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经营 资源共享是重中之重
4月7日,随着寿险公司的在京开业,华泰保险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财险、寿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综合性保险企业。4月8日,人保控股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正式亮相,近两天又传出其人寿保险合资企业也已获准成立;再加上财险和资产管理公司及几家保险经纪公司,这样中国人保控股的保险金融集团构想在短短的一年间即将成为现实。目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除了寿险和资产管理公司外,也在积极地筹备财险和年金公司;中国平安则已基本完成保险金融集团布局,旗下拥有产寿险、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子公司;中国再保、太平洋经过改制也都以集团的形象出现在保险市场上。
尽管我国保险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法律障碍,保险企业控股银行、证券公司等还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而且,我国保险业的恢复发展只有二十余年时间,许多保险公司成立只有几年,其资本和管理实力预计在较长时间内都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异业扩张,我国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面对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客户“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求;尤其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后,我国保险企业不得不直面资本和管理及技术实力强大的跨国金融保险集团的挑战。这使我国保险业必须通过组织创新,通过保险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有效实现保险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及产品合理组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其旗下的子公司也可以利用业务的合理交叉,进行保险产品的合理创新,为保险业的发展拓展新的业务空间。同时,集团化经营可以发挥品牌、商誉、渠道、人力资源等整体优势,减少成本,提升集团价值,并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加快保险业保险金融集团经营步伐,对于我国保险企业乃至整个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保险业出现的集团化经营趋势,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的很多保险公司有集团化之名,无集团化之实,集团之下各个公司各自为战,没有很好地进行资源整合。
这番话或许可以换一种说法:由于我国保险企业的集团化之路刚刚开始,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大家都是在探索之中。据了解,最早走上保险金融控股之路的平安几年前就对旗下公司有资源共享的强烈愿望,尽管由于分业的限制,其旗下的产、寿、证、投四大业务数据中心在规划时是物理分开的,但当时平安有关人士就提出,其理想状态是最终实现产品的捆绑销售。平安最早的资源整合是着力打造一个集中式的“平安金融广场”,利用电子商务网PA18使整个平安保险变得四通八达;目前他们结合汇丰集团的经验,已启动了整合的后援技术中心的建设。从媒体的消息看,太平洋保险依托集团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其旗下公司财务和人力资源系统的整合也已完成。而对于刚刚具保险金融集团雏形的公司和正要通向此路的保险企业来说,对资源整合也是有紧迫感的。华泰董事长王梓木在寿险公司成立时表示,今后在华泰集团内部,销售人员将可以同时销售产险和寿险产品,也就是说,华泰人寿可以利用华泰财险公司的销售队伍进行产品销售。而前不久,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起主办了“金融保险集团IT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专业研讨会”,也是希望在新的子公司成立前,积极探讨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建设适合集团化经营的IT资源共享平台,避免企业形成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并更好地控制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益和整体优势,提高竞争力,满足金融保险集团的需要。
为什么从专业化公司向保险金融集团经营的转型中,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如此重要。仅从为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讲,要提高产品的灵活性、产品之间有机连接渠道的灵活性、交叉销售的灵活性,一个分散的平台是无法做到的。对公司业务员和客户来说,如何得到整合的产品和客户信息,需要后台整合的资源支持。从另一方面说,集团化的综合经营可以带来发展的机会,但同样面临不可忽视的风险:管理协同的成本、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整合会更加复杂,同时集团将面临一些特有风险,如资本金重复计算的财务风险、风险的集中与传染、子公司间的利益冲突、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等,同时也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要求保险金融集团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等,而通过IT共享方式进行信息和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是减少风险的有力手段。共享不仅是减少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的问题,即提高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及客户服务质量及集团的治理水平。
因此,在今天经营环境下,如果没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保险金融集团形成的真正意义就无法体现。但也正如上面所述,我国保险金融集团化只是初见端倪,因此,探讨摸索解决资源共享的办法也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共享与平台建设的决策理念?保险资源共享转型的起始点在哪里?IT在保险资源共享中承担什么角色?成功实施保险资源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将决定着未来集团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和变革成本的大小。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但中国保险业自身的特点决定我们更需要中国保险人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