一个人应有的学习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天赋等等,过早对孩子分门别类确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教学,扼杀的只能是孩子的创造天性,因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体系所忽视的恰恰是现代人所必需的素质教育——有人将新加坡的双语甚至三语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的典范,我对此实在不敢苟同——我认为我们不能不考虑新加坡多民族混居这一事实;并且,在我看来,语言只不过是一种交流以及思维的工具而已,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而难以洞悉其文化精髓的语言学习,所导致的往往是思想的难以深入而不得不流于浅薄与庸俗——这一点通过新加坡的文化娱乐生活便可以一览无余。

  然而我却不能不称道走在世界前沿的新加坡职业教育,它的训练目标是,学生在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内就要为雇主创造效益——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调查显示,受过职业训练的90%的工教学院毕业生在新加坡倍受雇主青睐。教学工厂里独特的训练,为新加坡的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如今,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也成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

  某种程度上对素质教育的牺牲换取的却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雇佣大军,而这是否是新加坡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许从那时起,我心头就老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困惑,这就是素质以及训练有素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我们往往将中国企业中的不规范行为归罪于国人的素质问题,事实果真如此?  

  误读的要害问题  

  有些水族馆或者海洋公园的的海洋动物表演常常有这样一个压轴节目,让巨鲸跳出水面,越过高处的一个横杆或者一条绳子。巨鲸跳跃之高,当其重新入水的时候,往往会溅湿靠近水池的多排座位。

  观看表演的人们对此往往认为不可思议,随之产生的疑问是,海洋动物的教练们是怎样教会巨鲸们如此表演的?

  让我们来看看教育的过程——当人们刚刚捉到巨鲸的时候,它当然不会跳绳子,于是教练们便开始在大水池里训练它。

  刚开始,人们会把绳子放在池底,巨鲸每次跃过绳子——实际上是每次从绳子上面游过时,就会得到食物。很快,教练们就可以把绳子稍微抬高一点。

  如果巨鲸从绳子下面游过,就不会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任何东西。只有当它从绳子上面游过去的时候,才能得到食物奖励。这样过一段时间,巨鲸就可以学会每次都从绳子的上方游过。这个时候,人们便开始把绳子继续抬高,直到绳子与水面齐平。

  这时,巨鲸知道,要想得到食物,就必须跳出水面一点儿,越过那条绳子。等这个目标实现之后,教练们就开始把绳子在水面上方逐渐抬高——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后,巨鲸们便具备了极富美感的跳跃表演能力。

  这何尝不是一种残酷,在巨鲸们的潜意识里,这种枯燥的训练实谈不上任何美感与乐趣,只是成为一种自身生存的必须,而远没有自己在野生天地里的自由自在——久而久之,巨鲸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职业表演者,然而这已与巨鲸在野生海洋环境中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已没有太大的关系——谈得上关联的,一是生存的需要,一是训练有素。

  由此,在多年的海内外企业一线工作中让我困惑不已的难题也似乎在一瞬间找到了答案,我感到这是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而又被大多数管理者所普遍误读的一个要害问题——我们中国企业中的大部分的不规范行为往往是因为训练“无”素导致而不能仅仅归罪于国人的素质问题——这里的差别在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国民教育解决,而训练“无”素却应该是通过社会职业教育、企业内部严格的岗位职业培训以及制度体系予以消除。当我们再把素质细分为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时,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素质成就了训练有素,而是训练有素造就了优良的职业素质。有意无意之间用所谓基本素质的“原因”去解释或者掩盖训练“无”素所造成的问题,不仅是在推卸企业应有的责任义务及回避应付的成本,更多的是让企业迷失了自身管理思维与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训练“有”素以及“无”素的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问题。  



  训练有素的艺术  

  在美国顶峰投资(PEAKPACIFIC)任职时,我们有一位来自香港的负责运营以及安全生产的总监级人物李先生,让我钦佩羡慕不已的不仅是李先生在世界60多个国家地区的工作与游历经历,还有从他生活细处所体现出的情趣以及品位——譬如我们同事聚餐时李先生能够精确的品味出法国红酒的酿制贮藏年代,这让我们称奇不已。然而这里面的诀窍并不在于李先生有什么超人的素质,却是源于他长久生活过程中的专注以及精确有致的训练体味——正如同李先生在他的工作指导中反复强调的规范,甚至精细到生产车间里工人搬放部件的一个具体动作,如何屈膝、单腿下蹲、如何用臂、发力、起身转身、放置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李先生解释,这些根据人体动力学等科学分析后所确定的规范动作,表面看起来有些机械死板,但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操作疲劳,并且可以有效降低腰、背肌及脊柱受伤劳损的可能几率,因而这些规范的落实就成为优良工作质量的保证——当这种有素训练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对精致的追求融入生活各个层面之中,一个人才会拥有别样的生活素质。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国某家企业引进了德国的生产设备,然而试车产品却无论如何达不到应有的精度标准,惊诧莫名的德方派来了一位20多岁的技师,当他看到中国技师蹲在设备侧旁拧紧设备底部的螺帽时,一下子变的怒不可遏,严厉批评违反了设备安装规范要求。中方已经60多岁德(技)高望重的老技师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希望德国技师给演示一下,一身整齐工装的德国技师二话不说,象士兵般的仰卧在地,将身体平挪到设备底部,头部位于螺帽位置的下方,用专用扳手将螺帽拧了三圈半——不多也不能少,在德国技师的示意下,中方人员才发现螺帽与设备底部都有相应的标志。德国人解释,只有平卧才能够保证螺帽与设备底部平行以及用力均匀,而这个三圈半是经过严格的安装测试得出的标准结果,只有此才能保证整个螺丝的不紧也不松,不会因为额外的张力使设备部件产生难以察觉的轻微变形。

  类似的安装问题频频出现,譬如,我们的技师安装一个齿轮,装不进去时,会抡起锤子敲进去,而德国技师会拿着砂纸、小锉一点一点加工,直到完全吻合为止——经过德国技师的安装调试,设备神奇般的恢复了应有的效能,而最终让我们感到惊异不已的是,这位德国技师并没有显赫的学历,甚至都没有大学文凭,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职业学校的再为普通不过的毕业生——他认为这一切是如此的平常,因为他一直都在接受这样的训练以及要求。

  这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英国童谣:失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就是这样在波斯沃斯战役中惨遭俘虏而败给了里奇蒙德伯爵所带领的军队,从而失掉了整个英国。当理查三世在被俘的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时,我们是否同样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遗憾与沉重?

  这种是否有“素”的细微差距,造就的可能就是文明程度上的巨大落差。

  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们的工厂以及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走时精确度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汽车品牌、同样的轿车零件,中国的汽车厂家组装出来的整车,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比较相差不止一个层次——成熟的技术在生产中却得不到成熟的应用——当我们惊呼高级技术工人短缺已经关乎企业生命时,我们不能不反思自己的高级技术工人何以短缺。由于特殊的经历,使我得以实地考察研究过国内许多的企业,如果让我给出一个评价,我感到非常难以启齿以及耻辱的是,对于许多国人而言,其工作态度、表现以及既成的事实那便是“糊弄”——这并不是仅靠素质托词就可以解释的,探究其深层原因,这实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的群体性训练“无”素所致。  

  结束语  

  当我以如此的视角重新看待新加坡、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我的感受是训练有素往往必须与科学严谨的企业规范制度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它需要的不仅是消除我们管理者思维上的误导性认识,更需要在行为分析以及执行、绩效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管理技术上突破学院派以及经验派的理论以及实践的桎梏——也就是说,消除我们国人的“糊弄”行为,惟有从制度角度科学化的规范行为,而这需要我们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技术上的根本性变革。  

  (此案例摘自珠海出版社 赵波 著《陷阱——中国企业案例启示录》) ,《陷阱--中国企业案例启示录》是这样一本几乎完全不同于国内以往案例写作的新书--它通过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二十几个案例的条件与过程分析,重在探讨一种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思维路径与技巧方法。案例在内容选择及结构安排上主要侧重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府公关、危机公关、营销、知识产权、客户关系管理、投融资、战略、商业欺诈、论坛组织、有效沟通、组织行为、人文生态等企业界人士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力求宏观与微观并重、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因素并重、东方智慧与西方文化并重,希望读者通盘阅读后能够对企业经营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整体性认知提升;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注意东西方管理思维以及技术的差异性比较--这些案例很多的观点完全不同于国内媒体及许多经营管理"专家"众口一词的看法--这绝不是故弄玄虚,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而是作者希冀通过严谨的实证推演,纠正普遍性的错误认知以及探讨问题根源所在--作者所努力希冀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企业经营管理界的"南瓜"不再蒙人。作为珠海出版社2005重点推介的管理图书,《陷阱--中国企业案例启示录》将参加最近在天津举办的全国书展,并于近期向全国发行。”)

  赵波,祖籍山东,厦门大学毕业,具海外工作背景与MBA 教育经历,曾任新加坡YISUN集团、美国PACIFIC PEAK投资公司高管职位,有国内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知名媒体工作经历与高层管理经验。现为融信智业机构负责人,兼任多家企业与媒体高级顾问。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