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问题,不能止于“春风”运动
新春伊始,一项旨在为农民工改善就业环境的“春风行动”就在全国启动,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大量报道了这一行动的主要内容,如创造就业岗位、免费提供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打击黑中介等,许多地区都取消了带有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不合理的收费。凡此种种,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春节后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大量民工的就业问题,都是为了让民工能够快速有效地融入城市经济生活。由于“春风行动”才刚刚起步,这项来自行政命令的政府行为能够收到何等实效,还有待观察,但值得赞许的是,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国家劳动部门能把工作着重点放到民工身上,实属不易。
农民工大量流入城市,缘于比较效益的拉动,但许多年来,民工在城镇就业一直处于自发、无序和松散状态。农民离开土地和亲人,独自漂流到城市,在非法劳务市场蹲守,或者靠着亲戚朋友的引荐,如果能够得到一个工作就会谢天谢地,至于要承受怎样不公平的待遇,能否及时拿到血汗钱,都无法过于计较。自从2003年重庆农妇熊德明请温家宝总理帮助讨薪以后,民工的权益、福祉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民工讨薪、民工工资清欠也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舆论环境看,民工待遇甚至成为一条高压线,任何侵犯民工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全社会一致的讨伐。2004年底,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朝阳区百子湾工地看望民工,他深情地说,“今后北京人不再称你们是‘外来务工人员’,应改叫‘来京务工人员’,大家都是一家人!”他的这番表态再次凸现城市管理者对民工的热情接纳和关心重视。与此相对应,收容制度被废止,许多城市取消了农民就业范围的限制,对民工进城的法律限制也放开了,城市对农民敞开了怀抱,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政府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民工,民工仍然是城市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工作没有保障,居住环境恶劣,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福利保障更是刚刚起步,民工在城市里仍然找不到归宿感,处于无根状态。民工的不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大心病:民工太多,城市的容纳能力面临严峻考验,民工进城减少,许多企业又遭遇“民工荒”。可以这样说,全社会对民工的“人文关怀”与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实际困难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对立,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如果不满足于正在我们社会形成的对民工的人道氛围,如果看到城市管理者的两难处境,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一揽子解决民工问题?民工的去向到底在何处?从政府决策的角度考虑,到底是该让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还是鼓励他们流入城市、并且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这个课题无疑是庞大的,但同时也是急迫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依赖于这个课题的解决。
回想民工潮的形成到民工关怀的滥觞,民工进城的整个态势是缺乏政策引导的,政策的缺失与滞后客观上把民工置于盲目与混乱的境地里,解决民工问题的社会成本因此被加大。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民去向的政策信号仍然是含混的,从农村看,免除农业税、退耕还林、财政直补虽然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实惠,但还不足以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虽然在加快,但中西部小城镇能够为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很少,在不少农业大省,农民就地安置的希望并不大。从城市看,虽然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对民工不再抱以冷漠和敌意,但是,以国民待遇安置民工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我们的社会能否支付这样的成本还存在疑问。此外,户籍制度的限制、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制约着民工融入城市,且不说一些大城市对民工的容纳能力已经逼近极限。
“春风”虽好,难免一刮而过,解决民工问题,还需要全盘的政策考量。
农民工大量流入城市,缘于比较效益的拉动,但许多年来,民工在城镇就业一直处于自发、无序和松散状态。农民离开土地和亲人,独自漂流到城市,在非法劳务市场蹲守,或者靠着亲戚朋友的引荐,如果能够得到一个工作就会谢天谢地,至于要承受怎样不公平的待遇,能否及时拿到血汗钱,都无法过于计较。自从2003年重庆农妇熊德明请温家宝总理帮助讨薪以后,民工的权益、福祉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民工讨薪、民工工资清欠也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舆论环境看,民工待遇甚至成为一条高压线,任何侵犯民工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全社会一致的讨伐。2004年底,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朝阳区百子湾工地看望民工,他深情地说,“今后北京人不再称你们是‘外来务工人员’,应改叫‘来京务工人员’,大家都是一家人!”他的这番表态再次凸现城市管理者对民工的热情接纳和关心重视。与此相对应,收容制度被废止,许多城市取消了农民就业范围的限制,对民工进城的法律限制也放开了,城市对农民敞开了怀抱,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政府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民工,民工仍然是城市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工作没有保障,居住环境恶劣,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福利保障更是刚刚起步,民工在城市里仍然找不到归宿感,处于无根状态。民工的不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大心病:民工太多,城市的容纳能力面临严峻考验,民工进城减少,许多企业又遭遇“民工荒”。可以这样说,全社会对民工的“人文关怀”与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实际困难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对立,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
如果不满足于正在我们社会形成的对民工的人道氛围,如果看到城市管理者的两难处境,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一揽子解决民工问题?民工的去向到底在何处?从政府决策的角度考虑,到底是该让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还是鼓励他们流入城市、并且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这个课题无疑是庞大的,但同时也是急迫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依赖于这个课题的解决。
回想民工潮的形成到民工关怀的滥觞,民工进城的整个态势是缺乏政策引导的,政策的缺失与滞后客观上把民工置于盲目与混乱的境地里,解决民工问题的社会成本因此被加大。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民去向的政策信号仍然是含混的,从农村看,免除农业税、退耕还林、财政直补虽然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实惠,但还不足以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虽然在加快,但中西部小城镇能够为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很少,在不少农业大省,农民就地安置的希望并不大。从城市看,虽然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对民工不再抱以冷漠和敌意,但是,以国民待遇安置民工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我们的社会能否支付这样的成本还存在疑问。此外,户籍制度的限制、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制约着民工融入城市,且不说一些大城市对民工的容纳能力已经逼近极限。
“春风”虽好,难免一刮而过,解决民工问题,还需要全盘的政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