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2004年中国十大HR业界新闻评选揭晓

2004年中国十大HR业界新闻评选揭晓

每一年,中国人力资源业界都发生了多少重大事件,又有多少事件让我们难以忘怀铭刻在心?
    
     从2004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资源开发网将进行一年一度的“年度中国十大人力资源业界新闻”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从2004年12月拉开序幕,至2005年1月8日结束,共有3000多名专家和网友参与了此次评选。评选结果完全由广大专家和网友投票产生。
    
     当2004已经渐行渐远,当2005新年钟声已经敲响之际,让我们一起共同回顾2004年度中国人力资源业界发生的一个个难忘瞬间!
    
     1、涉及2900万人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开始
    
     事业单位无论是称谓还是机构性质在西方国家都是没有的。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科、教、文、卫,还有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劳动就业以及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在中国,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数量超过130万,从业者2900多万,拥有近3000亿国有资产,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然而相对于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它对社会的贡献很不成比例。据统计,事业单位对中国gdp的贡献大概在5%—10%之间。也就是说60%的人才,1/3的国有资产,国家预算开支的1/3,贡献才是5%—10%,效率如此之低,不改怎么行?
    
     如果说几年前提事业单位改革是把它作为财政包袱甩出去的话,那么今天的着眼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一场涉及2900万人改革的结果将会怎样?我们将拭目以待!
    
     2、《最低工资规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各地普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从2004年3月1日开始施行。相比之前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规定》更强调可操作性,而且张扬了人文关怀精神。随着我国劳动力的市场化,竞争力较弱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不仅难以找到工作,而且在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合理报酬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建构规范有力的劳动市场规则,确保劳动者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报酬权,不仅是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张扬人文关怀、实现社会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最低工资规定》恰恰承载了这一意义上的双重使命。
    
     3、珠三角出现大面积“民工荒”
    
     深圳缺工30万、东莞缺工20万、泉州缺工逾20万……从2004年初开始,就从东南沿海地区陆续传来民工难招的消息,直到2004年5月,“民工荒”终于在珠三角地区全面爆发。有媒体报道,整个珠三角地区缺工达200多万!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民工荒”,这是中国国情现象的一个重大变化。其背后,一定是社会和市场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变数和问题。20多年来,这几乎是第一次让老板们为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而展开了争夺战,它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敏锐地感受市场变得如此紧迫,它让忍辱负重的农民工们的权益得以凸显,它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真正含义。
    
     4、中央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近年来中国拖欠民工工资和民工投诉的事例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演出“跳楼”、“自杀”以讨回血汗钱的活剧。这些拿生命作赌注的事例,只是中国拖欠民工工资冰山的一角。它不仅关乎社会公平的要义,而且关乎社会安定的大局。
    
     2004年,上到国务院、最高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到各地党政相关部门,纷纷加大治理力度。目前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兑付比例达到86%,为农民工兑付拖欠工资146亿元,其中天津、山东、广州、深圳等地区已经完成所有历史清欠,上海、浙江、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区的清欠率也都普遍超过了90%。
    
     5、国资委为22家国有大型企业的23个高管职位进行全球招聘
    
     2004年6月下旬,国资委宣布,国资委监管企业向海外公开招聘高管人员,涉及国内22家国有大型企业的23个高级经营管理者职位,其中包括11个副总裁职位和12个总会计师职位。此次招聘将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统一考试、考察了解、决定聘用等程序规范运作,从6月下旬正式启动,计划10月底前完成。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央企“全球招聘”的目的就在于“使我们的国有企业不仅要留住人,更要吸引人;不仅要吸引中国的优秀人才,还要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
      
     11月12日,23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开始走马上任。纵观这23位“国企新官”发现,900多名全球应聘者中的最后胜出者,清一色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自家人”,“全球选秀”原来是一场自家人表演赛。国资委相关人员对此表示,此次外籍人才没有入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未能顺利通过综合评定或内地薪酬跟海外相比差距较大等。
    
     透视应聘外籍高管无一入选这一事实,我们或许犯了两点常识性错误。一是把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简单地理解成了薪酬体系,觉得如果给对方的“银子”多点儿,或许会吸引住他们;第二是在没有把自己“屋里”“打扫干净”的时候着急招呼着“客人”进来,这样客人不但会离而远之,可能会在心里留下一定的阴影。所以,我们首先应从净化市场环境上着手,在政府监管部门的努力与企业的配合下,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按规则办事的氛围。在此基础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战略管理上应痛下工夫,惟有如此,才能吸引外籍高管进入我国企业。
    
     6、沃尔玛、柯达等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工会
    
     2004年10月中旬,诸多媒体连连爆出沃尔玛、柯达、戴尔、三星、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公司在华企业无视我国法律,公开抵制组建工会。沃尔玛抵制组建工会的理由是:沃尔玛在全球都没有组建工会的惯例,在中国也不例外。柯达的理由是:建立工会组织是工会内部的事,与企业无关。跨国公司此举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批判。中华全国总工会马上就外资企业拒绝组建工会一事表态说,任何企业抵制工人组建工会就是违反了中国的法律,应该依法予以纠正。
    
     工会组织在外企和私企遭遇的尴尬,有立法不健全的问题,更多还是一些地方对工会的作用、对捍卫职工合法权益认识不足。但也有人指出,这些外企都是跨国公司,它们为什么敢于抵制组建工会呢?除了自恃实力雄厚,在经济上举足轻重之外,恐怕也同某些地方政府提供的“宽松环境”不无关系。在一些官员看来,这些外企带来了可观的gdp和丰厚的税源,不可轻易“招惹”。至于建不建工会,谁来维护工人权益,却没多大关系。
    
     7、联想战略转型大裁员
    
     2004年3月10日,当关于“联想高层面临大换岗 六大业务群组压缩一半”的传言还未平息,联想便宣布战略性裁员,幅度为员工整体比例的5%,将近600人左右,整个裁员过程一天完成。裁员,这个长期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惟恐避之不及的话题,同时又是企业和员工都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变革与创新加速、企业并购重组浪潮迭起的今天,被无情地摆在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面前。从这次联想裁员所引起的巨大内外反响中,我们可以挖掘到隐含在裁员背后的很多问题。其中,既有裁员操作过程中的程序与方法问题,更有隐藏在裁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企业文化问题。
    
     8、方正高层集体跳槽
    
     2004年4月中旬,原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众加盟海信数码,除了周险峰以外,方正科技产品中心总经理吴京伟,销售平台副总经理吴松林,产品总监以及pc部门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投奔海信。
    
     此后,媒体又爆出一连串集体跳槽事件: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率20多个销售经理离职……
    
     尽管以前集体跳槽的事件也偶有发生,但都没今天这么集中。由此,关于集体跳槽符不符合职业经理人精神、企业如何防止员工集体跳槽等问题成了大家经久不息的话题。
    
     9、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企业家病逝引发社会对企业家的健康关注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在健身房猝死。据相关人士介绍,当时杨迈刚刚从上海出差回来,接连忙碌了几个星期的杨迈给自己安排了去健身房健身的时间,然而连日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心脏已不能承受如此剧烈的运动,于是悲剧发生了。
    
     2004年11月7日,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晚期肠癌病逝。
    
     两位企业家的相继辞世,引起了广大企业高管人士对健康问题的极大关注。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了让自己的企业能基业长青,他们不得不舍命付出。同时,这类突发事件也提醒企业应该提前关注接班人的问题。
    
     10、tcl集团在接连并购汤姆逊、阿尔卡特完成全球战略布局后进行全球人才招募
    
     2004年 4月19日,tcl集团在惠州发布了一个大规模的全球人才招募计划--“迈向国际化,创新的tcl邀您同行”,该计划瞄准具有海内外知名企业工作背景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初期计划招募1300人。
    
     2004年6月2日,tcl在广州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包括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在内的tcl十位高层集体亮相,李东生发布了该集团的国际化人才战略,并计划年内在全球招聘2200名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
    
     2004年是中国企业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的一年,除了tcl,还有华为、联想等一大批中国企业。我们希望这些企业能从国际惯例的原则出发,总结和吸取世界一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从而确保在参与全球经济价值链分工、合作和竞争中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的策略,使企业不断得以发展壮大,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创建世界级的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