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越来越频繁

南京市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越来越频繁

目前,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工作基本都有了着落。记者近日走访了南京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和用人单位,并接触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一方面许多毕业生找工作急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毁约现象却越来越频繁,让用人单位叫苦不迭。
    
     小康是南京某高校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近他的工作才稳定下来,此前他已毁过两次约。“一开始对能找到好工作的信心不是很足,所以,当时的考虑是先找一份工作签下来再说,不至于失业。”他说。“谁知后来又找到了更满意的工作,就有了两次毁约,分别交了三千块钱违约金。”
    
     相对来说,研究生的毁约概率比本科生要多。身为班长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小季说:“我们班上共有48人,其中4人毁约,有一人毁过两次约。”研究生小高说:“我们班30人,有5人毁约,有两人毁过两次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不认为毁约不道德,自认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为了“保底”,先逮住一个单位就签,等到日后找到工作地点、薪水福利和发展空间更好的单位时,便改旗易帜。先找个垫底的,再找个更好的,“骑驴找马”,就业困难的现实和人往高处走的观念,让毕业生很自然地做出了毁约的选择。
    
     按照有关规定,大学生毁约要赔付一定的毁约金,但这根本不能有效地阻止毁约现象,对大学生们而言,一份更好的工作的价值远远超出这笔钱。
    
     对于频繁发生的毁约现象,有专家认为,市场经济允许市场参与者自由选择,但它同时是一个契约经济,诚信机制不能建立,损害的是所有的参与者。
    
     在毁约现象面前,高校要承受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樊老师说,一方面,用人单位一肚子怨气,另一方面,家长含辛茹苦也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前程,校方只能理解学生的苦衷。但学生毁约,一个结果是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度,给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还影响了他们母校的声誉,给后面的学生就业带来不良影响。另一个结果就是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前不久,南京一家公司到高校招聘工作人员,3000多名学生投了简历,公司签了50多名学生,但最后只有9人来参加工作。该单位负责人说,公司确实希望能留住优秀人才,但这些学生签约后,招呼都不打就不来报到。此时再招聘人员,又得花费一番人力、物力、时间,不但延误招人的最好时机,再物色合适的人员也很难了。现在单位压根不敢再录用应届毕业生。
    
     一些用人单位则对日益增多的毁约现象进行“反击”:有的在与毕业生签约时就收取3000—10000元不等的“保证金”,待工作满两年后再返还;有的对某些毁约率较高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封杀”:某高校10名同学与南京某纺织公司签约,但后来只有两人去履约。该公司气愤之余,决定从此不再到该校招聘学生。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