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权益不容忽视
有上千万人口的深圳,绝大多数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务工。较之合法利益有了很大保障、自身素质高的户籍人口而言,许多劳务工文化素质比较低,对法律法规又知之甚少,加上他们身处社会底层,维权意识淡薄。面对一些无良老板为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而罔顾劳动法规,不给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不按最低工资标准付酬等不法行为,一些劳务工更是无可奈何。就算是有的劳务工懂得依法维权,但是申请劳动仲裁得两月之久,如诉诸法律更是手续繁多,耗时费力,又有多少人有时间和精力与不良老板较真呢?
当然,我市的有关部门一直比较关注广大劳务工的合法权益,为劳务工度身编写了《劳务工学法用法》读本,免费送给广大劳务工。今年3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举行《深圳市劳动合同条例(草案)》专家论证会,该草案大幅加大了对不签劳动合同和收取押金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举措,无疑是广大劳务工维权的尚方宝剑。
但是,由于劳务工中普遍存在的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诉诸法律又手续繁多、耗时费力等具体困难,严重侵害劳务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因此,面对劳务工通过法律、行政渠道维权成本太高的现实,有关部门须特事特办,使劳务工不再在合法权益受损时,视法律为畏途。另外,还须在立法上不断与时俱进,事关劳务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尽可能地细分化。惟如此,老板才会自觉遵纪守法,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务工,才真正有了法律的保障,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