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耐克、华为的“品牌米姆”
全球化的迷宫中,你的方向在哪里?
当我们跟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一道旅行,发现原来品牌是一种文化基因,“品牌米姆”也就是品牌的精神密码。
在道金斯看来,政治米姆往往高举旗帜传播自由、民主、正义,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而宗教米姆有一种冷酷无情的教义,罪人将遭受“地狱火”惩罚的威胁,是一种获取信仰的手段。良性的“品牌米姆”没有政治米姆“救世主”的光环,也没有宗教米姆“地狱火”那样的冷酷,却也不得不深藏其赢利的内核,“堕落到”只能以利他的形式出现,还必须调动一切现代元素把自己扮酷,以取得一现身就摄人心魄的效果。
不良“品牌米姆”巧取豪夺的手段
道金斯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着基因,最后认定基因是一架自私的机器。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品牌米姆”最初纯然是自私的,它是操纵者开拓市场的版图。
当亨利·福特生产出汽车推向市场,他起初想到的是自立、创造、赚钱,这些纯粹个人的事务。可是汽车的诞生,却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彼得·杜拉克认为,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发起的革命,对20世纪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之深远和普遍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使20世纪其他任何形式的革命都烙上了从属性的印记。我们今天的一切福利,都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汽车及其流水线生产的诞生。这样,福特汽车米姆,就从初期纯然的“自我”,跳跃到现在纯然的“无我”了。
宗教米姆冷酷无情地繁殖与传播手段,不幸被一些不良“品牌米姆”克隆过来。他们高挂“无我”、“济世”的旗帜,贩卖着纯然自我的贪婪。我们看到了灵芝孢粉、飞龙、三株口服液、璞真人、新兴医院、德隆等近在眼前的例子。大的灾难、人们的劣根性以及恶俗文化,都成了不良“品牌米姆”巧取豪夺的有效手段。
唐氏兄弟本来有不凡的志向。他看到了我们体制的弊端,没有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巨大的居民储蓄完全交托给一个受内部人控制的官僚银行来打理,结果负利率毫不客气地压在了百姓的头上。唐万里要干出一番事业,要创造一系列金融产品,要改造中国的金融结构,为中国的百姓创造投资市常可惜,在金融与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有太多不为人知的陷阱与障碍。我相信,唐万里、唐万新并不是开始就要蒙骗天下人,而是发生了思维超常规的惊险跳跃,由此造就了经营狂人,也埋下了德隆坍塌的祸因。因为他们违背了“品牌米姆”的生长、复制与传播的机理。跨越的产品与服务的精心打造环节,试图在一些概念中游荡着聚拢资金,恐怕唐氏兄弟所能留下的只是贪婪的印记了。
耐克米姆:“真正的运动品质”
“品牌米姆”并不那么容易现身。你不去找它,它随时随地都在;你若去找它,想要发扬光大它,它却又隐身于无形。在一个产品身上堆积了太多的米姆,常常有些创始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品牌米姆”。许多公司都在品牌的迷宫里乱转,以为只要在营销计划上砸广告就行了。他们希望公众能够上钩,并且咬得又紧,时间又长。可是,老话说得好,你能骗人于一时,你能骗所有的人于一时,你能骗某些人于一世,可是你绝对骗不了所有的人于一世!一旦骗局被戳破,大厦当倾塌于瞬间。如果真想建立百年老店,真想建立伟大的品牌,则不能只想着利用人们的劣根性,而是要首先挖掘出适合于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米姆”。
耐克“品牌米姆”发掘光大的过程,值得借鉴。1987年耐克品牌处于一个转折点,北美第一的位置让给了锐步,收入第一次落后锐步并且达到8亿美元的落差。耐克不得不一下子裁掉20%的员工。
当时耐克“品牌米姆”是非常男性化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年轻男性运动员。耐克的出路是必须超越有抱负、有竞争心的运动员这一核心而成长,以便使自己接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像所有品牌一样,耐克不前进就只有灭亡。然而面对耐克日积月累的问题,这种解决方案对耐克的许多中坚人物来说竟成了异端邪说。他们会问,耐克怎么敢背叛自己的身份,用那些非正式的、很少从事“真正的”体育运动的人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运动品牌?
耐克公司在挖掘定义自己的“品牌米姆”上发生了困顿。市场表现只不过是这种内在困顿的外在反应。这种狭窄的定位,局限了耐克的市常在这类惨败中最重要的教训是:每个品牌核心都有给予它力量的重要物质,要发掘品牌,就要理解它的精髓。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思开始了。“耐克是什么?”“耐克品牌的本质是什么?”最后,克服重重障碍,摈弃派系纷争,耐克”品牌米姆”得到了重新核定:无论青年还是老年,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十足的外行,无论是每天坚持的跑步者还是只在周末锻炼的人,无论是网球手还是散步者,甚至是儿童,在耐克世界里都有你的一席之地,这是“真正的运动品质”(Just do it!)。
“真正的运动品质”,这个“品牌米姆”扩大了耐克的接入点,它触摸到男女老幼各种职业的从业者的神经末梢,带来了迅速扩大的市场版图。耐克的重要经验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至于许多公司和品牌,现在还在迷宫里找不到出路。
发掘“品牌米姆”的过程,实际是清理企业思维的过程,是定义公司的本质与性格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核心顾客、潜在顾客及员工反复强调:你是谁。
华为米姆:全球化的标本
“品牌米姆”首先是一种企业思维。不同的企业思维,便会复制出不同的“品牌米姆”。
全球化像一个巨大的风箱,许多中国公司置身其中,被推来搡去找不到北。我们曾经见到过许多公司赔本赚吆喝,为的是来开拓国内市场;也曾经见到有些公司高举起全球化的旗帜,可总抱怨没有钱做广告;还曾见识过运动鞋、服装、电子产品等的OEM,为国际名牌贴牌生产,赚点可怜的加工费;或者,到发达国家收购或投资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在众多中国公司还在全球化的迷宫里昏头转向的时候,2004年,华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在美国本土逼平思科知识产权诉讼,海外业务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今年将达到20亿美元,明年有望达到40亿美元,国际业务的复合利润率达到50%,成为行业国际巨无霸所惧怕的公司。
华为米姆体现着任正非五光十色的个人意志。但是其核心就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创造一流产品与服务,倔强地活下去。
在10年前国内通讯设备市场还在收获1000%的利润的时候,任正非就意识到,将来不会有仅仅依靠区域市场生存的电信设备商,所有电信设备商都必须是国际标准化的。要活下去,必须走出去。于是从1996年,华为就开始了全球化布局。大队人马走出去,大批客户请进来。
华为更注重按全球化标准塑造公司,不惜花巨资请IBM与HAY等国际著名公司驻扎华为几年拿来世界级的制度和文化,以便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平台和语境。8年来为此投入人民币100多亿元!
“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技术开发的动力是为了生存”。华为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经费,近两年更达15~17%。任正非熟谙IBM产品与服务捆绑在一起的奥妙,饱含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到哪里,100%的服务就跟到哪里,而且超值服务常常打头阵,以便消除客户对华为的陌生感。华为也寻找合作伙伴与战略投资者,但是都以自主品牌为旗帜。2004年在知识产权诉讼中逼平思科,技术过硬功不可没。华为把涉及争议的“8大类21项指控”的2000多条源代码全部拿到美国去交由第三方审核团严格审查,结果未发现华为侵权。华为米姆这个纯正的全球化商业标本,使思科大跌眼镜!
大量的案例证明,跳跃在“自我”与“无我”之间的“品牌米姆”,有着清明的企业思维与深厚功力者,会凝炼为一种繁衍能力极强的商业标本;而携“地狱火”的贪婪者,终将玩火自焚,化为过眼烟云。
附文
“品牌米姆”是什么?
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制基因“Meme”(米姆),它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进程。在他看来,我们死后可以遗留给后代的东西有两种:基因(Gene)和米姆(Meme)。“Gene”是生物基因,“Meme”是文化基因。
调子、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是米姆,清晰的思想、简明的理念、清明的精神、商业模式、经营理念等被称为文化基因的东西,也是米姆。
品牌可以看作是一个米姆的复合体,“品牌米姆”则可以理解为品牌的核心价值或品牌的基因。对“品牌米姆”来说,外在的形式没有对错,适合就好。耐克、星巴克、可口可乐、微软、英特尔、海尔、万科等著名品牌,其“品牌米姆”因为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大批量地展现出来,因而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作者:无敌小蓝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