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实体化”
本报讯面对各地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的态势,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积极实施“实体化”建设,以实现办案职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与此同时,劳动争议仲裁员队伍也将逐步实现职业化、专业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是在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效能建设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我国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呈现出持续、快速、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22.6万件,比上年增长22.8%,是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时的40倍。但面对劳动争议大幅上升的形势,我国相关机构劳动争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明显凸显。
王东进表示,解决当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即实现办案职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补充足够的专职办案人员,保障专门的办案经费和独立的办案场所。“当前的实体化建设可以不搞统一模式。机构单独设置是实体化,机构没有单独设置,但实现了行政事务和办案职能的分离,保证了人员编制、经费和办案条件,同样是实体化。”王东进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是在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效能建设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我国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呈现出持续、快速、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22.6万件,比上年增长22.8%,是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时的40倍。但面对劳动争议大幅上升的形势,我国相关机构劳动争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明显凸显。
王东进表示,解决当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即实现办案职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补充足够的专职办案人员,保障专门的办案经费和独立的办案场所。“当前的实体化建设可以不搞统一模式。机构单独设置是实体化,机构没有单独设置,但实现了行政事务和办案职能的分离,保证了人员编制、经费和办案条件,同样是实体化。”王东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