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外出务工薪酬低权益难保 打工经济待技能助推

外出务工薪酬低权益难保 打工经济待技能助推

在外出务工的热潮之下,我省过海闯荡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渐渐发现,走出去并不难,但要“揽上瓷器活”,还得有“金刚钻”。目前,外出务工人员技术水平低,劳务输出的质量不高,已成为我省加快发展“打工经济”的制肘。
    
     待遇差是因技能低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跨省用工管理所了解到,目前我省外出务工人员薪酬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民工的月工资在600至800元之间,工厂一般提供宿舍,伙食得自理;劳动时间长,多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高达15个小时,而且加班的报酬低,如一些工厂每小时只支付2元加班费;多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纳社会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
    
     跨省用工管理所所长吴以仁认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待遇低,权益得不到保障,是因为技术水平低,缺乏竞争力。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保障上都相对优越。
    
     打工市场呼唤技能人才
    
     去年,海口市美兰区组织400多农民工到省外打工,有近一半的人没做多久就回来了。美兰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林忠岭在分析原因时说,外出人员的巩固率不高,是因为技术水平低,以致安置层次偏低。林忠岭说,在组织农民工外出时,区里对农民工主要是进行劳动法、务工常识、简易技能等简单培训,深层次的技能性培训工作做得不够。他认为,多培养技能工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层次,已是形势所需。
    
     掌握了技能,就能在打工市场上受宠。据省就业部门收集到的信息,目前,浙江的用工企业7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71%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因为缺乏技能工人,许多岗位“虚位以待”;深圳市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10.5万人,而具备技能等级的求职人员仅5.3万人,缺口达5万多人,其中高级技工以上缺口3万多人。
    
     省人劳厅培训就业处处长李宏亮认为,各市县应趁早改变那种重输出、轻培训的做法,加强技能培训,增加技能型人才的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
    
     技能培训缺乏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各市县政府都加大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但因培训规模小、培训水平不高,技能培训难以达到要求。
    
     先落实订单,再委托招工单位培训,这种订单培训的做法,是目前各市县采用最多的做法。但记者了解到,订单培训往往是务工者的工资待遇已提前商定,务工人员只好被“牵着鼻子走”,无法靠技术去自由选择待遇更好的单位或岗位;许多企业的岗位原本就没有太多技术需要,培训内容仅仅是适应本企业岗位所需的一些基本要求,有的甚至只是告之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而提供岗位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培训的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意帮助培训农民工。
    
     李宏亮指出,目前我省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缺乏长效的机制,各市县自行组织的培训难以“解渴”,表现在培训资源、设施不足,大部分是短期的简易技能培训;多数市县培训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少有专门面向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学校,农民工自发参加培训提高技能的意识也不强。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