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蓝海林:在动态竞争中制定战略

蓝海林:在动态竞争中制定战略

动态竞争理论:市场集中度

  较高情况下的战略互动

  记者:据我们了解,动态竞争理论是您首先从国外引进的一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您能否介绍动态竞争的具体含义? 

  蓝海林(以下简称蓝):动态竞争指的是,当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整个行业或市场只有两三个企业竞争,在寡头垄断的格局下,这两三个企业之间争夺某个具体位置的现象,比如说海尔想争冰箱第一,科龙也想争冰箱第一。

  因为他们之间对抗性很强,竞争就具有了动态性,你的动作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对手的,而对手的反应也决定了你战略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围绕着某个市场或某个位置而产生的争夺作为研究对象,看他们两个怎么动态互动,研究互动的规律。从狭义来讲,动态竞争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那么动态竞争研究哪些问题?

  蓝:首先是决定介入战争,你要想想你为什么要介入。

  第二个问题是评价有没有资源、能力去介入这场战争。

  第三个问题是我要去打他,他会不会打我,也就是说会不会构成对手。有时候你不希望他成为对手。比如说,海信推出变频空调时,就不希望那些大的空调厂作出反应,因为对手不作出反应,它的变频空调就能卖出去。但同时,海信也给其他空调厂出了难题,因为它们要是作出反应,变频空调就会热起来,一热起来,其他厂家都倒霉,因为它们都没有那么多的变频空调生产能力,而海信30万台全是变频。但有时候你很想让对手反应,比如说,非常可乐就很希望可口可乐跟他打。所以你要估计他会不会和你成为对手,会不会对你的行动作出反应。

  第四个问题是先动好,还是后动好,先动有什么优势,后动又有什么优势;然后你要预测,如果先动,对方会有正反应还是负反应,也就是他会跟我做一样的动作,还是不一样的动作。比如说,我成本很低,要跟海尔打,我就希望一旦我降价,他也跟着降,那海尔的损失就很大。而有时候,我又希望我降,对手不降。如果我降对手不降,我的销售额就上去了,如果对手犹豫三个月,我的市场份额就会占到10%。所以你要预测对手怎么反应,只有预测两三步,才能进攻,因为你进攻的效果取决于对手的反应。

  第五个问题就是怎样评估对手的进攻。比如说,他对我的进攻是策略性的还是战略性的;他的声誉怎么样。如果他是个小混混,我跟他斗,岂不等于降低自己身份?他有没有资源?如果他没有资源;他就跟我互动不起来。

  第六个问题是在动态互动结束以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优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短暂优势,一种是长期优势。有些短暂优势是稍纵即逝的,有些短暂优势积累得多了以后,就会沉淀为长期优势。如果优势是暂时的,你就要马上创新。如果优势是长期的,那当然可以作为长期战略的依据。

  从狭义来说,动态竞争是对抗性比较强的对手之间互动的规律。我们希望不要乱打,比如说,可口可乐今天降价50%,然后百事可乐也降50%。高手之间很少这样做,因为他们掌握了规律。我们中国过去研究的是什么呢?刚好是一堆人乱斗的情况,因为每个行业都几百个、上千个企业,人满为患,而只有一两个企业的行业都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垄断,没有什么行业是通过市场经济拼杀到只剩两三个的。所以今天我们才开始超前地研究这一课题。

  这种研究既能够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也为将来实施这种竞争做准备。比如说,研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互动、强生和宝洁之间的互动,我们就知道,他们之间好像并没有国内的什么价格战、服务战、广告战。



  动态竞争理论的意义:

  战略的效果取决于对手的反应

  记者:实际上,这种基于研究对手的竞争战略理论会不会有点片面呢?因为企业的战略实际上并不都是基于对手而制定的,可能还要考虑环境等其他因素。

  蓝:当然,战略管理的体系很大,里面有很多很多工具,动态竞争只是其中的一章。在面对整个市场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分析模型,有分析环境的模型,有分析行业的模型,有分析战略生态簇群的模型,但到最终是不是还是要落实到一两个企业对抗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引入战略管理,在不同的阶段会根据市场需求引入和强调不同的理论。比如说,当合作战略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谈合作战略;当公司战略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谈多元化战略。

  现在我们认为动态竞争可能会产生更好的作用。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东西,而是将其切入到战略管理理论。

  一个战略家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第一是一般环境;第二是行业环境;第三是竞争环境。分析对手还不只是分析对手实力,还要分析对手目前的战略是什么,目前其对环境的看法是什么,他们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他们可能往哪个地方发展。甚至还要分析领导人冒险的能力、价值观怎样,如果是黄宏生(创维集团董事长),他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换了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总裁),那可能他不会作出反应,情况是不一样的。分析的目的就是看他下一步会怎么动,考虑他的反应模式。

  记者:那么您认为动态竞争有什么特别意义呢?

  蓝:在动态竞争这个微观模型里面,有三个闪光点是对所有企业都有指导意义的,即使他所处的行业还没有形成两三个企业的对抗。

  第一个闪光点就是强调博弈也是一种战略。过去我们总认为战略是个大东西,比如说进不进入某个行业、进行收购、资本运作这一类。今天我们看到,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也是战略的一部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基本上都不探讨该不该收购银行,他们基本上是你到哪去,我就到哪去,你到中国,我就跟你到中国。然后,只要他们两家企业互动得好,就不用管其他人。百事可乐别的企业都不研究,就研究可口可乐,盯住可口可乐。过去讲战略是一种plan(计划) ,是一种position(位置),还有人说战略是vision(远见),还有人说战略是行为模式。而我们认识到,对手之间的博弈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这个概念是有突破性的。

  因此,战略的效果有可能不是取决于自身的进步,也不单纯是适应环境。我们认为战略的效果最直接取决于对手的反应。比如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科龙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大规模生产这样一个进攻行为,海尔没有作出反应,而是把生产这部分外包,或者部分地外包,然后把资源配置到其他领域。当时科龙很想海尔打成本、打制造,因为在这点上海尔绝对跟不上科龙;但是科龙的问题是做不了高档,他不可能花钱做品牌、做渠道、做售后服务,因为价值观不一样,所以只有往下走。当科龙往下走的时候,海尔就往上走。其实科龙的进攻行为取决于对手怎么反应,如果对手跟他走,他绝对赢。因为我习惯左手,你跟我打左手,我肯定赢。但是因为左手太好了,所以我的右手就很差。如果对手用右手接,他的右手越来越强,我就不一定有优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第二个闪光点是强调速度的重要性。先动的人当然优势明显,后动的人怎么化解先动者的优势呢?那就取决于后动跟进的速度。你跟进得越快,先动的人优势就越不明显。

  第三个闪光点就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这涉及到暂时优势和长期优势的问题。战略一向都是以长期优势为依据和追求的,但是,现在建立长期优势越来越难。我们的很多动作夺取的其实是暂时优势。有没有可能建立可保持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创新的能力。

  战略制定:承诺很重要,

  然后才是决策的科学

  记者: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应该怎样制定战略?

  蓝:美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掌握了动态竞争战略的企业了。比如说,两个企业占了70%的份额,四五个小的各占5%,小企业过了5%大企业就打你,你不过我就不理你。所以非常可乐进入市场,可口可乐没有作出反应。但他不是一点不理,而是等你投资到一定程度,再打得你一泻千里。

  大企业在互相过招的时候,打得很高级,谁也不能把对方打死,但剑气会把旁边的人扫掉。为什么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现在都没人造假?因为造假的成本比他们的成本还高。他们不是养尊处优,而是竞争得很激烈——但并不是要击倒对方,而是要保持势力均衡不要发生太大变化。

  记者: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主要是考虑对手,至于客观分析和制度安排,则显得不太重要,是这样的吗?

  蓝:不是这样的,这些都重要。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用处,把信息做得更细,把决策的环境了解清楚当然好。

  但是有几条要特别注意,比如战略别订得太细、太具体、太数字化,因为这样会约束企业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战略的决策因素首先是承诺,而在承诺之前要有理性的分析,也有非理性的抉择,这两个东西要结合,要尽可能在理性的基础上作出抉择,在价值的基础上作出判断。比如说,上、中、下三策,我就不一定选最理性的那个。上策当然最理性,但基于价值观判断,我却不能选,如果那样,虽然赚了钱,但丢了声誉,我怎么能选呢?

  所以承诺很重要,然后才是决策的科学性。承诺是非理性地坚持,是不能经常改的,坚持走这条路,坚持这个定位、这种风格、这种经营模式,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改。基本东西一旦选择完以后,就要守十年二十年。不是基本的东西就可以理性决策。

  在坚持基本的东西的基础上,你怎么走路就可以决策,就要有创新性,要讲速度。  

  记者:从目前中国企业的现实战略选择来看,动态竞争理论是否适用呢?

  蓝:某些人可以用动态竞争模型,而某些人不能用,也有某些人只能用其精神实质还不能用其技巧。

  原载:《南风窗·新营销》2003年10月号,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