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就业工作艰巨1600万劳动力无法安置
专家预测,明年中国劳动力供给量将达2500万人,按明年经济增长8.8%的预测,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不能消化新增劳动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召开厅局长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就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明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能将继续控制在4.7%之内,这也意味着明年将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难度更大的一年。”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昨天(16日)对记者表示。
杨宜勇透露,2005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量将达到2500万人,按照明年经济增长8.8%预测,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还存在1600万个岗位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是1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万人,其中仅研究生就增加了1万人。”北京市“大学生就业之家”的韩春光老师说,“虽然今年北京市就业岗位上升到了5667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但是供大于求的矛盾依旧非常突出,明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这不仅仅是北京的忧虑。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
“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韩春光说。
韩春光还告诉记者,以前强调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目前不再被提倡,“多渠道就业”将取而代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当前整体就业形势的一个缩影。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新增劳动力总数大约11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338万,高中、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250万,初中毕业生250万,农村劳动力户籍转移需要就业的人口(非农民工)200万,另外大概还有几十万的复员转业军人;此外,明年还有1400万人需要就业,包括2004年年底截转的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上零散的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员,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概850万左右,下岗职工需要实现再就业的500万左右。两大类相加,就是2500万人。
杨宜勇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被过度渲染了,据调查,中国大学生家长80%处于社会强势地位,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个问题反映得相当充分。与此相比,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
“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超过70%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呈放慢趋势。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中国2005年gdp增长是8.8%左右。”杨宜勇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意味着,创造更多新增的就业岗位将会更加困难。”
“即使按照这两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110万个就业岗位的就业弹性来测算,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就900万个左右,而这用于消化当年新增的劳动力都不够。”杨宜勇说。
北京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明年经济“热”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冷”也冷不下来,因为就业压力很大。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召开厅局长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就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明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能将继续控制在4.7%之内,这也意味着明年将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难度更大的一年。”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昨天(16日)对记者表示。
杨宜勇透露,2005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量将达到2500万人,按照明年经济增长8.8%预测,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还存在1600万个岗位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是1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万人,其中仅研究生就增加了1万人。”北京市“大学生就业之家”的韩春光老师说,“虽然今年北京市就业岗位上升到了5667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但是供大于求的矛盾依旧非常突出,明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这不仅仅是北京的忧虑。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
“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韩春光说。
韩春光还告诉记者,以前强调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目前不再被提倡,“多渠道就业”将取而代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当前整体就业形势的一个缩影。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新增劳动力总数大约11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338万,高中、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250万,初中毕业生250万,农村劳动力户籍转移需要就业的人口(非农民工)200万,另外大概还有几十万的复员转业军人;此外,明年还有1400万人需要就业,包括2004年年底截转的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上零散的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员,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概850万左右,下岗职工需要实现再就业的500万左右。两大类相加,就是2500万人。
杨宜勇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被过度渲染了,据调查,中国大学生家长80%处于社会强势地位,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个问题反映得相当充分。与此相比,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
“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超过70%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呈放慢趋势。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中国2005年gdp增长是8.8%左右。”杨宜勇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意味着,创造更多新增的就业岗位将会更加困难。”
“即使按照这两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110万个就业岗位的就业弹性来测算,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就900万个左右,而这用于消化当年新增的劳动力都不够。”杨宜勇说。
北京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明年经济“热”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冷”也冷不下来,因为就业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