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阶层意识和拓展能力
其实,“企业家”和“经理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相对概念,毕竟,“人”是“家”的一部分,没做过“人”,哪里会成为“家”。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这一关系注定争论只能不断深入但不会有结果。可以和“经理人”相提并论的应该是“企业主”,这两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都可以成为企业家。所以,争论的深层议题是“你优不优秀”。
在中国,成为“某某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家内部阶层意识的集中反映。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开始在找自己在企业家群体中的具体位置,以便于“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种意识的觉醒是企业家群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家属于内向型。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最强的三项能力是: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认为自己最弱的三项能力是:公关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表达能力。这提示了中国企业经营者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内部管理能力强,对外开拓能力弱。而阶层意识的崛起则展示了他们对外拓展的强烈愿望,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在对外拓展时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有的放矢。
而通过观察众多企业家在各种论坛上的表现,笔者以为,绕过“企业家”、“经理人”、“企业主”这个层面,在相对微观的层面上界定自己的位置来得更加实在。
比如,来自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各不相同,但并没有高下之分。国企是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而存在的。一般人认为,体制造就的纰漏使经营者的动机不再是纯粹经济学意义的,而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经营者也就称不上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家。但是,源于改革进程中的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否就是真正的企业家阶层呢?经济学家钟朋荣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20年来,我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市场空子很多;二、我国处于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的时期,政策空子很多;三、我国处于一个新旧体制转轨的时期,体制空子很多;四、我国处于一个投资者不成熟的时期,造市取胜的空子很多;五、我国处于一个消费者不成熟的时期,造名取胜甚至造假取胜的空子很多。在这样一个外部发展空间相对失范、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和企业家,对于猝然而至的市场规律把握的不足必然导致经营的盲目和承受力的脆弱。来自外资企业的经营者没有本土企业许多的政治瓜葛,但是,他们多受制于全球总部,生产经营决策的非独立性可见一斑。所以,来自不同体制企业的经营者在对外拓展的时候,都应该先知道自己所知道的,然后或自我解剖,或扬长避短。
按地域分,大而化之,是东部企业家和西部企业家。东部富足,企业家人数众多、观念先进;西部贫瘠,企业家数目少,往往受制于环境。但是,东部企业家切不可因此把自己当成西部的救世主。如果你往西看,中国目前最大民营企业德隆就在新疆。再往下分,东部企业家还会有海派、京派之分,还有广东企业家、湖南企业家和浙江企业家等等;在江苏,苏南和苏北的企业家还不尽一样。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区经济水平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家小群落,而每个群落中的人要到另外的群落所在的区域拓展,都是要甘心当小学生的。至于“海龟”和“土鳖”,争论的结果也是各有长短。当然,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站在一起,还是高下立判的。
还有,如果你将自己定位为企业界的前辈,那你就要有心理准备在接受尊敬的同时迎接挑战,因为那些将自己定位为后起之秀的企业家免不了向你挑战,以让你更加融合于这个看起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在中国企业家论坛弥勒论坛上,来自民营阵营的新生代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对以张瑞敏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老一代企业家的“发难”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慧聪国际让张瑞敏支招、以便于后来者不要重演老一代产权悲剧的举动更是博得大量掌声。
以上的阶层划分主要是由出身等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对企业家本身的外向拓展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逐渐摆脱这些不利影响,企业家必须把自己的公关形象当作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部分,并且塑造起更加清晰的、更多是由自身言行决定的形象。只有自身有意识塑造起来的特有形象,才可能超越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形象而居于主导。
以下提供几个参考形象:儒商(如红桃K的谢圣明)、哲商(如张瑞敏)、佛商(如刘长乐、汪海)、和商(如陈荣珍)、官商(如倪润峰)、企业教父(如三株的吴炳新),还有炒作型企业家(如房地产界的很多企业家)、攻击型企业家(如格兰仕的俞尧昌)、冲动型企业家、温和型企业家(如李东生)、思想型企业家(如柳传志、张瑞敏)、营销型企业家(如史玉柱),等等。这些形象既喜闻乐见又鲜明突出,非常利于企业品牌传播。所以,建议企业家一旦确定自己适合某一个类型,就要有计划地在企业行动和个人行动中塑造这一形象。这样,建立在阶层意识上的对外拓展是应该有更大的收效的。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03-08-04第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