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发展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任务,也是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承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全市8个县中,有6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针对经济欠发达、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整合资源、组建基地。市政府拨出800万元专款作为启动资金,将职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大中专院校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培训基地。二是采取“零费制”启动培训。我们采取“补、减、筹、缓、贷”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补:从扶贫资金中按每人每年1000元补贴标准直接支付给培训学校;减:即培训学校减免一部分学习生活费用;筹:即有条件的学生自己筹措一部分;缓:即参加长班培训的学生可缓交一部分学费,上岗后利用工资偿还。贷:即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员,可申请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用于补助学费和生活费,财政全额贴息。三是实行“订单培训”,促进就业、稳定就业。为进一步提高就业的稳定率,还实行了“回访制”、“招回制”与“提高制”。定期到用工单位对就业学员工作、生活状况进行跟踪回访;经回访对个别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或企业对员工有新要求的实施“招回制”,对已经就业的学员实行“提高制”;两年多来,全市通过职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万人,年实现纯收入2亿元。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影响力。我们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初步形成一县一品、一校一品的格局。五是抓好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劳务输出集中地组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会等组织,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贫困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差、难度大,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承德市地处山区,农村经济增长渠道单一,靠传统的种养业,增收渠道窄、收效慢。从近几年我市发展劳务产业的实践来看,全市每年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40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亿多元,占全市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返乡农民带回的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直接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工农之间加快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实践证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就是农民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一方面,劳动力转移输出需要加强培训,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了就业技能,增强了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学技术、长见识,不仅在实践中感受到外界变化,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而且培养了道德法律意识,掌握了劳动技能,提高了经营能力,实现了成才创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有效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在就业“洪峰”中可以发挥很好的“分洪”作用。通过针对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增加稳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是实现共同致富、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有力支撑。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到家乡办起了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当前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已催生一大批“回归工程”。如丰宁县的杨木栅子乡一批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开阔思路,学习技术,积累资本,归乡创业,现在已有5人成为务工致富的领头雁,有34人的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他们为建设自己的家园积极出资、出力、出智慧,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