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的“中-外”之争
外资企业进攻的战略意图
2002年,以松下、LG为代表的外资空调品牌,以进攻性态势打破国内空调市场竞争格局。它们通过变换产品线、大幅度降价、争夺渠道(尤其是终端资源)等手段,在旺季到来之前抢占市场份额。来势之猛、力度之大,使得国产一线品牌有些措手不及。
松下、LG等外资企业的积极举措有其短期原因和长期战略背景。从短期因素来看,松下、LG等外资空调品牌上一年度库存压力很大,因此,2002年的攻势带有一定的排空性质,同时也是为了扭转市场颓势,为今后的市场竞争建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资的进攻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从长期因素看,外资的进攻有其战略意图。
第一,日韩家电大企业除索尼、三星等少数企业外,大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松下等许多外资企业把中国市场视作摆脱困境的“新大陆”,将大陆市场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陆市场将成为外资家电企业的战略重点。
第二,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消除了外资投资的障碍。外资家电企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大在中国的投资,逐渐把产能转移进大陆,将中国作为其全球营运中心,以再造成本的竞争优势。
第三,日韩家电企业经过在中国市场多年的尝试,“水土不服”现象有所缓解。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与时俱进”,在供应链整合、生产能力布局、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完成了战略进攻的准备。同时,它们对国内本土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也基本了解。某些国产一二线品牌的“不战自退”或徒有其表的竞争力,使得外资品牌获得了战略进攻的良好契机。
国内空调企业大洗牌
从2002年开始,空调产业又一轮“整合”(洗牌)开始了。原有的一二三线品牌竞争格局在2002年内被打破,出现了新的春秋战国局面。从2003年起,行业内的“决战”态势展开,几大国产品牌均采取了更为强劲的攻击性措施——价格战成为行业整合的利器。2003年1—2月份,国产三大品牌(格力、美的、海尔)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增长,但行业平均价格下跌了10%-15%,在大品牌的价格压力下,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变窄。
谁将成为胜利者
关键问题是,国内企业和外资未来谁将会成为领导者;换言之,内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谁将成为胜利者?
国内空调企业主要的有利因素有:
第一,就市场基础而言,只要国产品牌品质过关,价格适宜,大多数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有亲近感和依赖感,潜在的民族情感会起一定的作用;在售后服务方面,国产品牌有较大的信誉优势。
第二,在提升制造水平和成本控制方面,国内企业模仿、借鉴、学习的难度较小,因此有可能做到“总成本”领先。
第三,面对不确定、复杂多变的渠道体系,国内企业在开发和维系渠道网络、驾驭渠道关系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流通业态的变化,国内企业的应变速度相对更快。
外资企业的主要有利因素有:
第一,拥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在空调产品整体价值链上有一定的优势,掌控价值链上游;生产基地转移到大陆并且组合国内“廉价劳动力”要素之后,这一优势可以转换为“成本-品质”竞争力。
第二,逐渐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性,具备了一定的渠道基础,同时,在外资品牌强大的市场拉力吸引下,国内一些流通商主动“投怀送抱”,这为外资品牌迅速建成渠道网络创造了条件。
第三,近年来,国内家电企业培养了一批职业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管理者队伍,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就不利因素而言,国内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管理薄弱和资源的单薄(这正是外资企业的长处);外资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理念、文化、政策与国内环境的不协调。
国内企业的前景在于:以成本和渠道两方面的优势,挤逼外资企业退出制造(组装)领域,使之成为上游的技术扩散商。国内企业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并从代工过渡为自营品牌,这也是我国台湾IT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成功轨迹。
竞争焦点是技术
从长期竞争角度看,中外空调企业的竞争焦点是技术。国内空调市场的价格大战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会趋于平静,而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创新将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欧盟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提高,以及对产品环保方面的要求,已为国内空调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发出了警示。强化技术能力,是国内空调企业与外资品牌竞争中避不开的战略命题。
国内一些家电企业的研发活动,很大程度上依循的是“没有战略”的战略,具有追随市场特点,模仿行业领先者,适应短期竞争的特点。所谓“没有战略”是指没有很清晰的战略目标及实施目标的“路径安排”。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知识管理落后以及关键性研究开发人员不足等原因,“没有战略”情有可原。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则应尽可能摒弃短期、投机思维,制定长远的研发及技术战略。
目前,我国空调及家电企业存在与外资企业多层次合作的契机,应加大技术引进以及人才引进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