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2005年来临之际,很多职场中人都在思考:新的一年,自己的事业方向在哪里?本期讲述者丁小姐吐露了自己的困惑:“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美术设计师,来上海两年了,始终没有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始终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徘徊不定。像我这样的外来者不在少数,该留在上海还是断然离开,是到了作抉择的时候了。”
“你那些破玩意能值多少钱?”
从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毕业后,我开始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致力于创造有独特个性、能折射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的工艺美术作品。前年我离开家乡湖北来到上海,进入一家工艺品公司工作。
在一个油画展上我认识了在上海小有名气的心里咨询师和培训师余老师。当时我正在一幅抽象画前驻足,身后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从心理学上分析,这幅画非常有讲究,你们分析分析。”我回过身来只见说话者年约30来岁,西装革履、面目俊朗,他身边四五位年轻人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觉得他们没有把这幅画的内涵表达出来,忍不住轻声自言自语:“这幅画其实是一个梦境,作者要传达的是时空穿梭的感觉……”他脸上的微笑凝固了,手一指道:“这位女士说到点子上了,大家静一静。”我一五一十将内心对这幅画的感受说了出来,他频频点头。我刚说完,他就递上名片道:“你的分析简直是鞭辟入里,太精彩了!我是做心理咨询和培训的,我们也许是同行?”当他知道我是美术设计师时,惊异地说:“你具有心理分析方面的潜质。”
3个月后我从工艺品公司跳槽到了余老师的培训公司。进公司前,余老师对我勉励道:“好好跟我学,我会帮你把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你可以成为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我表示离开工艺品公司的原因是公司老是安排我做市场方面的事情,自己在美术设计方面的能力没有办法得到发挥。余老师严肃地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工作非常重要,你来了后也要学习怎么做市场。”
刚进公司3个月感觉相当好,周围一切都是新鲜的,我想可以为今后的美术创作积累生活素材。可之后情况不妙了,余老师说要教我做心理咨询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且名义上是培训师,实际是向企业推销余老师的培训课程。我对市场推销没有兴趣,部门经理打了我好几次小报告,说我对客户态度冷淡,得罪了人不说,还丢了很多单子,余老师也婉转地批评了我几次。
前年国庆节后的一天,余老师又把我叫去谈话。一向温文尔雅的他居然拍起了桌子:“进公司前我就和你说过,市场工作你也要做。你怎么又把客户得罪了?几十万的单子让你搞丢了!”这次谈话后我们的关系明显淡了,我觉得在培训公司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内心深处从事美术创作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于是便在去年1月初提出辞职。
余老师冷笑着说:“我上一天课就有几千元,你那些破玩意能值多少钱?再说上海藏龙卧虎,你搞美术设计能有出头之日吗?”这番话深深刺伤了我,我大声地说:“就凭你这些话,我非要做出名堂来。”
“艺术是不能当饭吃的!”
我成了一名自由的美术设计师,通过朋友介绍接一些定单,有时也做美术家教,挣一些微薄的收入,维持日常开销和支付房租。去年5月,有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位台湾企业家,听说很有文化,对美术设计很感兴趣,想请一位私人老师传授技艺。
朋友给了台湾老板的手机号码,让我们自己联系。通过手机短信,我们约定在新天地的一家酒吧见面。那天我先到,台湾老板发来短信说晚到一会儿。5分钟后他发来短信:“我已经到了,你在哪里?”我抬头搜寻,没有发现目标。这时有个看上去好像只有20多岁的小伙子,背着个大挎包,走到我面前说:“我想你一定是小丁老师。你好,我就是你等的那个‘台巴子’啊。”我吃了一惊:听朋友说这位身价几个亿的台湾老板已有40岁出头,竟然如此后生!他递上名片道:“敝姓林,在贸易公司当个小小的董事长。你一定觉得我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我年轻是有秘诀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新东西。”
在初步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他笑着说:“原来小丁老师是师出名门。你别看我是商人,可我对艺术是如痴如狂啊,我就决定聘你做我的私人艺术顾问。”他拍了一下桌子道:“就这样拍板了:你替我购买一批美术用品,越高档越好;再替我买一批张大千、齐白石这些大师的画册,越精美越好。”我犹疑地说:“这些东西价钱很贵啊……”他打断我的话道:“越贵越好!你开发票,我给你报销,人民币1万元以内没问题。对了,我们公司正缺少一位艺术总监,我考虑可以聘请你当艺术总监。”
临分手时,他很认真地说:“你知道现在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执行力!我已经行使了决策权,接下去就看你的执行力了。但是,要记得开发票啊。”
回家后我很兴奋,以为遇到了一位知音兼伯乐。但在采购美术用品时我还是留了个心眼,只花了600多元买了一些东西。当我一周后再次和他联系时,他公司员工却告诉我:“林董回台湾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好不容易等到他回上海,拨通手机刚说了句:“林董,我已替你买了一批美术用品……”他就打断我说:“艺术是不能当饭吃的!我现在忙着做生意赚钱,没时间玩艺术。以后有事发短信联系,省电话费。”嘿,台湾老板把我耍了。幸好当初留了个心眼,否则可就惨了。
“你的作品没有人要!”
当了自由美术设计师后,我开始全力投入创造性的美术设计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两件富于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诞生,每当创作出一些新作品后,我就会邀请朋友前来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快乐,一家心理工作室的负责人蒋大姐就是其中的常客之一。
蒋大姐对我的作品评价相当高,“你的作品独具灵性,称得上是一种心灵艺术。”有一次她表示:“现在企业家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我成立了一个企业家心理健康俱乐部,定期地搞一些活动,你也来参加。”第一期论坛召开前,她特地要了我的3件作品,说是放在会场里作为装饰品。“如果有企业家看中,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啊。”
论坛开幕那天,来了不少人。可气人的事发生了,当我准备进入会场时,被门口的工作人员挡驾了:“请买门票入场,100元一张。”我赶紧拨打蒋大姐的手机质问:“我有3幅作品免费提供给你们使用,你们还要收我门票?”蒋大姐轻描淡写地说:“不就100元吗,我还以为你不在乎呢。我让人领你进来。”我跟着她的助手进入会场,只见我的3幅作品被悬挂在会场中醒目的地方。”
论坛进程中有一项活动,就是让在场的企业家根据我的一幅作品谈内心的感受,再请一位心理学专家作心理分析。企业家谈完后,心理学专家拉着我说:“她就是这幅作品的作者丁小姐,先请她和大家谈谈。”我先谈了自己的创作动机,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这些企业家的心理作了分析。轮到心理学专家出场时,他说:“刚才丁小姐的分析已很到位,我再补充几点。”然后不知所云地敷衍了几句就结束了。蒋大姐还居然边鼓掌边对我说:“不愧为心理学专家,就是专业,就是有水平。”
3幅作品被蒋大姐借用了3个月没有收到一分钱报酬,她在还画时还说:“你的作品没有人要!我帮你挂在那里是替你扬名,看在朋友份上就不收场地费了。”差点没把我气晕过去,从此就和她断绝了来往。
2005年来了,我在上海还是没有找到方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也许自己并不适合在上海发展,也许应该到其他城市去尝试机会。我在犹豫,我在彷徨:上海,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你那些破玩意能值多少钱?”
从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毕业后,我开始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致力于创造有独特个性、能折射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的工艺美术作品。前年我离开家乡湖北来到上海,进入一家工艺品公司工作。
在一个油画展上我认识了在上海小有名气的心里咨询师和培训师余老师。当时我正在一幅抽象画前驻足,身后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从心理学上分析,这幅画非常有讲究,你们分析分析。”我回过身来只见说话者年约30来岁,西装革履、面目俊朗,他身边四五位年轻人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觉得他们没有把这幅画的内涵表达出来,忍不住轻声自言自语:“这幅画其实是一个梦境,作者要传达的是时空穿梭的感觉……”他脸上的微笑凝固了,手一指道:“这位女士说到点子上了,大家静一静。”我一五一十将内心对这幅画的感受说了出来,他频频点头。我刚说完,他就递上名片道:“你的分析简直是鞭辟入里,太精彩了!我是做心理咨询和培训的,我们也许是同行?”当他知道我是美术设计师时,惊异地说:“你具有心理分析方面的潜质。”
3个月后我从工艺品公司跳槽到了余老师的培训公司。进公司前,余老师对我勉励道:“好好跟我学,我会帮你把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你可以成为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我表示离开工艺品公司的原因是公司老是安排我做市场方面的事情,自己在美术设计方面的能力没有办法得到发挥。余老师严肃地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工作非常重要,你来了后也要学习怎么做市场。”
刚进公司3个月感觉相当好,周围一切都是新鲜的,我想可以为今后的美术创作积累生活素材。可之后情况不妙了,余老师说要教我做心理咨询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且名义上是培训师,实际是向企业推销余老师的培训课程。我对市场推销没有兴趣,部门经理打了我好几次小报告,说我对客户态度冷淡,得罪了人不说,还丢了很多单子,余老师也婉转地批评了我几次。
前年国庆节后的一天,余老师又把我叫去谈话。一向温文尔雅的他居然拍起了桌子:“进公司前我就和你说过,市场工作你也要做。你怎么又把客户得罪了?几十万的单子让你搞丢了!”这次谈话后我们的关系明显淡了,我觉得在培训公司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内心深处从事美术创作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于是便在去年1月初提出辞职。
余老师冷笑着说:“我上一天课就有几千元,你那些破玩意能值多少钱?再说上海藏龙卧虎,你搞美术设计能有出头之日吗?”这番话深深刺伤了我,我大声地说:“就凭你这些话,我非要做出名堂来。”
“艺术是不能当饭吃的!”
我成了一名自由的美术设计师,通过朋友介绍接一些定单,有时也做美术家教,挣一些微薄的收入,维持日常开销和支付房租。去年5月,有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位台湾企业家,听说很有文化,对美术设计很感兴趣,想请一位私人老师传授技艺。
朋友给了台湾老板的手机号码,让我们自己联系。通过手机短信,我们约定在新天地的一家酒吧见面。那天我先到,台湾老板发来短信说晚到一会儿。5分钟后他发来短信:“我已经到了,你在哪里?”我抬头搜寻,没有发现目标。这时有个看上去好像只有20多岁的小伙子,背着个大挎包,走到我面前说:“我想你一定是小丁老师。你好,我就是你等的那个‘台巴子’啊。”我吃了一惊:听朋友说这位身价几个亿的台湾老板已有40岁出头,竟然如此后生!他递上名片道:“敝姓林,在贸易公司当个小小的董事长。你一定觉得我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我年轻是有秘诀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新东西。”
在初步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他笑着说:“原来小丁老师是师出名门。你别看我是商人,可我对艺术是如痴如狂啊,我就决定聘你做我的私人艺术顾问。”他拍了一下桌子道:“就这样拍板了:你替我购买一批美术用品,越高档越好;再替我买一批张大千、齐白石这些大师的画册,越精美越好。”我犹疑地说:“这些东西价钱很贵啊……”他打断我的话道:“越贵越好!你开发票,我给你报销,人民币1万元以内没问题。对了,我们公司正缺少一位艺术总监,我考虑可以聘请你当艺术总监。”
临分手时,他很认真地说:“你知道现在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执行力!我已经行使了决策权,接下去就看你的执行力了。但是,要记得开发票啊。”
回家后我很兴奋,以为遇到了一位知音兼伯乐。但在采购美术用品时我还是留了个心眼,只花了600多元买了一些东西。当我一周后再次和他联系时,他公司员工却告诉我:“林董回台湾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好不容易等到他回上海,拨通手机刚说了句:“林董,我已替你买了一批美术用品……”他就打断我说:“艺术是不能当饭吃的!我现在忙着做生意赚钱,没时间玩艺术。以后有事发短信联系,省电话费。”嘿,台湾老板把我耍了。幸好当初留了个心眼,否则可就惨了。
“你的作品没有人要!”
当了自由美术设计师后,我开始全力投入创造性的美术设计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两件富于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诞生,每当创作出一些新作品后,我就会邀请朋友前来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快乐,一家心理工作室的负责人蒋大姐就是其中的常客之一。
蒋大姐对我的作品评价相当高,“你的作品独具灵性,称得上是一种心灵艺术。”有一次她表示:“现在企业家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我成立了一个企业家心理健康俱乐部,定期地搞一些活动,你也来参加。”第一期论坛召开前,她特地要了我的3件作品,说是放在会场里作为装饰品。“如果有企业家看中,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啊。”
论坛开幕那天,来了不少人。可气人的事发生了,当我准备进入会场时,被门口的工作人员挡驾了:“请买门票入场,100元一张。”我赶紧拨打蒋大姐的手机质问:“我有3幅作品免费提供给你们使用,你们还要收我门票?”蒋大姐轻描淡写地说:“不就100元吗,我还以为你不在乎呢。我让人领你进来。”我跟着她的助手进入会场,只见我的3幅作品被悬挂在会场中醒目的地方。”
论坛进程中有一项活动,就是让在场的企业家根据我的一幅作品谈内心的感受,再请一位心理学专家作心理分析。企业家谈完后,心理学专家拉着我说:“她就是这幅作品的作者丁小姐,先请她和大家谈谈。”我先谈了自己的创作动机,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这些企业家的心理作了分析。轮到心理学专家出场时,他说:“刚才丁小姐的分析已很到位,我再补充几点。”然后不知所云地敷衍了几句就结束了。蒋大姐还居然边鼓掌边对我说:“不愧为心理学专家,就是专业,就是有水平。”
3幅作品被蒋大姐借用了3个月没有收到一分钱报酬,她在还画时还说:“你的作品没有人要!我帮你挂在那里是替你扬名,看在朋友份上就不收场地费了。”差点没把我气晕过去,从此就和她断绝了来往。
2005年来了,我在上海还是没有找到方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也许自己并不适合在上海发展,也许应该到其他城市去尝试机会。我在犹豫,我在彷徨:上海,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