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长期以来,廉价劳动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一旦这个“动力”丧失,中国经济还会高速运行吗?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2006年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作出如此判断。没想到的是,这位普通学者的言论,立即被诸多媒体广泛转载,用来进一步印证此前社会上正日益蔓延的一种说法-“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
其实,这种说法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却是来自于一个国外的报告,这就是德国纽伦堡调查研究中心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还只能维持3至5年。
中国经济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上存在大量已具有基本劳动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经常拿来吸引外资的一个 “招牌”。因此,这个“传统优势”一旦丧失,很多人的担心便油然而生: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会减少吗?经济发展的速度会遭受重创吗?
这种担心甚至已开始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工资上涨,是造成劳动力成本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呼吁:提高劳动力工资,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提得太高,投资者就会把产业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等中国周边地区,这样中国的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意料之中的是,李剑阁这种论调立即被舆论指责为“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换取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出卖学者良心的作为”。抛开此番言论的真正背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剑阁的担心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有事例为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丰泰集团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该公司代加工的。可是,自2006年以来,美国耐克公司却把许多原本是丰泰的订单改到了越南,并开始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4个加工厂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明年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实际上,耐克公司把生产基地撤出中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
真会影响外资进入吗?
多年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尤其是大城市更为明显。
对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感受最为直接。据日本优尼电子公司介绍,该公司1992年在中国深圳投资设厂,当时公司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当于8000日元,但到今年已涨到了1.8万日元。当时招收一个工人至少有五六个人竞争,而今年尽管工资翻了一番多,但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除低端劳动力外,中高层职员及经理人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2000年前,德国埃德瓦机械设备公司在华雇用一名有经验的经理人,月薪为5000元左右,而如今,这个价格已经涨到最低1.5万元,而且还需有年薪的40%作为奖金。另外,德国《财经时报》还报道称,从1998年至2004年,中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同期水平。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对与其他亚洲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那么,真如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吗?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唐矿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存在着一个误区。
在唐教授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人工成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关系如何,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那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增长率,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例如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人工成本在大幅度增长,可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在飞速提高,并且比人工成本增长得更快,因此,美国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没有因为人工成本上升而受到拖累;相反,意大利则由于在人工成本迅速提升的阶段,劳动生产增长缓慢,最后只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当然,对于人工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投资决策,美国耐克公司投资越南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跨国公司是否决定投资通常要全面审视,对比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素质、科研开发水平等因素,劳动力价格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德国商会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说,德国企业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政策、法规,不会考虑把生产加工厂转移到别的国家,更何况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着实令德国企业难以割舍。
这种观点已得到了一项调查报告的证实。最近,韩国全球经济研究院(ige)对在中国的58位韩国企业人士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3%的企业家称投资中国是为获得廉价劳动力,而有52%人称投资中国是为了获得市场。
对于这样的结果,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分析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虽然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中国劳动力与市场优势的结合,仍然对国际资本有强大的吸引力。虽然越南、印度等国也以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吸引外资,但在许多方面并不能替代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力长期低廉是好是坏?
日本是个非常重视对外投资的国家,因此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问题很关注,据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而且也低于整个亚洲的平均水平。
表面上看,劳动力价格超低对出口贸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种低价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未必是好事,相反,这样的吸引很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劳动者得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资,必然失去许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进而导致产品的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滑坡。
因而,在发达国家通过高工资集中优势产业,成为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中心的时候,中国的低工资策略只能不断把很多低附加值的工业吸引进来,不仅利润极低,还受人指责,是典型的“赔本赚吆喝”。
例如,在近两年日趋频繁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中,中国纺织品往往被指责“扰乱”了西方市场,因为很多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靠低工资和超工时来进行不公平竞争的。而这本身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侵害。可事实上,中国只赚取了10%左右的来料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还是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
这种尴尬现实已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注意。2005年11月18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随着近年来中国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因此,“继续采取低工资、低成本进行国际竞争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且,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状况对改善员工福利已经“没有帮助”,这样的增长方式“必须做出改变”。
该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已低到极限,只相当于美国同行业的2.2%、日本的2.1%、德国的2.8%,即使与捷克和波兰相比,也仅为其15%~20%。
而且,这份报告还指出,长期以来,这种低到极限的所谓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劳动待遇、像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这可从以下数据得出结论:
1998到2004年,中国人工成本(包括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及其他人工费用)平均每年递增6.4%,而同期国内人均gdp增幅平均每年11.4%;
2005年初,东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在600元左右,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如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在该地区农民工中,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的,占46%,没有休息日的,竟占47%。
应该承认,在特定时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成为竞争力。但这往往是落后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这是因为长期以低价做支撑,必然扭曲劳动力价格。
在全球市场日趋开放融合的新经济时代,资本追求的是创新劳动或更有利于创新劳动成长的市场环境,而非单纯为低工资而来。有资料表明,当今世界对外投资总量的4/5是流向发达国家。例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年共引进外资3400多亿美元,而美国1999年一年就吸引外资3132亿美元。
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对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实在没有必要紧张,关键是如何积极面对这一变化。只有正视这种变化,才能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式技术优势的转变,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及时调整战略,走高工资、高生产率的道路。高工资逼着日本企业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日本的机器人使用率为世界之最。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2006年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作出如此判断。没想到的是,这位普通学者的言论,立即被诸多媒体广泛转载,用来进一步印证此前社会上正日益蔓延的一种说法-“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
其实,这种说法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却是来自于一个国外的报告,这就是德国纽伦堡调查研究中心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还只能维持3至5年。
中国经济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上存在大量已具有基本劳动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经常拿来吸引外资的一个 “招牌”。因此,这个“传统优势”一旦丧失,很多人的担心便油然而生: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会减少吗?经济发展的速度会遭受重创吗?
这种担心甚至已开始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工资上涨,是造成劳动力成本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呼吁:提高劳动力工资,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提得太高,投资者就会把产业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等中国周边地区,这样中国的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意料之中的是,李剑阁这种论调立即被舆论指责为“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换取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出卖学者良心的作为”。抛开此番言论的真正背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剑阁的担心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有事例为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丰泰集团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该公司代加工的。可是,自2006年以来,美国耐克公司却把许多原本是丰泰的订单改到了越南,并开始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4个加工厂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明年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实际上,耐克公司把生产基地撤出中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
真会影响外资进入吗?
多年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尤其是大城市更为明显。
对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感受最为直接。据日本优尼电子公司介绍,该公司1992年在中国深圳投资设厂,当时公司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当于8000日元,但到今年已涨到了1.8万日元。当时招收一个工人至少有五六个人竞争,而今年尽管工资翻了一番多,但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除低端劳动力外,中高层职员及经理人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2000年前,德国埃德瓦机械设备公司在华雇用一名有经验的经理人,月薪为5000元左右,而如今,这个价格已经涨到最低1.5万元,而且还需有年薪的40%作为奖金。另外,德国《财经时报》还报道称,从1998年至2004年,中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同期水平。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对与其他亚洲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那么,真如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吗?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唐矿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存在着一个误区。
在唐教授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人工成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关系如何,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那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增长率,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例如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人工成本在大幅度增长,可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在飞速提高,并且比人工成本增长得更快,因此,美国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没有因为人工成本上升而受到拖累;相反,意大利则由于在人工成本迅速提升的阶段,劳动生产增长缓慢,最后只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当然,对于人工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投资决策,美国耐克公司投资越南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跨国公司是否决定投资通常要全面审视,对比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素质、科研开发水平等因素,劳动力价格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德国商会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说,德国企业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政策、法规,不会考虑把生产加工厂转移到别的国家,更何况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着实令德国企业难以割舍。
这种观点已得到了一项调查报告的证实。最近,韩国全球经济研究院(ige)对在中国的58位韩国企业人士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3%的企业家称投资中国是为获得廉价劳动力,而有52%人称投资中国是为了获得市场。
对于这样的结果,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分析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虽然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中国劳动力与市场优势的结合,仍然对国际资本有强大的吸引力。虽然越南、印度等国也以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吸引外资,但在许多方面并不能替代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力长期低廉是好是坏?
日本是个非常重视对外投资的国家,因此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问题很关注,据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而且也低于整个亚洲的平均水平。
表面上看,劳动力价格超低对出口贸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种低价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未必是好事,相反,这样的吸引很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劳动者得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资,必然失去许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进而导致产品的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滑坡。
因而,在发达国家通过高工资集中优势产业,成为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中心的时候,中国的低工资策略只能不断把很多低附加值的工业吸引进来,不仅利润极低,还受人指责,是典型的“赔本赚吆喝”。
例如,在近两年日趋频繁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中,中国纺织品往往被指责“扰乱”了西方市场,因为很多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靠低工资和超工时来进行不公平竞争的。而这本身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侵害。可事实上,中国只赚取了10%左右的来料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还是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
这种尴尬现实已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注意。2005年11月18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随着近年来中国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因此,“继续采取低工资、低成本进行国际竞争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且,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状况对改善员工福利已经“没有帮助”,这样的增长方式“必须做出改变”。
该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已低到极限,只相当于美国同行业的2.2%、日本的2.1%、德国的2.8%,即使与捷克和波兰相比,也仅为其15%~20%。
而且,这份报告还指出,长期以来,这种低到极限的所谓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劳动待遇、像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这可从以下数据得出结论:
1998到2004年,中国人工成本(包括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及其他人工费用)平均每年递增6.4%,而同期国内人均gdp增幅平均每年11.4%;
2005年初,东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在600元左右,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如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在该地区农民工中,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的,占46%,没有休息日的,竟占47%。
应该承认,在特定时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成为竞争力。但这往往是落后的竞争力,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这是因为长期以低价做支撑,必然扭曲劳动力价格。
在全球市场日趋开放融合的新经济时代,资本追求的是创新劳动或更有利于创新劳动成长的市场环境,而非单纯为低工资而来。有资料表明,当今世界对外投资总量的4/5是流向发达国家。例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年共引进外资3400多亿美元,而美国1999年一年就吸引外资3132亿美元。
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对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实在没有必要紧张,关键是如何积极面对这一变化。只有正视这种变化,才能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式技术优势的转变,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及时调整战略,走高工资、高生产率的道路。高工资逼着日本企业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日本的机器人使用率为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