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院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涯规划 - 浅谈职业锚——上交大教授谈大学生自我定位与职业..

浅谈职业锚——上交大教授谈大学生自我定位与职业..

在这里讲有多种方法可以了解自己,我这里跟大家介绍的是职业锚。这个职业锚有的时候也称之为叫职业定位,或者说叫最佳职业定位。职业锚的来源是美国一个,麻省理工学院,他在63年的时候想了解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关注,所以他组织了44名毕业生,他们组织了一个小组,愿意接受来进行个人职业发展和组织管理的职业调查,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因为后面有追踪了,在73年的时候他们把这个反馈给麻省理工学院,这个对许多个人和团队的调查当中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此就提出了他的一个当时叫五种职业定位,我们说锚,就是称之为职业锚,当时是五种技能,安全,能力,自主,独立和创业,在之后的研究当中又补充了三种锚,一个是服务型,一个是挑战型,还有一个收获型。因此就拓展为八种职业锚。
    
     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模型的时候事实上在98年,98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在英国的一个学校,他是一个私立的管理学院,没有本科生,只招mba和dba,dba就是工商管理博士,这两类学生。我到大家那里旁听了一门课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他们的学生是非常高级的,所以他们半年当中有一个月,半年当中有一个月学生是住在校园里,在这一个月当中他们上一个课程,两年的时间一共有四个课程就结束了。在我去的那一个月当中有一个课程就是讲人力资源管理,我想听他们到底在讲什么,事实上他们的教授有一天的时间再跟他们讲你职业锚的问题。对于今后职业发展的问题。所以通过职业锚来帮助他们了解说我的职业生涯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的定位。然后跟你的小组伙伴一起讨论,让大家给出一些建议,如果我想朝这个锚努力的话,我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这个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记得我把他们整本的指导原则做了人生规划。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我做研究生的时候师从我们心理学的余教授,就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后来跟他的两个博士生编了一个职业心理测评的一本书。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是可能不是非常完善的测量,但是可以帮助你自己了解定位在那里。
    
     而且这个职业锚不但是从个人的层面做而且和组织结合起来,这是他的一个发展模型。职业锚的图形。在这个里面他同时还指出,一个人他的职业发展如果在组织当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什么呢?你可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做,你有做市场的,有做销售的,做人力资源的,这些不同的工作里面你都可以做。另外一个是沿着你的本专业去做。如果我跟大家讲到的女同学跟我讲,她说她还是很喜欢做hr的,但是她现在做了销售,她说我想沿着发展的途径是我可以先做这个市场。我做过一段时间以后希望可以再回到什么呢?hr的方式里面。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培训。然后最后我可以更好的工作。所以在这个里面大家想的你是希望增加你的不同的技能,还是说我在我一个技能当中更好的发展。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的轨迹。
    
     那么另外还有一个,大家可以看到是有一个离中轴的距离,中轴的距离代表了什么呢?在你组织当中离组织核心远近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虽然他的职级很低,可是他非常重要,他在组织当中,他跟中轴的距离是很近的。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大家笑,我不知道那个女同学为什么要笑,你觉得是可能,但是你肯定是想到不好的事。
    
     回答:没有,我想到的是秘书。
    
     唐宁玉: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可能有学电脑、有学计算机的,这个公司一个小公司,以做业务销售为主的,他们准备招做电脑的,还是准备做一些,能够在it平台上来实现公司的销售。其他人都不太懂电脑。你进去了,你是做一个最基层的就是电脑的,比如说it部门,可能没有经理就是你一个人来做,你重要不重要?重要。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一些专长而且是别人没有办法模仿的。这样的话你就会离核心比较近。还有一些我们说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你涉及到公司很多资源性的信息,别人不可以接触到的。虽然你的工作级别很低,但是你很会工作。所以你也可以选择,我做一些职业选择的时候我喜欢不喜欢有这样一种发展的。对不对?其实很多人都会面临的一个挑战,当你后面职业逐渐发展的时候,就是说是横轴还是纵轴发展呢。还有一些人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我不是说可以和中轴保持什么的距离,我可以做到我的专业领域大牌教授,不管你系主任对我怎么样,教授对我怎么样,全国人都知道我,所以没有关系,所以他是很外围,可是他是做到什么呢?他是做到最顶尖的教授,很多教授都是这样的。所以有很多人讲教授很清高,因为教授觉得说我的知识都是这样的。
    
     但是对于大家来讲你们所要考虑就是我到底在一个领域当中,还是在多个领域当中发展,有的时候我经常跟市场经理,我跟他们有很多接触的机会,我跟他们讲,就是对于刚刚进公司的这些年轻人,要给大家再次选择,多次选择的机会。很多人刚进公司的时候并不是非常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就像刚才说的不一定知道自己人生当中的大石头。后来公司也慢慢开始采用一种方法,用管理培训生的方式,他觉得你有潜力,让你在每一个部门转,转过来以后让你来确定你的工作。因为大多数人一般来说在一段时间当中你还是会保留在一个领域当中的。那么这个也是给你自己一个再思考的时间。
    
     我的学生当中有比较幸运的,当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通用电气公司,他们招人,他在本科生当中招。我不知道有来过华师大,我已经有连续几年有学生进去。那么进去之后他们是两年这个计划,但是大家知道进去的人往往都是觉得非常骄傲,因为很不容易进去,它是非常严格的考试,然后淘汰率非常高,最后进入给你两年时间你在很多部门找,包括是hr部门,它的领域不一样,你也会转的多。最后两年以后会给你一个评估来做确定你到底留在那里。有一个学生在2001年进入了通用的这个部门,当时一起进入的交大管理学员有三个人,在2003年的时候事实上这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就是通用不在跟他续签了。另外一个是被提拔做hr的主管了,还有一个觉得说他不适合做hr,这个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选择。基本上他是留在这里做呢。基本上是慢慢的留在hr慢慢的往上走。还有一些公司会有一个螺旋的,再有一个轮回,再往上走,特别是如果你做到非常高层的时候,基本上来说需要你在多个领域当中有过经验的,否则的话很难把握。
    
     那么我还有一个学生是在海通证券的,海通证券也是2001年毕业,海通证券也有一个这样的,当时他去hr的,很多金融机构会把学生放到我们做下面一项,营业所去锻炼。那么海通证券对他采取的一个办法先把他放到低下的营业所,然后各个部门轮回转,一年。一年以后他跟我交流了一下。我说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他刚去hr部门做了一次,他说这个很枯燥,跟我们课堂上讲的还不一样,说会参与到公司决策当中,他说这哪里有参与到公司决策呢。所以他就要换行,他做了一圈以后还是觉得hr最有意思,他最后还是决定留在hr,现在他现在想进步了,现在学mba了。在职业发展过程当中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到底有哪些,这是我们说的职业锚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进一步的职业锚,我们可以看到它其实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你们如果去选一个职业的时候通常会想什么问题?我到底想干什么?对不对?想干什么代表着你的一个什么?
    
     学生回答:兴趣。
    
     唐宁玉:兴趣,还有什么。想干什么是什么?(兴趣、爱好)。还有什么。意愿,意愿对不对。然后是什么呢?我到底什么?能干什么?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学生迷盲就迷盲在,我到底能干什么?我能干一圈吗,我除了hr以外我能干什么?我到底能干什么?想过没有?还有或者说我是心理系的,我心理系的能干什么?有没有想过心理系的能干什么?我们心理学学了四年能干什么。因为很多人一看你,包括主考官,做hr的并不是学心理学的,说你学心理学你肯定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可以告诉你们。你觉得我可不可以一看这个人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有没有?你看我刚才还想错了。我问他你是再想不好的事情,他说没有再想,基本上还是挂边,因为我看到她笑了。
    
     这是我们说能干什么?能干什么是指什么呢?你的能力层面的,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我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我拥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最后一个是什么呢?我到底干什么呢?我到底为什么干?是不是这样?这个是代表了你的什么呢?更底层的说是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的价值观里面,因为态度和价值观是告诉我们说哪些事情是我不能够去做的。我不可以去做的。我态度是告诉我什么呢?我看见这样做我会觉得非常不高兴。我如果这样做我会觉得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是可以的。价值观态度,动机和需要是告诉我们:我想做什么。而动机的背后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我想做,我可以做,我到底能做什么。是我的才干和能力。所以在职业锚当中,不同的锚代表定位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它的层面会有些不同。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会看到职业锚有助于你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道路,有助于你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形象,并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机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找到职业锚之时,就是你找到你的工作的时候。但是很多人真正明确自己的职业锚在什么阶段呢?并不在职业生涯开始阶段,通常在我们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你会更加明白自己的职业。我后面想会越来越明白,如果我在刚刚开始起锚的时候,我就对我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后面的路可能会走的更加顺一些、更加平坦一些
    
     我们来看职业锚有几种,前面是五种是早期的,后面是补充上去的。这有几种最主要的能力,技术智能能力,管理能力,生活型及职业挑战。技术型职业是追求带技术智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于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职业领域的挑战,他们通常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放弃在技术智能领域的成就,这就是技术领域专家型的发展,我们刚刚有很多的教授是这样,但是有很多的教授最后走了一条综合的道路,就是什么呢?他的专业做的很好,但是他又结合。比如说咱们学校的党委副书记,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他非常出色是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说,这人这么优秀,为什么优秀呢?在我们很多人还在本科刚读书,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就已经出版了很多书了,而且不是国内的,也算中国,可是不是大陆的,跟台湾的出版社合作出书了,他非常专业型的人,但是他其实现在兼什么呢?他的管理锚发生了一些变位,也许是管理锚适合他,他追求有一个在管理上的情形。
    
     管理性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领先于全面管理,独立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体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技术智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的管理层的毕竟之路。他们更多是在管理上或者说更大的职责,更大的责任上面获得这种发展。那么需要不需要这样的人呢?当然需要。因为组织当中如果他没有领导的欲望他不可能做好的领导者。他要有这种动机的和这种偏好,这是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
    
     然后是自主型的职业,自主型的职业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的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和工作发展的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和独立,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没有。你们现在看到太多了,就在你们这一代太多了,我们有一个词叫什么呢?“soho”(英音),我记得在几年前一个美国的电影,讲跟小伙子见一个未来的丈人,他非常不满意他,他说你是做什么工作呢?他说我是独立咨询顾问。既然看到他是比较喜欢这种随心所欲,其实是有更大的空间自己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上次还看到一个报道,报道说一个从外地到上海来求职的一个女孩子,他是做什么呢?他是自由职业,主要是撰稿,她钱多的时候可以很多,他钱少的时候,她要到朋友那里去做,或者说自己来做,他说我到上海一定要接触到上海最中心,或者说接触上海的一种脉搏。所以她即使没有钱也要租房子到淮海路,他一段时间拼命的工作,然后就享受一下,自己来得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那么我觉得这在我们现在的称之为叫自主型职业。我曾经想,我跟同学们非常的接近,后来我觉得他是现代型的,因为跟我有点不太相像了。我希望还是能够找到共同点,因为如果一点点共同点都找不到,那么这个老师就无法面对比他年轻的学生了。
    
     有一个追求安全稳定的。他主要是追求安全工作中的安全和稳定感,他们因为能够预测到稳定将来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实,中程,你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我觉得其实有不少人有这样一种锚的。
    
     我们说有创造型的,或者说有的时候我们也称之为创业型的锚,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者说创建完成属于自己的产品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我们说这种基本上是不断的寻求机会,寻找自己能够去创办或者说创建企业的这样一个机会,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也很多,特别是我们从目前来讲还是有很多。那么这种我觉得一方面有自己的特征,另外这些人也往往能够非常好的把握住机会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以前觉得做hr的人是比较安全型锚更强一些的,但是后来我发现也不完全是一样。为什么呢?我在前两年当中有好几个做hr的,基本上自己出来,然后他们就创建自己的公司,人力资源的服务,或者说人力资源咨询的。看起来说还是比较有一些创业型的职业锚。
    
     那么还有一些人我们说是服务型的。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所以说这种锚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倾向于自己的价值观,更加追求的是一种服务,帮助他人改善他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等,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这意味着即使变换构思,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变动或者说工作提升。非常喜欢说我的价值可以帮助别人,改善别人的安全。这种我们说相对来说也是有一些人占主导地位的。但是有的时候会磨灭掉,为什么呢?在一个公司当中如果说受到一些限制的话,你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但是如果说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有一些服务型的职业锚。
    
     还有一种纯挑战型的职业锚,他们会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个锚会跟其他的锚有一些结合,比如说跟专业型的,跟管理型的有结合,那么他更多是希望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我曾经遇到一个hr的人力资源经理,他大概从业八九年当中跳了好几个公司,后来我就问他,我先跟他聊也比较直,就说他每一次到一个公司去都是去做什么呢?那个公司基本上没有hr了,他去了之后把这个hr公司建立起来,然后建立一套hr的制度,建好以后基本上两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开始要做很多常规性的工作,做常规性工作的时候他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没有意思他就开始寻找跳槽,他到另外一家去,再去做同样的工作。那么做了几天之后建的以后他又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后来他就自己做了。这个他是非常喜欢一种挑战性的工作的。你有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倾向性,会啊。我们大家为什么有的时候大学生会觉得,有的时候人家说大学生眼高手低,也有可能是什么呢?他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但是给你的这个工作,你觉得不够有挑战,不够有意思,所以我就懒的去做它了,也有可能说这种情况导致。
    
     还有我们说生活型,就是前面说他希望是一个平衡,能够为了家庭他可以牺牲掉一些事业上的东西来达到家庭的平衡。比如说我们交大管理学院,最近几年管理很热,导致,当然我们很看上去很生机勃勃,也做的不错。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导致什么呢?教授的压力都非常大,恨不得在几年当中,我们要成为国内这个领先基本上还可以做到,但是我们要做到说要亚洲要一流的,然后还要做到国际知名的,你最好在几年当中就能做到了。所以拼命的大家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压力给你。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就拼命的干,有的老师还拼一点点命,但是有时候他说我不能够放弃别的一些。为什么呢?我的一些同事跟我讲说,家庭是你生命的根。他说家庭是生命的根,很多老师都认为事业是我生命的根,他说不,事业是我生命的根。所以当家庭和职业有一些冲突的时候,他说不希望要我的家庭牺牲太多。真的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会做一些权衡。
    
    



生涯规划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涯规划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