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在于复合型 企业信息管理者有了名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颁布《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最早一次全国性考试评审将在明年上半年进行
“一个企业的CIO,应当具备高级信息管理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对《财经时报》说。
日前,包括宝钢、中石油等特大型企业在内的220名企业信息化中、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颁发的企业信息管理师、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标志着一种集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两栖人才”职业被标准化。
给企业信息管理者一个名分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颁布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信息管理师是指“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并按照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等级: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侯炳辉认为,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职业认定对各方都有意义。对信息管理者本人而言,将得到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分,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对企业来讲,在进行招聘、用人时提供了鉴别、使用和培养标准;第三,更有利于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需要;而且,“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的建立,必将极大地促进信息学科的发展。
据悉,最早的一次全国性考试评审将在2004年上半年开始。
价值在于复合型
侯炳辉认为,企业管理管理师的价值,在于它的复合型特质。“在国家职业标准中,界定为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是很少的,这才是定义的要害所在”。
“中国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难题,既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匮乏。”侯炳辉说,“信息化问题与企业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等密切相关,因此信息化离不开管理,光懂技术的人搞不好企业信息化。但如果只懂管理也不够,那会被技术人员牵着走。”因此,如果不解决好信息、管理这“两栖人才”问题,将极大地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据了解,在国外并没有“信息管理师”这种叫法。对此侯炳辉的观点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过程已经很长,也曾出现这样的问题。但由于其信息化程度已经较高,人才供给也充分市场化,使这一矛盾并不突出。而对于正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国内企业而言,界定信息管理师的职业规范显然更为必要。”
用市场的眼光 看待职业资格认证
对于新的职业资格标准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泽炎博士指出,应当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职业资格认证,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职业资格认证,它不应是一种政府行为,也不应该是政府控制下的中介组织以纯粹赢利为目的的行为。企业雇主是否派员工参加认证学习或企业员工是否参加认证,完全是企业和员工的自愿行为,不应该以政府发文的形式强制企业派人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学习。
职业资格认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资格标准的科学性、职业资格认证运作的规范性、职业资格培训师资配置的合理性、认证机构通过自身市场化运作打造的品牌权威性。其价值应该由企业雇主和企业员工来确认。职业资格认证的成功标志,是企业和员工踊跃、自愿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因为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后确实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素质、职业规范、丰富员工的履历,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林泽炎博士指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那些确实市场需求大、就业面广的职业资格标准,让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匹配,将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我国人才市场的规范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