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夏日里的职位(1):酒店业职位
进入夏季,才市并未像以往那样显出疲态,一场连一场的招聘会,一个接一个的热门职位,使夏季才市的温度不降反升。现在,让我们跟随《职场指南》记者的脚步,去寻找夏日里的职位……
6月19日,上海首届星级酒店专场招聘会在虹口人才市场盛大开幕。瑞吉红塔、威斯汀、香格里拉……一个个酒店业响当当的名字,都在这次招聘会上亮相。HR总监亲自上阵招揽英才、招聘会上现场英语面试,酒店业人才的需求像夏日的气温一样显示出灼人的热度。
星级酒店:人才需求旺
谈到主办此次招聘会的初衷,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大客户部经理胡常海先生说:“在过去举办的多次综合型招聘会中,经常有星级酒店来招聘,但他们的HR反映,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人才不够集中,真正适合酒店业的人才很少。而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酒店业的人才又非常缺乏,HR们苦于找不到很好的招聘方式。”
目前,上海的星级酒店业处在快速扩张的时代,人才需求旺盛。据记者了解,到2010年世博会,上海将增加200多家星级酒店,酒店业人才缺口达数万人。
中国国际旅游人才网人才顾问刘纯东先生告诉记者:“酒店业人才现在是供不应求。面对需求空挡,HR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首先建立全国院校的信息库,从大中专院校中挑选培训生。其次,用海纳百川的心态招揽人才。过去上海的企业对外地人有点排斥,现在据很多酒店高层反映,外地员工除了部分人在英语交流上和上海人稍有差距外,其他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同时,大部分酒店也很注重从员工内部提拔,通过系统的培训自己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因此,在这一行业发展,上升空间也很大。”
高专人才:最稀缺
据了解,目前全国酒店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是管理人才异常紧缺。我国目前有星级酒店近9000家,现有的酒店人才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供求差距已达历史最高点,仅上海管理人才的缺口就达数千人。
胡常海先生介绍,这次专场招聘会吸引了50家左右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占20%、四星级酒店占30%、三星级及商务经济型酒店占40%,另外还有一些酒店管理公司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如携程旅行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企业中既有诸如威斯汀大饭店、瑞吉红塔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这样的知名涉外星级酒店,也有锦江之星、如家酒店连锁这样颇具名声的经济型连锁酒店。
从现场看,人员需求总体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基础岗位需求量最大,如前台、厨师、服务员等;中层职位空缺也较多,基本每家酒店都有部门经理的职位提供;高级人才如总经理也赫然出现在一些酒店的招聘展板上。
刘纯东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酒店业的一些专业技能人员往往万金难求,有的酒店,总厨的薪水甚至比总经理还高。同时,在特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这次有不少酒店都在招聘培训经理,但据HR反映,应聘者很难让人满意,要想找到合适的人才比较难。供求不足导致了稀缺人才的身价不断提升。
酒店想招什么样人?
专业背景:并不占主导因素
在招聘现场,记者见到一些非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应聘者,在向各酒店招聘代表了解情况时,他们都说,专业背景并不是首选标准。丽晶龙之梦大酒店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对员工是否专业出身并不非常看重,重要的是个人经历和酒店工作的经验。”瑞吉红塔的培训经理杭莉认为:“酒店要求员工有好的教育背景,这种背景是指家庭以及个人的能力。员工进入酒店以后会接受系统的培训,因此我们并不会对专业做严格的限制。”威斯汀大饭店的培训经理仲荧说:“员工是否有可挖掘的潜力更重要。”
素质要求:岗位不同各有所需
酒店工作分工细致,在大类上会分为客房和餐饮两部分,不同岗位,对员工素质有不同要求。中高级的经理类职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岗位如前台、餐厅服务员等则要求形象好、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英语口语水平要达标;厨师之类的岗位在英语上虽然不要求很高的口语交流能力,但至少要对专业的菜名有所了解;一些酒店因顾客群的不同在语言上还会有一些不同的需求,如巴黎春天酒店的日本宾客服务经理就要求懂日语。
招聘者现场说法
威斯汀:要能享受工作
培训经理仲荧和记者聊起了工作的意义:“我们招聘员工的时候,首先希望他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因为只有对工作有热情,才能在其中得到享受。一个人如果从事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相信他在事业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瑞吉红塔:态度最重要
培训经理杭莉在和记者交谈时说:“酒店想要的是长久的员工,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和应聘者的交流来帮助他确认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对于新员工,酒店有一系列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想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个人偏好,有的员工可能在进酒店之前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并不全面,我们会帮助他定位,尽量使每个员工都能找到自己所适合的工作岗位。所以,工作、学习的态度很重要。”
锦江之星:人品第一位
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作为经济型连锁旅馆的排头兵,业务遍及全国。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姚庆丰告诉记者:“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会从人品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来考察求职者。人品包括个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包容心,这是所有岗位的通用考察原则,也是我们最重视的。我们会通过和应聘者的多次交流来了解他们的人品。”
应聘者现场表态
程小姐想做酒店前台记者似乎和程小姐颇有缘分,在几个展位都碰上她和招聘代表的现场英语面试。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她,流利的英语口语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我想从酒店前台做起,这样可以最快地了解公司,而且可以培养沟通能力。我希望以后可以做到领班,然后再升为主管。”程小姐说:“一个上午下来,有收获”。张先生想在综合酒店学到更多东西张先生是厨师,原供职于一家餐饮公司,“虽然那家公司规模挺大,但我的发展空间不大,所以我想跳槽。”他说:“我希望可以去一家综合的星级酒店工作,正规的管理和齐全的业务门类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不只是烧某一类菜而已。年轻人嘛,多学点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吴先生为自己寻找机会
在招聘现场,记者碰到一群谈笑风生的小伙子,上去一问,原来他们是某大学德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当天相约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机会。不是酒店专业出身,小吴似乎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他说“只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对于酒店业,他坦言之前并不是很了解,现在有几个翻译的工作意向,只是“我觉得外语只能做一个工具使用,我想找一个专门的行业走进去,将德语或者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而不是单纯搞翻译。所以只能自己主动出击来寻找机会。”吴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感言
国际化,我们还差一口气
记者的一位朋友张先生曾多次去瑞士出差。他感慨地对记者说:“在那里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宾至如归。我第二次入住那家酒店时,前台在给我办理手续时就同我聊起了上海的话题,我很惊讶,当然更开心。国内的酒店现在发展很快,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周到,但我仍然遇到过前台忙着登记对其他客人没反应的情形……一位外国朋友曾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在中国一家很好的酒店,会看到厨师在大堂和其他工作人员聊天。听到这个疑问我很尴尬,当然这是个别现象,但这暴露出我们酒店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是人才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有近20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每年都需要补充数千名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眼下国内酒店业人才奇缺,看来不仅表现在“数”上,更表现在“质”上。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又将举办世博会,我们对酒店人才的标准应该放到国际化的高度,打造一支熟知国际酒店业行规、运营模式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那么,国际化酒店人才什么样?记者浅见,这个国际化,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和文化素养,还要有把握市场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要懂管理,能够带领团队营造真正的“宾至如归”的“家”的氛围。
[网络]
6月19日,上海首届星级酒店专场招聘会在虹口人才市场盛大开幕。瑞吉红塔、威斯汀、香格里拉……一个个酒店业响当当的名字,都在这次招聘会上亮相。HR总监亲自上阵招揽英才、招聘会上现场英语面试,酒店业人才的需求像夏日的气温一样显示出灼人的热度。
星级酒店:人才需求旺
谈到主办此次招聘会的初衷,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大客户部经理胡常海先生说:“在过去举办的多次综合型招聘会中,经常有星级酒店来招聘,但他们的HR反映,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人才不够集中,真正适合酒店业的人才很少。而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酒店业的人才又非常缺乏,HR们苦于找不到很好的招聘方式。”
目前,上海的星级酒店业处在快速扩张的时代,人才需求旺盛。据记者了解,到2010年世博会,上海将增加200多家星级酒店,酒店业人才缺口达数万人。
中国国际旅游人才网人才顾问刘纯东先生告诉记者:“酒店业人才现在是供不应求。面对需求空挡,HR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首先建立全国院校的信息库,从大中专院校中挑选培训生。其次,用海纳百川的心态招揽人才。过去上海的企业对外地人有点排斥,现在据很多酒店高层反映,外地员工除了部分人在英语交流上和上海人稍有差距外,其他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同时,大部分酒店也很注重从员工内部提拔,通过系统的培训自己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因此,在这一行业发展,上升空间也很大。”
高专人才:最稀缺
据了解,目前全国酒店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是管理人才异常紧缺。我国目前有星级酒店近9000家,现有的酒店人才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供求差距已达历史最高点,仅上海管理人才的缺口就达数千人。
胡常海先生介绍,这次专场招聘会吸引了50家左右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占20%、四星级酒店占30%、三星级及商务经济型酒店占40%,另外还有一些酒店管理公司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如携程旅行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企业中既有诸如威斯汀大饭店、瑞吉红塔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这样的知名涉外星级酒店,也有锦江之星、如家酒店连锁这样颇具名声的经济型连锁酒店。
从现场看,人员需求总体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基础岗位需求量最大,如前台、厨师、服务员等;中层职位空缺也较多,基本每家酒店都有部门经理的职位提供;高级人才如总经理也赫然出现在一些酒店的招聘展板上。
刘纯东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酒店业的一些专业技能人员往往万金难求,有的酒店,总厨的薪水甚至比总经理还高。同时,在特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这次有不少酒店都在招聘培训经理,但据HR反映,应聘者很难让人满意,要想找到合适的人才比较难。供求不足导致了稀缺人才的身价不断提升。
酒店想招什么样人?
专业背景:并不占主导因素
在招聘现场,记者见到一些非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应聘者,在向各酒店招聘代表了解情况时,他们都说,专业背景并不是首选标准。丽晶龙之梦大酒店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对员工是否专业出身并不非常看重,重要的是个人经历和酒店工作的经验。”瑞吉红塔的培训经理杭莉认为:“酒店要求员工有好的教育背景,这种背景是指家庭以及个人的能力。员工进入酒店以后会接受系统的培训,因此我们并不会对专业做严格的限制。”威斯汀大饭店的培训经理仲荧说:“员工是否有可挖掘的潜力更重要。”
素质要求:岗位不同各有所需
酒店工作分工细致,在大类上会分为客房和餐饮两部分,不同岗位,对员工素质有不同要求。中高级的经理类职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岗位如前台、餐厅服务员等则要求形象好、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英语口语水平要达标;厨师之类的岗位在英语上虽然不要求很高的口语交流能力,但至少要对专业的菜名有所了解;一些酒店因顾客群的不同在语言上还会有一些不同的需求,如巴黎春天酒店的日本宾客服务经理就要求懂日语。
招聘者现场说法
威斯汀:要能享受工作
培训经理仲荧和记者聊起了工作的意义:“我们招聘员工的时候,首先希望他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因为只有对工作有热情,才能在其中得到享受。一个人如果从事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相信他在事业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瑞吉红塔:态度最重要
培训经理杭莉在和记者交谈时说:“酒店想要的是长久的员工,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和应聘者的交流来帮助他确认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对于新员工,酒店有一系列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想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个人偏好,有的员工可能在进酒店之前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并不全面,我们会帮助他定位,尽量使每个员工都能找到自己所适合的工作岗位。所以,工作、学习的态度很重要。”
锦江之星:人品第一位
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作为经济型连锁旅馆的排头兵,业务遍及全国。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姚庆丰告诉记者:“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会从人品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来考察求职者。人品包括个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包容心,这是所有岗位的通用考察原则,也是我们最重视的。我们会通过和应聘者的多次交流来了解他们的人品。”
应聘者现场表态
程小姐想做酒店前台记者似乎和程小姐颇有缘分,在几个展位都碰上她和招聘代表的现场英语面试。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她,流利的英语口语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我想从酒店前台做起,这样可以最快地了解公司,而且可以培养沟通能力。我希望以后可以做到领班,然后再升为主管。”程小姐说:“一个上午下来,有收获”。张先生想在综合酒店学到更多东西张先生是厨师,原供职于一家餐饮公司,“虽然那家公司规模挺大,但我的发展空间不大,所以我想跳槽。”他说:“我希望可以去一家综合的星级酒店工作,正规的管理和齐全的业务门类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不只是烧某一类菜而已。年轻人嘛,多学点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吴先生为自己寻找机会
在招聘现场,记者碰到一群谈笑风生的小伙子,上去一问,原来他们是某大学德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当天相约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机会。不是酒店专业出身,小吴似乎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他说“只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对于酒店业,他坦言之前并不是很了解,现在有几个翻译的工作意向,只是“我觉得外语只能做一个工具使用,我想找一个专门的行业走进去,将德语或者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而不是单纯搞翻译。所以只能自己主动出击来寻找机会。”吴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感言
国际化,我们还差一口气
记者的一位朋友张先生曾多次去瑞士出差。他感慨地对记者说:“在那里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宾至如归。我第二次入住那家酒店时,前台在给我办理手续时就同我聊起了上海的话题,我很惊讶,当然更开心。国内的酒店现在发展很快,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周到,但我仍然遇到过前台忙着登记对其他客人没反应的情形……一位外国朋友曾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在中国一家很好的酒店,会看到厨师在大堂和其他工作人员聊天。听到这个疑问我很尴尬,当然这是个别现象,但这暴露出我们酒店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是人才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有近20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每年都需要补充数千名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眼下国内酒店业人才奇缺,看来不仅表现在“数”上,更表现在“质”上。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又将举办世博会,我们对酒店人才的标准应该放到国际化的高度,打造一支熟知国际酒店业行规、运营模式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那么,国际化酒店人才什么样?记者浅见,这个国际化,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和文化素养,还要有把握市场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要懂管理,能够带领团队营造真正的“宾至如归”的“家”的氛围。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