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知识管理 - 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能源消耗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于是给现实社会带来两大问题,一个是能源危机,一个是环境污染。在过去的2004年,人们不会忘记,油、电、煤纷纷涨价,能源全面紧张,各地“截煤”保电,出现了历史上最严峻的缺电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是大多数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正是一条有效缓解能源短缺的新路。伴随着这场变革,新能源产业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坐落于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火炬计划(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的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众多新能源企业中,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在我国太阳能光伏研究、开发、制造领域放射出夺人的光彩。   七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   7年的时光,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00万元的小企业,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变成注册资本7500万元,年生产能力50MW,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从铸锭、电池、组件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完整产业链的结构。总经理苗连生在谈到公司7年的发展之路时说:“坚持高起点引进与自主研发,是企业长效发展的关键;而我们凭借特有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员工团队。”   天威英利公司1999年承接了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工程项目,拥有多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三条生产线,在国内具有唯一完整产业链结构。经过几年的建设,2003年12月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三条生产线正式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生产技术和规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开拓上,2003年承建了国家光明工程四川阿坝州16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以及中国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针对西北偏远无电地区,成功开发小功率的太阳能户用系统;发挥研发优势,参与国家发改委选址在甘肃敦煌的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站的论证、设计、技术等工作。同时积极拓展太阳能发电应用范围,产品涉及通讯、交通、边防、城市建设等各种领域。   在国际市场,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与欧美同类知名品牌同台竞技,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从2004年初实现第一批大功率组件产品出口欧洲以来,公司与国外10余家太阳能供应商、原材料商及设备制造商建立了长久、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   2004年11月,在全国第八届光伏会议上,天威英利新能源展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太阳能全玻组件(BIPV),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由此形成用户独立发电系统或并网发电系统,达到开发和应用新能源与建筑设计等多种功能的完美结合,建设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太阳能建筑。此外,公司还参与2008年绿色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项目的设计。   不断追求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天威英利公司一批年轻工程师清晰记得当时参与生产线引进工作的全过程。那时,厂房还没有完全建设好,在几位资深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年轻人在炎热的车间内,不分昼夜的钻研技术,消化吸收引进的设备,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将一条组件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2003年,在这条生产线上成功生产出中国最大型号的电池组件(160W),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外先进国家的屋顶发电和并网发电系统中。2004年又成功试制出超大功率电池组件(340W),这种超大组件目前只有美国的BP公司能够生产。   就是靠着这种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他们敢于向国内、国际领先技术发起冲锋。在牢固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他们紧跟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坚持走高起点引进与自主研发的路线,根据用户需求研究开发不同型号、不同类别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自主开发出组件边框无螺钉角键连接技术,保证了组件寿命长达25年,还相继开发了玻璃幕墙组件、彩色边框组件、无边框组件等多种新产品,均代表着当今行业尖端技术。   多晶硅片生产线的投产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创建了国内第一条商业化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线。从硅片线新设备到厂的第一天起,天威英利的员工就“贪婪”的巡视着每一台设备,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中来。第一台铸锭炉是完全由国外工程师自己组装的,第二台是由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国外工程师共同组装的,第三台就完全由我们的技术人员自己组装了。“自从我出来搞安装调试工作以来,你们的技术员是学的最快,只看了一遍就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了,不可思议的是第三台竟然是完全由你们自己操作的,而且没有任何错误”这是国外工程师临走时评价天威英利的技术人员。   天威英利为何在诸多竞争对手面前脱颖而出,总经理苗连生坦言道:“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以及一流的人才队伍。”不错,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相结合,天威英利新能源才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天威英利的硅片生产线运行伊始,并不被一些行业的专家、学者包括国际同行业的众多厂家看好,毕竟在我国这是首次。面对陌生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平均年龄只有23.5岁的一支如此年轻的队伍,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实力。“都是人,凭什么我们就不行,凭什么我们中国人就比别人低一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一直激励着天威英利的技术人员。首先建立起一支年轻、富有朝气但基础知识并不匮乏的队伍,确保了生产的有序进行;然后结合生产实践和从国外工程师那儿学到的东西,着手进行设备、工艺的改进提高。在国外厂商技术封锁条件下,天威英利的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革新和大量的原材料的更新换代,从改进铸锭工艺、提高切割速度、降低切片厚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富有成效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硅片转换效率,产品质量受到国际客商的一致好评。   在一群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应用到生产中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设备供应商工程师年度回访时,在察看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后,无不惊讶于天威英利的成绩,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在他们看来,一些欧美厂家都很难达到的水平,在短短的一年内取得了突破,觉得很不可思议。   营造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被公司定为企业的精神,“英利阳光发电,环保清洁能源”是公司的口号,“做实做强”是公司的目标。把校训作为企业的精神,是要把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带进公司,培养学习型的员工,创建学习型的企业;口号反映了企业为人类生存空间高度负责的社会使命感;目标是公司从管理层到员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务实风格的体现。   公司一贯提倡的“友情服务”、“善待员工”等举措,正是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对公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员工每天上班来,首先看到的是公司领导和值班经理站在门口,问候“早上好”,一种家的气氛扑面而来。每天上班后,公司首先组织员工跑步,锻炼身体,然后是“每日英语”学习时间,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短句,就连扫卫生的大姐也能熟练说出。每天下班后,员工不是立即回家,而是主动到自己喜欢的英语角去学习一会儿。在公司常驻的外国专家,业余时间会被大家团团围住,你一言,他一语,气氛非常活跃,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到了哪个大学校园。   公司还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健身器材,开辟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组织了各种男女球队,裁判、队长、教练、领队一应俱全,公司领导全部参加,各种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业余时间,踢毽儿的、打球的、看球的,叫好声一片,热闹非凡,常引得过路行人驻足观看。   每逢“五一”、“八一”等节日,公司会组织各种晚会、联欢会等文艺活动,小品、相声、歌舞,反映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使人倍感亲切。公司还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外出度假旅游,增长大家的见识,开阔思路,从“西柏坡”旅游回来后,每人都上交了一篇观感,使大家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去年秋天,气象部门预报可能是个“暖冬”,流感可能大面积暴发。为此,公司出钱为每位员工注射了流感疫苗;员工结婚,都会收到公司派专人赠送的花篮;就餐是车间一线工人优先;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全由行政管理人员完成。   在这里,你看不到“官”,有的只是人人平等,有的只是家庭般的温馨。公司很多员工都深有感触地说:“我不光为这个行业自豪,更为工作在这样一个企业而自豪!”   推崇创新意识坚持管理出效益   军人出身的苗连生,在企业的管理中,充分发挥部队在管理中好的做法,注重思想工作,而且借鉴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观念,巧妙融入自己的企业,创造性地将走动式管理、三角形最稳定管理理论运用到公司的管理中。   所有员工刚进入公司,首先接受的是一个月的严格培训。培训内容中,军训是一门必训课,通过请部队官兵或从部队转业、退伍人员担任教员,进行严格的军训,使所有人员从一入厂,首先接受部队那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勇于负责的作风培训,而且将这种作风延续到实际工作中。在其他企业中见怪不怪的互相推诿、办事拖拉的官僚作风,在这里你看不到。“执行难”这个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被巧借军训化解。   在员工队伍构成上,依据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公司不但招聘了大量应届毕业生,而且聘请了许多在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到公司任职,许多在国企或其他相关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精湛技术的退休人员,都被请到公司。在管理上,实行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理,实践证明,这种三角理论锐利无比。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艰苦奋斗、厉行节约被贯彻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提倡无纸化办公,必须用纸时要两面使用;饭菜不准浪费;公司各部门只配电脑,不配打印机,所有必需打印的文件资料,全由一个“商务中心”打印,而且要进行登记备案……点点滴滴无不体现“节俭”二字。   在对质量的管理上,公司近乎苛刻,虽然通过了各种国际、国内的质量体系认证,但公司在抓质量上仍丝毫不放松。质量问题无小事,公司每周召开的生产调度会,质量都是一个重要议题;员工培训考核中,“顾客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一直是一个必考题。质量问题被公司提到“关乎企业生存,关乎民族工业形象”的高度,真正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加快国产化进程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标志着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事业在中国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业内专家预测,我国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有望超过40%%。到2020年,系统年产值将接近3000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天威英利公司从2004年底启动了二期扩建项目,在现有基础上追加投资4亿元,到2005年8月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硅片70兆瓦,年产电池50兆瓦,年产组件100兆瓦,产值30亿元的规模。而到2007年,产值将再翻一番,进入国际同行业前十名。   近年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比较薄弱,技术研发和其他综合实力也不是很强,大部分设备和材料都依赖进口,面对这种现象,天威英利在国产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长期以来,从我国光伏产业链上高纯度硅原料的提纯开始,几乎所有环节的生产技术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就拿光伏产业链上硅原料来说,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能生产这种高纯度硅料。有关专家也曾经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光伏企业通过外购电池片封装加工组件。   在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料的提炼在我国尚属空白,许多企业都受制于前端多晶硅片和电池片的产量,无法满足组件生产需求,大部分电池片外购,这样不但增加成本,更失去了掌握市场的主动性。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光伏产业技术支撑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材料、设备、工艺、检测手段等方面都缺乏研究的投入,缺乏人才。还有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国产化程度较低,重要生产设备还依靠进口。种种原因致使国内产品成本高于国际同类产品,严重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因此,作为我国光伏行业一面“旗帜”的天威英利公司,在加快二期扩建的步伐、保持在光伏行业内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寻找与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和产业化研发创新。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追求高起点、高品质的理念,聘用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与公司优秀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定期的邀请光伏专家来公司研究新课题以及对员工培训,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天威英利在实现光伏产业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进程上积极探索。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在技术上对国外产生依赖性,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改变重大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不但制约着经济发展,还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天威英利正在筹备建立国家光伏产业工程中心,吸收人才,对重大装备进行研究与开发,为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的进步和主要设备、材料的国产化创造条件。   去年以来,天威英利已分别与全球最大的硅料生产厂家合作计划在中国建立硅材料厂,与国内钢化玻和接线盒等原材料生产厂家共同研究开发太阳电池组件用新型材料,加快各类原材料国产化,并与各大专院校建立光伏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等。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越来越重视,相关扶持政策将相继出台,中国光伏市场会快速发展。同时,全世界的制造商也都会迅速进入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在“狼”来之前,国内的企业只有同心协力,从技术和生产规模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不断做强做大,才能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和扶持光伏产业链的国产化,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而努力。
知识管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知识管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