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营销 - 《营销管理》不足以指导中国营销人

《营销管理》不足以指导中国营销人

   学过营销的人大都看过所谓的“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尤其在中国营销人的眼中,简直把他作为一个拯救营销界的英雄,每次来到中国都受到了很高礼遇,可他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了?难道两三个小时的演讲就可以使中国企业醍醐灌顶,何况他对中国企业很不了解,我们的中国企业能寄什么希望与他?

    在我看来,菲利浦·科特勒现在已经不是一盏明灯,只是一盏残灯。而他的《营销管理》——很多人奉为“营销圣经”的那本书——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企业的发展的桎梏。

    放眼世界,全球的经济市场核心在逐渐发生转移,原有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在逐渐将市场转移到远东地区,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经济的核心。就连世界的顶级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开始提倡本土化,再看看他的《营销管理》,有多少是研究中国企业的案例?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案例,能有多少借鉴意义?就连他自己倡导的市场的细分化和定位化也没有能够做到。起码一点,既然是进入中国的《营销管理》,是不是应该也细分些市场,要符合中国营销的市场,要迎合中国的市场营销的现状?在中国,理论的市场越来越小,而实战的市场越来越大。那就要求该书是以实战性的管理推出,这说明在定位和目标上就不明确。作为一代的营销大师在讲营销,他却忽略了营销真缔,理解生活和感悟生活才是营销所在。

    从他的开篇和对理论的依赖性来看,他只是个学者,忽视了实战性的支持,从他的4P理论开始后就走向的一个误区:

    其一、本人认为在讲述完4P后就应该讲营销的周期理论,包括营销员的周期诊断和企业的营销周期,这样对读者来说很明确我在哪个阶段,该学习什么,否则他们看完后会很不明确自己学到什么。那这本书的指导意义已经不大了。

    其二、在该书“顾客满意度”的前面应加入“顾客心理篇”,因中国的营销人最重要的是生存的环境与国外营销人不一样,中国的老板的心态取决于营销人的生存空间,因此订单如何开发应是一个重点。这就需要加入营销员心理测评和营销人员谈判的技巧,以形成完整的顾客篇章,而在中国做客户的心理模式,要比老科举出来的卡特彼勒与小松的比较复杂多了,因为中国的市场模式是世界最复杂的。

    其三、菲利浦·科特勒提倡营销必须要调研,这就是明显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做出来的,中国的企业有多少是在调研后做市场?几乎太少了,按常理是应该调研后再做才是最科学的,可中国企业这一代老板的专业素质是并不令人乐观,所以菲利浦·科特勒很难想象我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存的。在任何情况下营销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就好象“西洋长火器,我们善技击”一样,我们也有我们中国营销人的手段和做法。

    其四、菲利浦·科特勒这本《营销管理》中最忽略一点是中国的营销人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就算是营销专业毕业的,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与实际工作都是严重脱节的,再则最实际一点是“中国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也不是“以客户为基础”的市场,而应该改为“以诱导市场和诱导客户为基础”的市场。应重点讲述如何诱导客户,为中国营销人排忧解难。

    其五,菲利浦·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产品线和品牌方面的论述对中国企业来说起到了反面指导作用,致使中国企业目前的产品线单一性和对品牌理解的肤浅性。尤其在品牌方面,因为品牌也是有周期性的,而中国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该书对广告的分析,也对中国企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企业没有整合的市场战略,就知道广告可以创造品牌,所以中国的企业界黑马频出、频死;白马却很少,好不容易支撑下来的白马也容易被黑马挤死了。

    其六、该书缺乏对营销战略方面的指导,致使中国企业的战略缺乏整合性,所以会发现中国企业的产品线大都比较独立,渠道也是以最大最全为基础,可悲呀!

    本人认为在中国的营销管理,应以“诱导、预见、细节、沟通、狡诈”为方针,以实战为基础,这样中国的企业才能做到潜龙腾渊,而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已经到了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了,我们需要适应中国市场的真正的营销管理。

专栏地址:http://manage.org.cn/column/yanxincheng.asp

(作者闫新程,现任苏州曼吉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咨询总监,资深咨询师。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欢迎您就此文发表观点,与作者和更多的读者交流,请将您的观点写入本页评论处。
本站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字样均为本站作者原创文章,任何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您希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企业营销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营销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