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审视我们的创业环境
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中国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在37个GEM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位。然而,中国的创业环境不容乐观,排名第23位。
项目负责人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建教授介绍,在衡量创业环境的9个方面中,中国的评分多数在平均水准以下,创业环境中的优势很少,只在有形基础设施和进入壁垒上比GEM的平均水准高。而劣势相对较多,例如金融支持、政府服务型组织的建立、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和商务环境等方面。尤其在对创业者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上,中国明显不足。
显然,这份创业报告所显示的中国的创业活动水准应该归咎于中国的创业环境。
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然过去,回头来看,我们的创业环境是否依然如昔?是否有了更多的补足与改善?再对照着2002报告中的各项指标来一次考量,我们的得分是否会有所提高?
于是,我们欣然地发现,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创业环境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改良:很多的以前看似牢不可破的“坚冰”开始被打破;很多的以前看来习以为常却是极大阻碍着创业事业发展的“路障”开始被放开;很多以前不成熟或者说是不敢触及的“雷区”开始被解禁……很多很多的开始预示着我们的创业环境已经开始迈向一个良性的方向。
于是,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过去的一年,中国最朝阳势头最蓬勃的创业事业正强劲地发展:遍布全国各地的53个高新区红红火火,各类为创业者服务的机构有如雨后春笋,众多的科技创业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更是撑起了中国经济腾飞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科教兴国已经成为了我们政府的主战略,创业精神更是融入我们民族精神的新鲜血液,“创业”、“高新产业”、“中国创造”成为时刻挂在我们嘴边的热点。
诚然,我们的创业环境还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有了足够的胆气大声地说我们的创业环境已经开始改善,已经开始有了好的开端;我们更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的创业环境会更好,我们的创业环境会更适合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的滚滚大潮之中!毕竟,事情一经开始,而且是好的开始,往后的路就成功了一半。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创业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密切关注着它的进展,无不对它的进展寄予极大的期望。而对我们的创业环境问题的审视,从一开始就有着极为理性和中肯的思考,也有着积极的符合规律的探索,而且从未停止过努力——这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期待我们的创业环境明天会更好!
在上海,市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市”、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战略,科技创业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市各级政府对科技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业的发展,继1998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18条”政策)并进行了两次重大修改之后,2003年又开始筹划再一次修改其中的条款,以更好的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创业大势。
在于科技创业者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开始打破一些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风险投资设置的“禁区”,逐步放宽对投资商和投资公司的限制,积极吸纳外资,同时鼓励民间投资释放更大的能量。为了更好的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加强对科技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上海市筹集了1.6亿的担保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市创业中心与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作协议,开创了新的科技创业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融资提供了真正的实惠。上海市的各类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则积极探索行业联手,相互支持,共同做大做好企业担保,为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健康发展再添一把火。
在对创业的中介支持上,上海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面。2003年年末,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标志着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改革正式启动,为产权交易市场更快更好更规范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机遇。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健全,为各类资本的进退提供了良性的专业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科技与资本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促进日趋频繁和活跃的产权交易,大大改善我们的创业中介市场,更好的为我们的科技创业服务。
上海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支持、支撑科技创业环境的服务型组织更是不断地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和孵化基地的建设不断加快,各种服务组织也在不断积极地探索更好的为科技创业服务的前进道路,各类科技创业企业开始得到及时的、个性化的、质量较高的服务。“服务型政府”的口号真正深化落实,张江高科技园区从2004年1月1号起率先免除入驻企业的行政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优化投资和创业环境,加快了按国际化、法治化、规范化运作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建设步伐。
在北京,有人评述北京“是创业者的温床”。北京云集着众多的传媒业、众多的旅游资源、高于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而且政府经常出台的一些措施,都是适合个人创业的。除了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外,北京更多的是有着成熟的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高科技发展极为快速,市场的规范化,也给个人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003年的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资本+知本”不断推高中关村的创业行情,一批又一批的归国留学人员聚集在一起创业。中关村管委会也不断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加紧创业平台的建设,加快科技创业的发展。正在筹划中的中关村5大投融资平台将大大突破原有的投融资体系,改善中小科技型创业企业投融资环境。
北京的创业环境正依托着中关村这一旗头不断改善。
在深圳,创业投资已成为中国最活跃地区。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已经实现多元化,由政府为主转为企业唱主角。目前,不仅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市公司、信托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及银行等机构纷纷参与到了创投行业,渐渐挑起了深圳创投业的“大梁”;个人资本也开始成为深圳创投业的投资来源之一;境外创投机构也纷纷进入,霸菱、野村、国际数据集团、英特尔等境外机构都已在深圳开展创业投资活动,而且表现活跃。创业投资方向集中在高科技领域,主要投向信息、网络、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行业,充分发挥了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最早在国内开展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更为深圳的投融资事业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随着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呼声越来越强,深交所创业板也呼之欲出。当前社会各界对建设中小企业板、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已达成共识,历经几年的准备和发展,国内的资本市场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创业板尽快出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择机尽快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板,将大大推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更好的为服务中小创业企业发展提供更佳的环境。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三地,创业环境毋庸置疑地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力度最大的也是在最关键的金融支持环境上的打破坚冰,无疑对我们的创业事业是一个极为良性的促进。尽管我们会有这样的遗憾:我们改革的步伐似乎慢了一点,我们的环境与国外相比仍然有很多的不尽如人意,然而,正如前面我们一直强调的一样,只要有了开始,事情就有理由让我们期待,就能够让我们展望它们美好的未来。
2003年是中国创业投资回暖的一年,经历了2001年的低潮和2002年的调整之后,2003年中国的创业投资总量大幅攀升,统计显示,总投资金额已近10亿美元,这不仅仅是中国创业环境走向良性改善的极好佐证,其本身也是创业环境改善的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势头的强劲,巨额案例的闪耀,外资的积极进入和大手笔,投资阶段的整体后移,都告诉了我们,中国的创业前景更为明朗,中国的创业环境正在确实的改良。更为引起我们关注、增加我们信心的是,创投退出的曙光已经初现,易趣并购、携程上市等网络业风投的成功案例让我们重拾信心。政府的创投扶持政策、法律环境也有望打破原有的一些体制束缚,将进一步推动2004中国创业投资的良好转机,为中国创业环境的改善提供保障。
2003年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是改革风雨的前夜。尽管中国政府宏观政策还没有实质性的飞跃,但却已是平静水面下的暗涛汹涌了,相关政策坚冰已经开始松动,本土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已经开始有了起步。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历十年之痒终于在2003年的最后一天被国务院原则通过,正如媒体评述的那样:“无论如何不尽人意,毕竟,投资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一步。5年来,对于改革方案,国务院第一次没有说“不”,可以理解为以退为进,战术上退了一小步,战略上进了一大步。”深交所创业板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呼之欲出了;产权交易市场整合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企业融资担保中介更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创业领域;外资资本也大有来势汹汹之势头。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变革的前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平浪静,其实已经孕育着潜力极大的变革力量,坚冰正在开始融化,一旦突破了某个临界点,中国的资本市场将真正变革成为创业者期待的金融后盾,为中国的创业环境改善提供极大也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2003年是中国创业孵化服务大踏步前进的一年。各地创业服务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对创业者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种服务设施、服务功能正在积极探索和改进之中。同时,我们的创业服务机构的国际化视野也愈来愈宽,向国际上成功经验学习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止过。中国的创业者更加实在的得到服务机构的有效支持,更加感受到政府机构“打造服务型的政府”的信念。
无需怀疑我们对中国创业环境改良的信心,无需怀疑我们对中国创业事业的信心。诚然,尚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尚有许多的不足,但,再一次强调: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有理由期待我们的创业环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