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的隐患
上海华联、北京联华等大型连锁超市的稳步扩张,国美、苏宁、三联等家电零售巨头的超速成长,似乎强烈地发出信号:大卖场主导零售的时代正在到来!
面对如此形势,大卖场喜不自禁,有的宣称要发展几千家,有的扬言要做中国的沃尔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大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
大卖场真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吗?大卖场的未来真地是一片光明、无比乐观吗?未必。大卖场的发展至少存在两种巨大的隐患。
不合理的利润模式
目前国内的大卖场几乎无一例外是靠价格竞争,抱着“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理念,来扩大销量,夺取市场。
这样,销量自然容易上去,但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大卖场的对策就是挤压上游供货商(主要是制造商),其办法不外乎有以下三点:(1)大幅度压低进场商品的采购价;(2)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营业费用;(3)要求供货商给予较高的销量返利或折扣。
显然,有了这些条件,大卖场的低价销售就能顺利实施,既讨好了消费者,又遏制了竞争对手,还保障了自身利益。然而,制造商被大大损害了:供货时已被压低商品价格,销售时又平添了营销成本,结算时还要再次牺牲利润。这就如同一颗土豆被刨去三层,最后只剩下红枣大小。
除了剥三层皮以外,厂家还要承受末位淘汰的压力、统一价格被冲击的风险。这还是就规范化动作而言的,如果加上不规范的因素,如卖场人员索要回扣、卖场故意拖欠货款等,厂家受损害程度更甚。
... ...(本文尚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