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创新的天花板 从解放对创新方式的认识开始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占经济总量58.8%的第二产业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制造业的新一轮扩张拉动的。中国在家电、钢铁、纺织、鞋帽等许多行业已经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据中国海关统计,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量占到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这种现状的出现是通过我国较低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成本、政策优惠实现的。再从投入产出的运营效率角度来看,目前中国资源消耗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在资源严重约束下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出路不仅仅要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使服务业,特别是新型的服务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改变目前的现状,要面对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从制造业的方面来看,审视中国企业,其中优良的企业资源有限,且由于存在缺乏技术的积累,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思想尚不成熟等问题,中国大部分企业不得不每天为生存而战,难有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技术研究、管理创新等活动,这种低研发投入无法使中国进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良性轨道当中。同时,跨国公司垄断了世界上70%的技术转让与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为了不断强化技术控制、维持市场高进入壁垒、守住它们价值的核心,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在我国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通过大量招聘中国本土的科技人才、并购中国的科研机构,在中国进行科研开发,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在技术方面的主导地位。
今天创新的概念和方式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创新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创新的投入时间越来越长,创新结果在市场上表现的时间越来越短,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创新望而却步,中国企业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有突破。这种结果让众多的中国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位置,使中国制造的发展空间更显狭小。另一方面,东南亚、拉美、印度、非洲市场逐步兴起,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也在被不断削弱。
服务业,特别是可以国际化的新型服务业正在为中国带来机会,可是中国对这样新的业务的模式还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如BPO业务,将办公室的业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型人才,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为这样一个重要的产业和机会做出人才培养的安排。
事实上,中国创造的最大机会应该产生于中国的制造中,因为制造已经为中国的创造打下一个最大的平台,中国在创造中走不出一个规模,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因为我们的创造与制造的分裂,我们大量的国家研究经费还不能主要地解决我们在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或者说我们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成为制造的一部分,我们的创造过程往往也不是在企业中进行,而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结合是我们一直没有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我们一直对创造有不同的认识,我对创造的理解是,第一,创造的目标是拥有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技术和品牌,而不是拥有一个别人不拥有的东西,一个不能产生价值的创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创造要与合作相结合,今天已经没有人能拥有技术的全部,在一个系统中创造,与一个系统共享价值是创造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第三,创造不完全是技术的范畴,经营规模的创造,商业模式的创造,合作模式的创造,生产方式的创造也是一种创造,创造最终表现在市场上的成功。
中国的创造将会诞生于发达的制造业之中,也会产生于新型的服务业之中。很多成功例子可以为我们借鉴,从国家层面来看,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制造工厂在亚洲迅速兴起。“日本制造”在索尼、东芝、佳能等许多大公司和知名品牌的带动下迅速成长为日本创造,并由此为日本带来大量的专利收入;中国台湾地区也在成为全球IT业OEM中心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为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台湾创造”,并出现了明基、宏、华硕等世界品牌;韩国同样在上世纪末通过出口替代策略的过渡以及政府的扶持,成为了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核心地区,出现以三星、LG、现代为代表的知名企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应用方向,中国也需要大视野的创新、多维度的创新,而不是狭义的技术创新。印度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创造了将世界办公室业务向印度转移的模式,从人力资源培养的创新模式开展,在十几年间形成了在全球信息服务业中的优势。我们需要将制造与创造结合得更紧密。
在创造空间越来越小的世界里,创造的方法本身就需要创造,学习、借鉴、整合本身就是创造的一部分,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创造方式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实现我们的战略远景是我们所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东软最早是一家专业软件公司,在环境并不理想的外部条件下,我们首先是在经营模式上寻找突破点,将业务定位在解决方案,同时以向日本出口软件的收入来支持面对中国未来技术的开发,这使东软在几年后拥有了在电信、电力、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软件方面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创造了软件在数字产品之内的成功模式,并基于这种模式找到许多在技术和品牌创新的机会。
创造需要组合,打破在创造方面的分割状态,使创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结果是中国突破创造空间的一种选择。
(作者系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