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小企业何以能成为国际化先锋
台湾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制造业资本额在6000万台币以下、员工在200人以内,服务业资本额在8000万台币以下、员工在50人以下的企业。台湾因受资源缺乏的制约,其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而高度出口导向的中小企业正是这一经济的主要推动者。
在台湾战后50多年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形成了以精密器械、纺织、塑料制品、皮革、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为主的五大主要出口产业。85%左右中小企业的产品都以海外市场为依托而行销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小企业平均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的75%左右。70-80年代,中小企业平均外销比例为全岛外销总额的64%左右。90年代以来,虽然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外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50%-60%左右的比重,对出口贸易的贡献依然保持其重要地位。目前,台湾所有中小企业占台湾企业总数的98%,就业人数近80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80%,年出口额达600亿美元,占台湾年出口总额的一半。
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国际化都离不开贸易。国际市场同国内市场的容量相比要广阔和复杂得多,处理国际市场的销售比国内市场或地方市场的难度要高得多。因此,大企业经营国际贸易更具有优势,更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外销市场也就成为大型企业大显身手的舞台,这是多数国家的共同特性。不论日本、韩国还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均来自大型企业,然而在台湾,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外销市场的表现较大型企业更为出色,相对于内销市场大型企业确实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台湾这种似乎与国际经验,甚至与学理推论不吻合的“大企业主内,小企业主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首要原因是专业化协作的发达
尽管台湾每一个中小企业规模都不大,但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一个业务网,相互分工配合,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能力。在经济学中除了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之外还有一个术语叫做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意为如果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之间有效实现分工合作,那么并不一定需要每家企业都搞得很大。在儒教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这种范围经济往往具有许多超过规模经济的优点。台湾中小企业通过各种人事关系建立起信息网、销售网、资金网、人力网等等。这些网络错综复杂,却相互联系紧密,形成具有弹性的生产体系。这种特定的网络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中小企业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很快跟上国际市场潮流,机动地改变经营方向,这是台湾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规模经济与生产方面相联系,而范围经济更多与销售方面相联系。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上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与其生产的产品以及所选择的技术从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相关。生产某一特定产品的最佳工厂规模,与一种技术的潜在产出相关,同样,也与现有需求相关。销售上的规模经济效应是指是否存在一个大的批发商与一个大的零售商 从而降低物资及产品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即降低除生产之外的平均成本,有学者就把它们称为交易成本。在行销方面,国际市场的经营从资讯的收集、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均需要庞大的投入,台湾中小企业显然不擅长国际行销方面的经营,但是,如果把国际行销的经营交由外商承担,台湾只专注于生产制造与部分推销活动,那么这种国际分工的形态可以克服台湾中小企业在国际行销上所处的劣势。
其次是产业性质与企业规模相匹配
一般而言,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对台湾的制造业来说,要素禀赋下的生产技术选择是劳力密集还是资本密集,取决不同时期的比较利益。20世纪50-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早期,农业部门可提供较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而资本的取得受限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制造业选择劳力密集具有比较利益。如果台湾选择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只有在政府的贸易保护下方能避免来自国外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压力。所以,在发展初期如果选择外销市场势必以劳力密集的产品或技术为主,而如果选择内销市场则在贸易保护政策配合的情况下才可能选择资本密集的产品和技术。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劳力丰富而资本缺乏的情况下,显然资本要素成为企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制约因素,所以资本也就成为台湾中小企业难以成为大型企业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产业分工合理
在台湾,公营企事业掌握着岛内经济的“上游部门”,而民营企事业则局限于“中游产业部门和下游产业部门”。台湾经济中产业组织结构表现出公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二生结构”,而在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居主导地位,其资本的投向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下游产业。台湾属岛型经济,资源匮乏,地狭人少,市场容量有限,客观上要求依赖海外市场来刺激岛内的生产。台湾公营企业和民营大企业在政府的贸易保护下垄断着岛内内销市场,迫使众多中小企业从国际市场上寻求生机,再加之台湾当局多对外销企业给予免税、减税及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因而形成“中小企业主外、大企业主内”的格局。
随着环境的变化,台湾中小企业既有的竞争优势已开始逐渐丧失,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岛内工业成长及出口不振,又压缩了台湾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但产业转型和企业外迁又迎来发展的“第二春”。中小企业自行研发能力一般较薄弱,再加上研发所需的费用昂贵,仅靠中小企业本身很难有所突破。台湾中小企业进入了升级转型的发展时期,众多的中小企业正致力于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技术层次上,致力于提高企业技术的档次与企业生产自动化作业程度,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在组织结构上,由分散经营走向联合发展,实行网络化分工协作;在投资方向上,纷纷将资本、设备移师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以及祖国大陆,掀起一股股“西进”、“南向”的投资热潮。由此,使得台湾中小企业继续扮演着国际化先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