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2)
调整压力系统 促进健康幸福
面对由各种过重的压力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员工心理疾病普遍发生这一“最大问题”,解决之道当然是降压、调压或减负。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当然不错,但并不是压力越大越好。心理学研究证明,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曲线是一条抛物线,当持续过重的压力使个体无力处理并导致身心受损时,最终的动力或绩效反而大大降低。只有中等水平的压力才能使员工的动力最大、绩效最高。所以,当压力尚未达到中等水平时,增加压力会增加动力与绩效;当压力超过中等水平过重时,降压减负反而会增加动力和绩效。在调整压力以保持心理健康时,具体调增压力还是调减压力,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对那些无所事事、闲得无聊而致倦怠而生的心理疾病,就需要适当加压。
但针对目前我国公民中日渐突出且呈上升趋势的心理疾病,主要的是调减压力,降压减负。
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调减社会压力。前面讲到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等造成的社会压力,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等改革的继续深化去克服。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本身。如果深化改革使劳动者从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从人治、专制、特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和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等社会状况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平等、民主、全面的发展,那么,人们受到的不当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等体制、机制的客观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在这种心情舒畅的局面下,心理疾病就失去了大量滋生蔓延的大背景和大气候。
几年以前,《南风窗》杂志发表了一位留美博士致总理的公开信,信中说,与克林顿比较,他在时任总理的朱基身上看到了一种“体制的疲惫”。这大概可以作为体制性压力影响广泛深远的一个佐证。2002年,中国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表明,经营者对自己身心满意的程度数国企最低,而私企最高;心理健康指数,也是国企最低;经营情绪状况得分,还是国企最低,外企和港台企业得分最高。调查还表明,能在工作中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经营者,压力较其他人为低;工作中缺乏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经营者,压力更大。国企经营者由于政企没分开、产权不明晰等体制性的束缚,“一纸调令”的处境使之处于极不确定的状态中而无法把握自己和企业的命运,因而成了压力最大的经营者群体。另有调查表明,在应试教育体制压力下,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很突出,在有暴力行为的儿童中不少人是三好学生。这些都说明,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体制弊端对公民形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不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治疗由于社会压力所致的心理疲惫,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幸福美好生活。
通过改善企业管理调减职业压力。有的专家指出:“压力与情绪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改善企业管理的方向,就是改革在旧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以物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念、制度、行为与模式,建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模式。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让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愉快”的口号和国际劳工主席提出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体面的工作”的口号,对我们改善企业管理是有益的。
大量研究表明,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受尊重的程度越高,他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或他承受压力的能力就越强。事实也证明,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与学习的自主性越大,在竞争中感受到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越大,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得到的关爱和帮助越大,他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就越小,或者他承受职业压力的能力就越强,等等。这说明,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提高人的平等式管理;相信人、放手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人人都是经营者的自主式管理;厂务公开、赛场选马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坦诚合作、推心置腹的深度沟通、广泛探询与深度会谈的开放式管理等;一句话,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职业压力就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而适度的水平上,使员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职业状态。
在改善企业管理中,尤其是要抓紧解决当前引起职业压力的增大的突出矛盾。其一是劳资关系紧张。要摒弃劳资对抗、资本贪得无厌地侵害劳动权益的旧主张,代之以劳资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观念。这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资本方面,是代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顺应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这一时代潮流,不能死抱着资本原始的血腥不放,无止境地追逐绝对剩余价值,激化劳资矛盾,最终必定是劳资双输。与劳动者为善,资本的赢利才会更长久。
其二是改善紧张的干群关系,领导者要学会当好服务者、设计师和教练的角色,等级特权、上尊下卑的命令式管理观念方式已经过时,强迫命令、独断专行、英雄崇拜式的方式已经过时。
其三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关心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生活疾苦,放弃以“血汗工资、血汗工厂”的方式作为成本优势的不人道的观念与做法,使劳动从超长时间超重负荷的劳累折磨中解脱出来。
其四是在变革企业旧的管理体制、机制、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形成部门间尊重与合作、同事间尊重与合作、上下级间尊重与合作,共谋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
其五是要积极引进并运用国际已实行多年的员工帮助计划(eap)、产业心理咨询等工具和方法以及sa8000标准,及时指导和帮助员工排遣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防范新的心理疾病侵袭员工队伍。
当今时代,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企业是不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家不仅是经营者,还应是半个心理学工作者。这方面,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著名的“出气室”很早就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值得借鉴与学习。
通过自我学习修炼调减个体压力。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感到压力很大,有的会感到不过是小菜一碟。因此,自我学习、提高素质以应对压力、降低压力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是员工自我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要学习自我排忧解愁。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忍字心上插把刀,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有了忧愁要沟通、有了困惑要交流,不要凡事都忍耐着,直至忍忧成疾。自我渲泄,一吐为快,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面对压力,既要学会有坚持,因为有时的再坚持一下,就到达了胜利的彼岸;也要学会有妥协,因为有时是“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自我排遣不是消极地“一醉解千愁”,而是主动地“退一步海阔天高”。毛主席说得好:“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在前进的征途中,既要坚信前途光明,又要准备走曲路的道路。要珍爱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如果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压力、丢面子么?所以自杀是万不可取的选择,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欲望使之不走向贪得无厌。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忧郁和焦虑之中,更难感到幸福和快乐。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里的无欲是指无贪欲而非毫无欲望。适度的欲望是持续前进的动力,但膨胀的物欲、名欲和色欲等则可能导致毁灭。知不足,我们才会改革、创造、学习、提高;知足,我们才会在不断的改革中、创造中、学习和提高中,享受应有的幸福与快乐,使身心的健康可以持续。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人疯狂,知足者常乐,常乐者是不会疯狂的,因为享受天年者是不会自取灭亡的。
要学会自我担当也要学会自我放下。佛教教人要“舍得”,认为舍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智慧。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弄得自己一天到晚紧紧张张,神经兮兮的,食不甘味、焦心劳神,你不得精神病谁得?!所以有星云大师训示说:“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活出人生精彩的人。所谓“看得破”,不是说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说懂得顺其自然,顺应潮流,顺应规律,不存非分之想,不悖自然之理,不为不可为之事,不求不应得之财。
要学习修炼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如具有a型行为的人,要培养竞争合作观念,减少竞争敌意,适当减轻工作量,删繁就简,劳逸结合,活动笑神经,放松紧绷的脸。具有c型行为的人要学习放松而不压制自己的各种情绪,不要生闷气,要以开放、乐观、达观的心态与人交流沟通。这里有心理学工作者开出的两剂熬制心灵鸡汤的药方可供读者朋友参考。
一剂药方是:常存感谢之心;切忌杞人忧天;过简朴的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存知足之心。其疗效是释放忧虑。
另一剂药方是:善于调整计划,有选择而非被动选择做某件事情,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有了困惑要及早倾述;要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工作、学习的任务日事日毕,从不耽搁延迟,不使任务堆积形成压力;善于分配任务,不必凡事亲历亲为;每天都要作几次深呼吸;经常幻想美好的事物;知道适时说“不”,不一味逞能,对力不能及的事坚定地说“不!”;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不要做全优生。其疗效是释放压力。
常熬常饮心灵的鸡汤,我们就会真正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享受劳动、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正如一位美国农民祈祷的那样:“我热爱春天小雨的温暖和五月绿草的温柔;我爱听秋天收获季节庄稼发出的声响;当结束一天的劳动,看着日落是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我喜欢这样努力的工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快乐。”
面对由各种过重的压力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员工心理疾病普遍发生这一“最大问题”,解决之道当然是降压、调压或减负。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当然不错,但并不是压力越大越好。心理学研究证明,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曲线是一条抛物线,当持续过重的压力使个体无力处理并导致身心受损时,最终的动力或绩效反而大大降低。只有中等水平的压力才能使员工的动力最大、绩效最高。所以,当压力尚未达到中等水平时,增加压力会增加动力与绩效;当压力超过中等水平过重时,降压减负反而会增加动力和绩效。在调整压力以保持心理健康时,具体调增压力还是调减压力,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对那些无所事事、闲得无聊而致倦怠而生的心理疾病,就需要适当加压。
但针对目前我国公民中日渐突出且呈上升趋势的心理疾病,主要的是调减压力,降压减负。
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调减社会压力。前面讲到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等造成的社会压力,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等改革的继续深化去克服。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本身。如果深化改革使劳动者从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从人治、专制、特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和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等社会状况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平等、民主、全面的发展,那么,人们受到的不当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等体制、机制的客观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在这种心情舒畅的局面下,心理疾病就失去了大量滋生蔓延的大背景和大气候。
几年以前,《南风窗》杂志发表了一位留美博士致总理的公开信,信中说,与克林顿比较,他在时任总理的朱基身上看到了一种“体制的疲惫”。这大概可以作为体制性压力影响广泛深远的一个佐证。2002年,中国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表明,经营者对自己身心满意的程度数国企最低,而私企最高;心理健康指数,也是国企最低;经营情绪状况得分,还是国企最低,外企和港台企业得分最高。调查还表明,能在工作中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经营者,压力较其他人为低;工作中缺乏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经营者,压力更大。国企经营者由于政企没分开、产权不明晰等体制性的束缚,“一纸调令”的处境使之处于极不确定的状态中而无法把握自己和企业的命运,因而成了压力最大的经营者群体。另有调查表明,在应试教育体制压力下,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很突出,在有暴力行为的儿童中不少人是三好学生。这些都说明,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体制弊端对公民形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不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治疗由于社会压力所致的心理疲惫,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幸福美好生活。
通过改善企业管理调减职业压力。有的专家指出:“压力与情绪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改善企业管理的方向,就是改革在旧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以物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念、制度、行为与模式,建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度、行为和模式。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让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愉快”的口号和国际劳工主席提出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体面的工作”的口号,对我们改善企业管理是有益的。
大量研究表明,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受尊重的程度越高,他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或他承受压力的能力就越强。事实也证明,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与学习的自主性越大,在竞争中感受到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越大,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得到的关爱和帮助越大,他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就越小,或者他承受职业压力的能力就越强,等等。这说明,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提高人的平等式管理;相信人、放手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人人都是经营者的自主式管理;厂务公开、赛场选马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坦诚合作、推心置腹的深度沟通、广泛探询与深度会谈的开放式管理等;一句话,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职业压力就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而适度的水平上,使员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职业状态。
在改善企业管理中,尤其是要抓紧解决当前引起职业压力的增大的突出矛盾。其一是劳资关系紧张。要摒弃劳资对抗、资本贪得无厌地侵害劳动权益的旧主张,代之以劳资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观念。这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资本方面,是代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顺应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这一时代潮流,不能死抱着资本原始的血腥不放,无止境地追逐绝对剩余价值,激化劳资矛盾,最终必定是劳资双输。与劳动者为善,资本的赢利才会更长久。
其二是改善紧张的干群关系,领导者要学会当好服务者、设计师和教练的角色,等级特权、上尊下卑的命令式管理观念方式已经过时,强迫命令、独断专行、英雄崇拜式的方式已经过时。
其三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关心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生活疾苦,放弃以“血汗工资、血汗工厂”的方式作为成本优势的不人道的观念与做法,使劳动从超长时间超重负荷的劳累折磨中解脱出来。
其四是在变革企业旧的管理体制、机制、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形成部门间尊重与合作、同事间尊重与合作、上下级间尊重与合作,共谋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
其五是要积极引进并运用国际已实行多年的员工帮助计划(eap)、产业心理咨询等工具和方法以及sa8000标准,及时指导和帮助员工排遣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防范新的心理疾病侵袭员工队伍。
当今时代,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不关心员工心理健康的企业是不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家不仅是经营者,还应是半个心理学工作者。这方面,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著名的“出气室”很早就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值得借鉴与学习。
通过自我学习修炼调减个体压力。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感到压力很大,有的会感到不过是小菜一碟。因此,自我学习、提高素质以应对压力、降低压力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是员工自我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要学习自我排忧解愁。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忍字心上插把刀,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有了忧愁要沟通、有了困惑要交流,不要凡事都忍耐着,直至忍忧成疾。自我渲泄,一吐为快,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面对压力,既要学会有坚持,因为有时的再坚持一下,就到达了胜利的彼岸;也要学会有妥协,因为有时是“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自我排遣不是消极地“一醉解千愁”,而是主动地“退一步海阔天高”。毛主席说得好:“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在前进的征途中,既要坚信前途光明,又要准备走曲路的道路。要珍爱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如果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压力、丢面子么?所以自杀是万不可取的选择,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欲望使之不走向贪得无厌。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忧郁和焦虑之中,更难感到幸福和快乐。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里的无欲是指无贪欲而非毫无欲望。适度的欲望是持续前进的动力,但膨胀的物欲、名欲和色欲等则可能导致毁灭。知不足,我们才会改革、创造、学习、提高;知足,我们才会在不断的改革中、创造中、学习和提高中,享受应有的幸福与快乐,使身心的健康可以持续。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人疯狂,知足者常乐,常乐者是不会疯狂的,因为享受天年者是不会自取灭亡的。
要学会自我担当也要学会自我放下。佛教教人要“舍得”,认为舍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智慧。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弄得自己一天到晚紧紧张张,神经兮兮的,食不甘味、焦心劳神,你不得精神病谁得?!所以有星云大师训示说:“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活出人生精彩的人。所谓“看得破”,不是说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说懂得顺其自然,顺应潮流,顺应规律,不存非分之想,不悖自然之理,不为不可为之事,不求不应得之财。
要学习修炼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如具有a型行为的人,要培养竞争合作观念,减少竞争敌意,适当减轻工作量,删繁就简,劳逸结合,活动笑神经,放松紧绷的脸。具有c型行为的人要学习放松而不压制自己的各种情绪,不要生闷气,要以开放、乐观、达观的心态与人交流沟通。这里有心理学工作者开出的两剂熬制心灵鸡汤的药方可供读者朋友参考。
一剂药方是:常存感谢之心;切忌杞人忧天;过简朴的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存知足之心。其疗效是释放忧虑。
另一剂药方是:善于调整计划,有选择而非被动选择做某件事情,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有了困惑要及早倾述;要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工作、学习的任务日事日毕,从不耽搁延迟,不使任务堆积形成压力;善于分配任务,不必凡事亲历亲为;每天都要作几次深呼吸;经常幻想美好的事物;知道适时说“不”,不一味逞能,对力不能及的事坚定地说“不!”;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不要做全优生。其疗效是释放压力。
常熬常饮心灵的鸡汤,我们就会真正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享受劳动、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正如一位美国农民祈祷的那样:“我热爱春天小雨的温暖和五月绿草的温柔;我爱听秋天收获季节庄稼发出的声响;当结束一天的劳动,看着日落是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我喜欢这样努力的工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