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今年就业趋势呈结构性变化
又到一年求职高峰期。大中专毕业生和外来流动就业人员的身影,开始活跃在城市各大劳动力市场,他们都期盼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盘点省会去年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并对今年的就业趋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求职者有所帮助。
去年劳动力供求数量均有上升,市场交流呈现新特征。
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供求结构明显变化
2005年,省会劳动力市场提供岗位181425个,求职人数为194140人,总量相比供大于求12715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占26.8%,大中专毕业生占32.5%,下岗失业人员占10.9%,外来流动人员占29.8%。与2004年相比,新成长劳动力下降6.8个百分点,大中专毕业生上升了12%,下岗失业人员下降了1.4个百分点,外来流动人口上升了5.9%。
这说明,由于初、高中生毕业后升学率的增多,使新成长的劳动力求职人数逐年下降。大中专毕业生上升幅度较大,推动了市场就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以及相应优惠政策的显现,求职数量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仍为去年劳动力的需求主体,占总需求的85.4%,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商贸、餐饮、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达到52.1%、19.5%和13.8%。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到65.5%和19.7%,两者合计达到85.2%。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用人已逐渐淡出市场,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已成为市场用人的主体。
供求不平衡状况好转,市场就业新格局逐步形成
2005年省会提供岗位181425个,达成意向126325人,岗位平衡率达到70%,比2004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岗位平衡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越来越成熟,信息的准确率提高;二是市场导向作用明显,求职观念和求职目的增强;三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逐步面向市场培训人才,针对性强,适应市场需求;四是信息覆盖面扩大,求职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五是用人行为不断规范,稳定就业率有所提高。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较快,拉动了就业总量的提高
大型超市、宾馆、饭店、旅游、娱乐等行业,用人数量多,用人条件相对较宽。用人单位对年龄的限制有所放宽,且集中在16—34岁年龄段。
56.9%的岗位要求求职人员具有高中、初中学历。对性别需求只差1.5%,女性就业人数多于男性4.6个百分点。与2004年相比,男性求职者所占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的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
需求营销人员占主体,实用技术型人才受青睐
2005年省会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营销人员占总需求的44.9%,机械加工人员占7.7%,企业管理人员占6.4%,排名前三位的岗位需求占总量的59%。超市、饭店服务人员、文秘类人员需求量也较大,占总需求量的10%。
从技术等级上看,78.9%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技能,普遍集中在初、中等级,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有专业技术和职称的求职人员成为市场求职主体,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
工资价位需求偏低,求职者酬薪上浮较大
从工资价位看,用工需求与前年相比基本持平,求职者对工资需求呈上升趋势。从已统计的50个岗位工种的价位分析看,2005年,用工需求月平均工资888元,求职需求月平均工资为919元,同比上升10.6%,但低于全市平均工资。从用工与求职工资对比来看,需求工资低于求职工资。从岗位工种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广告策划人员、数控机床操作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月均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
预计今年劳动力市场将发生一些新变化。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保持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劳动力需求主体将着重转向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困难群体增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技能型劳动力趋于紧缺;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城市就业的空间缩小,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成为趋势;劳动力流动就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加,速度加快;民营经济将成为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去年劳动力供求数量均有上升,市场交流呈现新特征。
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供求结构明显变化
2005年,省会劳动力市场提供岗位181425个,求职人数为194140人,总量相比供大于求12715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占26.8%,大中专毕业生占32.5%,下岗失业人员占10.9%,外来流动人员占29.8%。与2004年相比,新成长劳动力下降6.8个百分点,大中专毕业生上升了12%,下岗失业人员下降了1.4个百分点,外来流动人口上升了5.9%。
这说明,由于初、高中生毕业后升学率的增多,使新成长的劳动力求职人数逐年下降。大中专毕业生上升幅度较大,推动了市场就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以及相应优惠政策的显现,求职数量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仍为去年劳动力的需求主体,占总需求的85.4%,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商贸、餐饮、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达到52.1%、19.5%和13.8%。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到65.5%和19.7%,两者合计达到85.2%。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用人已逐渐淡出市场,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已成为市场用人的主体。
供求不平衡状况好转,市场就业新格局逐步形成
2005年省会提供岗位181425个,达成意向126325人,岗位平衡率达到70%,比2004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岗位平衡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越来越成熟,信息的准确率提高;二是市场导向作用明显,求职观念和求职目的增强;三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逐步面向市场培训人才,针对性强,适应市场需求;四是信息覆盖面扩大,求职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五是用人行为不断规范,稳定就业率有所提高。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较快,拉动了就业总量的提高
大型超市、宾馆、饭店、旅游、娱乐等行业,用人数量多,用人条件相对较宽。用人单位对年龄的限制有所放宽,且集中在16—34岁年龄段。
56.9%的岗位要求求职人员具有高中、初中学历。对性别需求只差1.5%,女性就业人数多于男性4.6个百分点。与2004年相比,男性求职者所占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的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
需求营销人员占主体,实用技术型人才受青睐
2005年省会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营销人员占总需求的44.9%,机械加工人员占7.7%,企业管理人员占6.4%,排名前三位的岗位需求占总量的59%。超市、饭店服务人员、文秘类人员需求量也较大,占总需求量的10%。
从技术等级上看,78.9%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技能,普遍集中在初、中等级,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有专业技术和职称的求职人员成为市场求职主体,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
工资价位需求偏低,求职者酬薪上浮较大
从工资价位看,用工需求与前年相比基本持平,求职者对工资需求呈上升趋势。从已统计的50个岗位工种的价位分析看,2005年,用工需求月平均工资888元,求职需求月平均工资为919元,同比上升10.6%,但低于全市平均工资。从用工与求职工资对比来看,需求工资低于求职工资。从岗位工种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广告策划人员、数控机床操作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月均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
预计今年劳动力市场将发生一些新变化。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保持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劳动力需求主体将着重转向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困难群体增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技能型劳动力趋于紧缺;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城市就业的空间缩小,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成为趋势;劳动力流动就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加,速度加快;民营经济将成为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