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非典时期”之典型企业文化

“非典时期”之典型企业文化

如果说当伊拉克战场硝烟弥漫、炮火冲天时,我们多少还有点隔岸观火的味道,毕竟那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但当“非典”在全国肆虐蔓延时,所有的人都感到岌岌可危,惶惶不可终日,毕竟这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身边。非典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人会预料到有这种情况发生,没有企业会想到小小的冠状病毒会让企业的市场销售受到致命打击,甚至会因此而倒闭!面对“非典”,很多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的萎缩,生产的停顿,更考验的是企业面对危机的应变能力,企业在非常时期的人性关怀,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核心竞争力等等。在非常时期,不同的企业正在上演着一幕幕不同的人间悲喜剧。

  企业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企业常常具有一些人的特性。因此,在讨论企业文化的概念时,我们也常常把企业的文化形象地说成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意识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在“非典”时期,拥有不同文化的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应对措施也是截然不同的。

  “非典”体现出的典型企业文化一:核心价值观

  正如前所述,我们有时可以把企业看作是拥有人的特性的组织,所谓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相当于人的价值观。人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人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对问题的处理。对于企业也一样。在这次“非典”中,不同价值观的企业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就大相径庭。

  不许停课与不停课

  非典进入高发期,校长办公室和党委文件接连下来:为夺取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保护师生健康,疫情特殊时期驻校外的教师尽量不要返校。各院系不得停课,但可以灵活改变上课形式。随后又下达口头补充通知:上不上课,由认课教师自行决定。但学生没有反应则可,学生有反应,学校必将追查有关教师的责任。某教授家住校外,早就知道学生对校方只限制学生出入校门不限制教职工恨声沸然,特意向系领导请教良久仍不能领会通知里面自相矛盾之处。后灵机一动,斗胆向班里下通知曰:遵照学校规定,非典期间不停课,灵活改变上课形式,并参照国外自主学习等先进模式,将全班集中上课学习改为单独自行复习所学内容。

  惠普公司的“非典”反应

  在非典型肺炎初发期,惠普公司即采取多种积极防范措施。惠普大中华区总裁亲自致信给全体员工:“公司将全力保障所有员工的安全,也请所有员工保障自己的安全,公司将密切关注事态动向,采取最有效的行动,请大家不必有太多恐慌,并请大家减少进出公众场所。” 同时,惠普还要求所有部门对公司的办公场所和用具进行消毒处理,为员工提供口罩等保健和自我保护物品。我们还为员工提供了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增强保健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减少被感染的机率。并做出:公司员工如出现身体不适者,报告人事部备案后,可不来公司上班。而为了减轻SARS给员工带来的心理压力,公关部将尽量避免谈及SARS的话题等规定。

  就像大脑支配行动一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行动。前一种企业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推向社会、推向员工,反正不要我企业承担责任就好。这很明显体现出企业和员工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认为员工是企业的包袱,所以企业发工资给员工就足够了。但以惠普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有着明确价值观的企业,却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灾难刚刚开始发生时,就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维护员工的利益,提前解释问题,最大限度关爱员工,减少员工对疾病的恐慌。——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表现。



  “非典”体现出来的典型企业文化二:危机管理

  日本的企管顾问藤井定美认为,所谓危机管理就是针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想何时发生,然而一旦发生却对企业经营造成极端危险的各种事件的事前事后的管理。它包括对从天灾到人祸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非典”来势汹汹,毫无征兆,对其处理的方式就是一个典型的危机管理案例。

  某跨国公司的危机管理

  电脑屏幕上,每隔3个小时闪现一遍来自公司内部的SARS调查数据。这是只有美国灾难片中才看到的镜头,这让人浮想联翩,好像总部在采取什么特殊的行动。不错,总部通知唐晋然,公司已经启动SARS特别行动组,总部要求各地人员给予数据及时反馈。这一套危机管理系统,是公司总部在“9·11”之后建立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在国外一些大公司里,公司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且一般其主管都是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在这些设立的危机管理机构中,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的,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公司部门主管以上人员和公司外聘顾问组成,这样的组织结构保证了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确保了对危机事件的成功解决。而在中国的企业里,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组织机构存在。在中国企业家的眼里,企业危机是无法预测和无法管理的,因此他们不可能为此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当然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准备。所以,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企业往往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继而导致应对失策,全盘皆输。像前面提及的“不停课与不许停课”案例,实际上也是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由于平时没有相关的防范和保护措施,在问题面前会将企业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

  “非典”体现出来的典型企业文化三:创新管理

  “不创新,毋宁死”是在美国业界非常有名的一句管理格言。在沸沸扬扬的“非典”恐慌中,有的企业手足无措,坐以待毙,有的企业却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创新,搭乘“非典”顺风车,营造自身新的管理“亮点”。

  借力打力,“非典”营销

  作为保健品业界策划水平一流的养生堂公司抓住“非典”这一商机,于4月23日率先向国家卫生部捐赠价值500万元具有提高免疫力的新产品――成人维生素;同时向一些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大批量赠送其利润贡献产品――龟鳖丸。同时,电视、报纸等媒体每次的广告宣传中,养生堂都紧扣这张公益牌,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在全国上下的媒体进行消费者教育和消费观念引导后,短短几天之内,其提高免疫力的产品龟鳖丸产品在杭州就已卖断货,其新产品成人维生素也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真正拉开了国内维生素市场大战的序幕。经过这一次事件以后,国内消费者日常保健意识将会逐渐增强,健康习惯也会慢慢养成,尤其是对维生素C的认识会加强,为进入维生素市场的一些企业无疑节省了一大笔广告费用。

  紧抓时机,“非典”培训

  某企业是一家小型的调味品企业,平时自己的销售员都分布在自己的区域市场,一年回公司的时间都不多,人力资源部想开展销售技能方面的培训,可都是没时间集中起来而搁浅。自从“非典”猖獗以来,企业的销售量就逐渐下降,市场上销售终端的人流量也比平时少了几倍,继续把销售员放置在外地区域已经意义不大了,而且驻外生活不稳定,不利于防范“非典”。这样,企业就将所有驻外销售员都集中回了公司总部,公司聘请了一流的销售培训讲师,选择了一个非常偏僻且人流量很小的度假村对全体销售员进行集中的封闭式的历时一个月的培训。这家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全体销售员的身体健康,又合理的利用时间训练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可以想见,一个月以后,他们开拓市场的尖刀应该更加锋利了。



重新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感谢“非典”,是“非典”给了我们一次现身说法的机会,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务“虚”的企业文化在关键时刻发挥的实质作用,体会到在危机面前惊惶失措和临危不乱所带来的巨大管理和市场差异;体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国对企业文化的引入和推广,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就开始了。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所能看到的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典之作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通常在企业实践中我们碰到的情况是:企业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制订企业战略时,许多人必定会提到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如何如何;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大家又必定会提由于我们的企业文化如何如何,所以导致这样的失败。但在工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又经常扮演被忘在脑后的“角色”了。如今,面对“非典”恐慌,当一切不是按照常理出牌,当市场极度萎缩,当员工极度担忧,当一切常用的管理手段都派不上用场时,我们有必要重新重视起企业文化这个“虚”的东西,有必要仔细审视我们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的到底如何。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虽然已经如此流行,但对许多人来说,似乎还是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因此我们把它们拿来,给读者一个多视角的展示。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生长存在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公司为有发展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这种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成功。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

  成绩卓越的公司能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接受的文化准则,一种紧密相连的环境结构,使职工们情绪饱满,互相适合和协调一致。他们有能力激发大批普通职工作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产品的热爱,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与承认和荣誉。

  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虽然国内已经引入企业文化了很多年,但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在很多人心中都存在误区。

  误区一:企业文化就是口号

  在笔者曾经供职的一家公司,老板在公司中层会议中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就提出:你们多想一些名词啊,然后再在公司中挂一些标语,这些标语从那些大公司里抄一些来就可以了。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整体价值观、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每个企业都由于处在不同的生存环境,拥有不同的员工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那些把企业文化简简单单的看成是些口号,尤其是大而化之,与别人雷同的“绝对真理性口号”是更要不得的,因为那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体现。

  误区二:企业文化是纸上谈兵

  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于是乎一些企业也赶时髦在企业内部大搞企业文化建设。他们或借鉴别的企业的企业精神,或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使得很多企业文化千篇一律,文字工整漂亮,方案周全翔实,但由于脱离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所以根本不被认同,更别说要全体员工遵守了。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拼搏之类的词语来概括。应该说这些词都是激励人的好词,都很重要。但所有企业都用同样的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个性,一个企业的精神成了整个企业界的精神!

  误区三:企业文化是文化活动  

  某企业在与外商谈判中谈及它的企业文化时说:“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活动,建设企业文化,这些年我们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比如足球、篮球、音乐小组等等”。客观的来说,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有必要的,它能增进同事间的沟通,促进非正式场合的交流。但这并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在混乱中重塑企业文化

  我们应该真心感谢“非典”!是“非典”的流行,使每个人减少了外出的时间,改变了日常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也是“非典”的流行,使得每个企业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善自己,在混乱中重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企业文化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她的巨大作用。它具有:

  1 教化功能。反映在对市场、对员工、对消费者的沟通中形成企业形象的代表,对于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维系功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存续。在非典事件中,企业文化这个内在的动力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战斗力——因为企业的资本是外在的,而企业文化是内在的;

  3 软件功能。企业文化执行一种行为程序功能,控制着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同时也控制着市场、社会对企业的评价。

  4 激励功能。

  5 阻抑功能。企业文化形成了传统,将对不良的思想产生阻抑作用。

  那么在“非典”时期,企业文化的重塑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在非常时期,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建设上。即:

  1 市场观念,营销观念的建设——以社会道德、客户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体现出企业的市场观念、营销观念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等等;

  2 顾客导向观念的建设——一切从顾客出发,为顾客设身处地着想的观念建设和执行;

  3 量化管理观念;

  4 绩效检核观念;

  5 人才观念;

  6 品牌观念;

  非典爆发后,众多的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的重任,捐款捐物,充分地体现出了企业的社会道德;而一些企业则趁火打劫,借非典大发国难财,混乱财——在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观念!任何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几种类型:

  1 企业创始人或最高领导人创造,造就了企业文化。如海尔,松下、联想;

  2 企业对重大历史进程的参与造就了企业文化。如可口可乐在二战的参与,可口可乐对奥运会的参与等等;

  3 重大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如1968年的日本奥运会,精工表的崛起;2002年“金六福”的世界杯营销;

  4 企业员工创造了企业文化。如台湾的企业;

  不论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她的社会性、人格化是固有的,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所以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处在何种行业,在这次非典危机中,都需要企业文化的重塑。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