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工作,要换得有道理
跳槽高手 1─达彼思广告总经理朱企成
利用企业端产品开发的经验,在广告界闯荡;然后又利用广告的经验,到公关业打天下。朱企成围绕着行销领域换工作,走出一条“螺旋状”的生涯路径,也培养出行销的全才。
你可记得nokia 6100的广告,身穿黄色紧身衣的李小龙被困在手机里,暗示这只手机的功能犹如武林高手般强大精深。这支广告,为台湾达彼思广告拿下多项广告大奖,也是达彼思广告总经理朱企成的职涯成绩单之一。
从统一企业的产品经理,到公关公司的总监、广告公司总经理,朱企成的职涯转折,一如武林高手的习武过程,随着种种历练更上层楼。
从产品经理转战广告公司
朱企成在国外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南的统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代表作包括赫赫有名的“左岸咖啡馆”。不过,在统一企业待了4年,朱企成发现企业端的产品开发只是行销工作的一环,而非行销的全部,加上很想回台北工作,于是投靠达彼思广告。
进入广告公司,朱企成从最低阶开始做起,角色虽然转换,他却善于利用自己曾经待过企业端的优势,去厚植自己在广告公司的能力。
“最漂亮、最理想的转职,是利用你前面工作一半的优势和资产,去培养你现在工作另一半要学习成长的地方。”这就是朱企成的“一半理论”。
善用前一份工作的优势
好比他在达彼思和客户谈起研发、制造、通路这些事务时,就比单纯只做过广告的人来得熟悉。相反的,他对广告操作则陌生许多,但他愿意放下身段全力吸收学习。
即使后来到了公关公司担任总监,朱企成的“一半理论”依旧适用。他将广告公司的观念带到公关领域,协助客户做品牌管理、整体包装;但在活动控场上,还是免不了会紧张。
他记得到公关公司的第二个月,就得戴着对讲机控场,整场活动他一直发抖,但却从实战经验中体会到活动控场的诀窍。
转职都围绕在行销领域
朱企成说,虽然是事后诸葛,但他回头去看,自己的确是透过每一次的职涯转换,深化了不同领域的专业累积。这包括对上游客户端的生产、研发、通路的认识,以至中下游的广告、公关、活动、直效行销等等,“自己的武器愈多,对能力的培养愈有帮助。”
不过他强调,即使转换工作,他仍然将自己定义在行销领域,并非纯然为了追逐高薪与头衔而跳槽。“换,要换得有道理。”朱企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identify一个领域,围绕着这个专业平台去换工作,才有正面意义。
假使有人在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子,下一份工作却是到证券公司做股票交割,既用不上“前面那一半”的优势与资产,“后面那一半”的专业也很难学好,“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跳槽”──跳了一个槽。”朱企成说。
离职要基于正面理由
广告界流动率高,需要长期耕耘才能窜出头,很多人受不了辛苦就借口离职。朱企成常告诉公司的小朋友,离职之前一定要静下来,给自己时间想、为自己想,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千万不要为了会议上客户一句伤人的话、或某个看不顺眼的家伙而走。
就算真的想离职,也不要找借口。他最常听到的离职借口就是要“出国念书”,结果往往只是逃避现实的一个理由,多半人最后还是放弃出国,跑到其他公司打混,“就算要逃,也要想清楚再逃。”
他开玩笑地说,那种“含恨而走”的人,通常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因为他的离职是“为了走而走”,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沉淀、搜寻,以致于在未来的工作发展上愈跳槽愈差。“不是我对现况很不满才异动,而是我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很满意才异动,”这是朱企成的转职哲学。他相信,思考过的转职,至少比盲目跳槽要来得有把握。
螺旋状的生涯路径
朱企成在南加大攻读硕士时,曾经修过一堂叫做“组织行为学”的课,是利用许多测验工具,来分析个人行为,其中有些是以自己为分析标的。学期终了,老师个别针对班上同学的生涯路径做出预测,朱企成还记得,有些同学的生涯路径是跳跃式的点状分布,有些人是大幅转折,至于朱企成则是螺旋状的盘旋而上。
当时,他看着这些像“算命”般的心理测验哑然失笑,没想到十多年后,他的生涯路径果真呼应了当年预测,令他不能不觉得神奇。
这种螺旋状的职涯路径,印证了他锁定特定专业领域换工作的想法,而朱企成一路走来的成绩,也的确显示了无论工作如何转换,始终在一个专业领域中钻研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利用企业端产品开发的经验,在广告界闯荡;然后又利用广告的经验,到公关业打天下。朱企成围绕着行销领域换工作,走出一条“螺旋状”的生涯路径,也培养出行销的全才。
你可记得nokia 6100的广告,身穿黄色紧身衣的李小龙被困在手机里,暗示这只手机的功能犹如武林高手般强大精深。这支广告,为台湾达彼思广告拿下多项广告大奖,也是达彼思广告总经理朱企成的职涯成绩单之一。
从统一企业的产品经理,到公关公司的总监、广告公司总经理,朱企成的职涯转折,一如武林高手的习武过程,随着种种历练更上层楼。
从产品经理转战广告公司
朱企成在国外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南的统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代表作包括赫赫有名的“左岸咖啡馆”。不过,在统一企业待了4年,朱企成发现企业端的产品开发只是行销工作的一环,而非行销的全部,加上很想回台北工作,于是投靠达彼思广告。
进入广告公司,朱企成从最低阶开始做起,角色虽然转换,他却善于利用自己曾经待过企业端的优势,去厚植自己在广告公司的能力。
“最漂亮、最理想的转职,是利用你前面工作一半的优势和资产,去培养你现在工作另一半要学习成长的地方。”这就是朱企成的“一半理论”。
善用前一份工作的优势
好比他在达彼思和客户谈起研发、制造、通路这些事务时,就比单纯只做过广告的人来得熟悉。相反的,他对广告操作则陌生许多,但他愿意放下身段全力吸收学习。
即使后来到了公关公司担任总监,朱企成的“一半理论”依旧适用。他将广告公司的观念带到公关领域,协助客户做品牌管理、整体包装;但在活动控场上,还是免不了会紧张。
他记得到公关公司的第二个月,就得戴着对讲机控场,整场活动他一直发抖,但却从实战经验中体会到活动控场的诀窍。
转职都围绕在行销领域
朱企成说,虽然是事后诸葛,但他回头去看,自己的确是透过每一次的职涯转换,深化了不同领域的专业累积。这包括对上游客户端的生产、研发、通路的认识,以至中下游的广告、公关、活动、直效行销等等,“自己的武器愈多,对能力的培养愈有帮助。”
不过他强调,即使转换工作,他仍然将自己定义在行销领域,并非纯然为了追逐高薪与头衔而跳槽。“换,要换得有道理。”朱企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identify一个领域,围绕着这个专业平台去换工作,才有正面意义。
假使有人在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子,下一份工作却是到证券公司做股票交割,既用不上“前面那一半”的优势与资产,“后面那一半”的专业也很难学好,“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跳槽”──跳了一个槽。”朱企成说。
离职要基于正面理由
广告界流动率高,需要长期耕耘才能窜出头,很多人受不了辛苦就借口离职。朱企成常告诉公司的小朋友,离职之前一定要静下来,给自己时间想、为自己想,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千万不要为了会议上客户一句伤人的话、或某个看不顺眼的家伙而走。
就算真的想离职,也不要找借口。他最常听到的离职借口就是要“出国念书”,结果往往只是逃避现实的一个理由,多半人最后还是放弃出国,跑到其他公司打混,“就算要逃,也要想清楚再逃。”
他开玩笑地说,那种“含恨而走”的人,通常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因为他的离职是“为了走而走”,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沉淀、搜寻,以致于在未来的工作发展上愈跳槽愈差。“不是我对现况很不满才异动,而是我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很满意才异动,”这是朱企成的转职哲学。他相信,思考过的转职,至少比盲目跳槽要来得有把握。
螺旋状的生涯路径
朱企成在南加大攻读硕士时,曾经修过一堂叫做“组织行为学”的课,是利用许多测验工具,来分析个人行为,其中有些是以自己为分析标的。学期终了,老师个别针对班上同学的生涯路径做出预测,朱企成还记得,有些同学的生涯路径是跳跃式的点状分布,有些人是大幅转折,至于朱企成则是螺旋状的盘旋而上。
当时,他看着这些像“算命”般的心理测验哑然失笑,没想到十多年后,他的生涯路径果真呼应了当年预测,令他不能不觉得神奇。
这种螺旋状的职涯路径,印证了他锁定特定专业领域换工作的想法,而朱企成一路走来的成绩,也的确显示了无论工作如何转换,始终在一个专业领域中钻研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