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创投迅速成长的“神投手”
成立一年,投资9个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风险投资界的现状:一年来,各地突然间冒出了许多各类投资公司,可是仔细一打听,这些所谓的投资公司的注册资金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没有真正投过什么项目。
说起来,成立于2000年3月18日的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创投)也是赶上了投资公司“遍地开花”的热潮期。不过和众多“只开花不结果”的风险投资公司相比,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紫光创投已经实实在在地投了9个项目:2000年6月,向清华比威网络公司注册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安全网络路由器”;7月,向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注资,生产用于人体生物材料的钛镍合金;8月注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后,注资合肥凯立电子公司、北医药业创新有限公司…
按照国际经验来看,每个VC每年在近千份商业计划书中最终才可能投资1-2项目。而紫光创投在一年的时间里,接触了近300个项目,考察了140多个,选投了9个项目。其投资的速度和投资项目的数量在国内外的投资界内,都可以算做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不过,我们做任何风险投资决策都不会是盲动的。”紫光创投副总裁孙惠新向记者介绍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起来,传统产业的市场前景容易预测,而高新技术本身却存在太多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我觉得这个行业并不是热衷于冒险,反而由于这个领域的风险本身太大的关系,我们的所有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格外小心的。”
上市公司为紫光创投撑腰
紫光创投的注册资本最初为1.05亿元,3个月以后为1.8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增资扩股至2.5亿元人民币。而股东也由一开始的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百科药业”)、中海海南 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集浩投资有限公司5家,逐步发展到12家,其中包括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天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公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金海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至目前为止,12家股东中有11家为上市公司。
回忆起紫光创投成立之初的情景,紫光创投总裁刘宏飞记忆犹新:“由于自己有很长时间的从事基金管理和资本市场的经验,在1999年下半年,就有了成立投资公司的想法。但是紫光创投能够成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清华紫光股份和其他几家上市公司本身就有成立创投公司的内在的需求和想法。1999年正是香港的创业板最红火的时候,而国内关于创业板的说法也逐渐多了起来。同时,国家一直在提倡‘科技兴国’,这样的大环境使得大家自然而然有了成立创投公司的想法。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了解了上市的需求以后,顺势而动。”
而对于为什么选择上市公司作为股东,紫光创投副总裁孙惠新则认为:通常上市公司的目标是获得稳定长期的收益,因此需要不断寻找新的项目来源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高新技术类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对象。比如清华紫光股份发起成立紫光创投也是为了寻求更高、更快速的发展。但是上市公司要介入知识经济这一领域并不容易,需要有一支很专业的队伍进行项目的调研和筛选。
上市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钱
很多人一听到紫光创投的12家股东中,有11家是上市公司,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他们算是逮着一个大金矿做靠山了。公司总裁刘宏飞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中有融资能力的工具,但对于一个创投公司来说,资金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紫光创投之所以选择上市公司这种企业作为股东,首先是从机制和体制上考虑,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生产经营管理包括激励机制等方面,是我国众多企业中走在最前面的,他们本身在眼光、视野上看得比较远。
其次,在2000年以前成立的投资公司,往往有些背景。而紫光创投的全部资金来源于股东,没有任何背景,这保证了投资具有更好的市场性。
第三,上市公司比较容易接受,做一个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创投公司的想法。紫光创投代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平均持股的结构。到目前为止,在公司2.5个亿的资金规模中,除去紫光股份占16%以外,其余11家平均占8%左右。这样做意味着所有的股东都不独自占有公司,有利于公司成为独立的企业实体,寻找投资项目。目前,公司对项目的筛选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并由国内外专家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资产管理委员会来控制风险,所有委员均为外聘,没有一个来自股东单位,主要是尽量避免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从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资金的规模也更大。在紫光创投的目前的11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中,每一家的资产规模都是十分庞大的。从数量上讲,11家上市公司占了国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这个数字算起来无疑是很大一笔的资金。而这些上市公司也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一家经营情况良好的创投公司来。
紫光创投:还要做得更大
紫光创投是以清华紫光股份为主发起成立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不单在资金上得到了清华紫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慷慨支持,而且公司还有“清华”和“清华紫光股份”这两块有巨大影响的牌子,其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反之,紫光创投凭借着所处的位置,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高新技术项目的信息,并将一些好的项目介绍给股东单位,使得股东从中获益。公司目前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和IT三大领域,至今已经完成了9个项目的投资,其中,新材料领域投资3项,生物医药领域2项,IT领域投资3项,光机电领域投资l项。
对于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刘宏飞觉得还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他说“现在项目来源还有一些问题,手里虽然有资金,但总的来说,缺乏值得投资的好项目。另外目前公司本身的体制是按公司制作的,在国家设定的法规、政策边界上有很多限制,比如投资额的问题,退出渠道的问题等等。因此现在虽然还有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加入到我们公司,但从自身的角度讲,还是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规模里。”同时,刘宏飞也认为“一旦时机成熟,紫光创投的规模将会比现在大得多。”
无论公司经营采用哪种方式,都不会离开资本市场,所以刘宏飞给紫光创投设计的运作模式是:创业投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而目标锁定为国际一流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杜爽 刘海燕)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风险投资界的现状:一年来,各地突然间冒出了许多各类投资公司,可是仔细一打听,这些所谓的投资公司的注册资金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没有真正投过什么项目。
说起来,成立于2000年3月18日的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创投)也是赶上了投资公司“遍地开花”的热潮期。不过和众多“只开花不结果”的风险投资公司相比,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紫光创投已经实实在在地投了9个项目:2000年6月,向清华比威网络公司注册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安全网络路由器”;7月,向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注资,生产用于人体生物材料的钛镍合金;8月注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后,注资合肥凯立电子公司、北医药业创新有限公司…
按照国际经验来看,每个VC每年在近千份商业计划书中最终才可能投资1-2项目。而紫光创投在一年的时间里,接触了近300个项目,考察了140多个,选投了9个项目。其投资的速度和投资项目的数量在国内外的投资界内,都可以算做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不过,我们做任何风险投资决策都不会是盲动的。”紫光创投副总裁孙惠新向记者介绍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起来,传统产业的市场前景容易预测,而高新技术本身却存在太多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我觉得这个行业并不是热衷于冒险,反而由于这个领域的风险本身太大的关系,我们的所有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格外小心的。”
上市公司为紫光创投撑腰
紫光创投的注册资本最初为1.05亿元,3个月以后为1.8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增资扩股至2.5亿元人民币。而股东也由一开始的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百科药业”)、中海海南 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集浩投资有限公司5家,逐步发展到12家,其中包括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天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公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金海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至目前为止,12家股东中有11家为上市公司。
回忆起紫光创投成立之初的情景,紫光创投总裁刘宏飞记忆犹新:“由于自己有很长时间的从事基金管理和资本市场的经验,在1999年下半年,就有了成立投资公司的想法。但是紫光创投能够成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清华紫光股份和其他几家上市公司本身就有成立创投公司的内在的需求和想法。1999年正是香港的创业板最红火的时候,而国内关于创业板的说法也逐渐多了起来。同时,国家一直在提倡‘科技兴国’,这样的大环境使得大家自然而然有了成立创投公司的想法。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了解了上市的需求以后,顺势而动。”
而对于为什么选择上市公司作为股东,紫光创投副总裁孙惠新则认为:通常上市公司的目标是获得稳定长期的收益,因此需要不断寻找新的项目来源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高新技术类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对象。比如清华紫光股份发起成立紫光创投也是为了寻求更高、更快速的发展。但是上市公司要介入知识经济这一领域并不容易,需要有一支很专业的队伍进行项目的调研和筛选。
上市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钱
很多人一听到紫光创投的12家股东中,有11家是上市公司,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他们算是逮着一个大金矿做靠山了。公司总裁刘宏飞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中有融资能力的工具,但对于一个创投公司来说,资金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紫光创投之所以选择上市公司这种企业作为股东,首先是从机制和体制上考虑,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生产经营管理包括激励机制等方面,是我国众多企业中走在最前面的,他们本身在眼光、视野上看得比较远。
其次,在2000年以前成立的投资公司,往往有些背景。而紫光创投的全部资金来源于股东,没有任何背景,这保证了投资具有更好的市场性。
第三,上市公司比较容易接受,做一个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创投公司的想法。紫光创投代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平均持股的结构。到目前为止,在公司2.5个亿的资金规模中,除去紫光股份占16%以外,其余11家平均占8%左右。这样做意味着所有的股东都不独自占有公司,有利于公司成为独立的企业实体,寻找投资项目。目前,公司对项目的筛选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并由国内外专家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资产管理委员会来控制风险,所有委员均为外聘,没有一个来自股东单位,主要是尽量避免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从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资金的规模也更大。在紫光创投的目前的11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中,每一家的资产规模都是十分庞大的。从数量上讲,11家上市公司占了国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这个数字算起来无疑是很大一笔的资金。而这些上市公司也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一家经营情况良好的创投公司来。
紫光创投:还要做得更大
紫光创投是以清华紫光股份为主发起成立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不单在资金上得到了清华紫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慷慨支持,而且公司还有“清华”和“清华紫光股份”这两块有巨大影响的牌子,其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反之,紫光创投凭借着所处的位置,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高新技术项目的信息,并将一些好的项目介绍给股东单位,使得股东从中获益。公司目前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和IT三大领域,至今已经完成了9个项目的投资,其中,新材料领域投资3项,生物医药领域2项,IT领域投资3项,光机电领域投资l项。
对于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刘宏飞觉得还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他说“现在项目来源还有一些问题,手里虽然有资金,但总的来说,缺乏值得投资的好项目。另外目前公司本身的体制是按公司制作的,在国家设定的法规、政策边界上有很多限制,比如投资额的问题,退出渠道的问题等等。因此现在虽然还有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加入到我们公司,但从自身的角度讲,还是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规模里。”同时,刘宏飞也认为“一旦时机成熟,紫光创投的规模将会比现在大得多。”
无论公司经营采用哪种方式,都不会离开资本市场,所以刘宏飞给紫光创投设计的运作模式是:创业投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而目标锁定为国际一流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杜爽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