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误区
通过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中国许多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的“国际化”其实是非国际化行为!
目前国内企业的进行非国际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为一:向他国投资办厂;
行为二:向他国出口产品;
行为三:聘用他国人才;
行为四:贴用他国企业品牌;
行为五:为他国企业提供配件或加工产品;
行为六:引用他国生产设备,不是国际化;
行为七:参加他国会议;
行为八:引用他国资本;
行为九:引用他国工业标准;
行为十:运用他国产品;
行为十一:做他国企业的下线。
以上十一种行为,看似企业实施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但实际上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行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村里人到城里办厂,或是到城里卖菜,或是请教授教他养猪,或是为某些工厂提供贴牌生产或加工产品等等诸如上述所列十一项行为,就认为这个村里人已经实现城市化一样。
中国许多企业追求国际化情结其实就如我们过去一度追求的城市户口,其表面意义远高于真正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而经济全球化使得每一个企业都具有平等的身份,就如现在我国正酝酿取消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别代之以居民户口一样,国际化已经不再是一种优越感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