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从“红高梁”猝死看中域的5年万店计划

从“红高梁”猝死看中域的5年万店计划

呜呼!

  中国又多了一个猝死的民营企业,而且是快餐业。扼腕叹息的当儿,不禁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又多出一份担心。

  审视“红高梁”事件,有成有败,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的心理、营销理念的落后,营销手段的单一,盲目扩张导致资本溃乏,最终品牌大厦轰然倒下。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缺乏品牌运营的急功近利思想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红高梁”万店计划始末

  1995年2月,一个叫乔赢的人受著名影片《红高梁》的启发,以中原人百吃不厌的烩面为主要经营品种,在河南郑州市二七广场开办了第一家“红高梁”快餐店,并打出制造所谓“红高梁”快餐业的招牌。1996年5月,乔赢如法炮制,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距“麦当劳”一步之遥的街面上开设了“红高梁”王府井分店。一时间,“红高梁挑战麦当劳”、“大碗面叫板汉堡包”之类的新闻纷纷见诸媒体,使“红高梁”快餐很快名声大噪。

  连续的胜利使“红高梁人”欣喜若狂,气势凌人。不久,乔赢就神气十足地骇然提出了“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连锁店2万家”的盛大扩张计划。此举引来国内外200多家媒体的轮番“爆炒”,一时间仿佛以“红高梁”领头的中式快餐已是行业霸主,明日之星。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人们预料的结果发展。

  但就在此言出口不到两年的时间,乔赢就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困难,几乎所有分店的经营都每况日下,资金周转异常困难,维持现有的分店运作已捉襟见肘,更不消说再开设新店了,“万店计划”已是空穴来风。为迅速解决这一难题,乔赢居然走上了“非法集资”这条路,最后“红高梁”集团几位主要负责人均被判刑,遁入高墙。

  “红高梁”神话至此宣告终结,其“万店计划”自然也胎死腹中。

“红高梁”的一张“X”光片

  “红高梁”能快速打响知名度,得意之笔就是他的借势策略。巧借《红高梁》的影响创造自己的品牌,敢于和“快餐大佬”麦当劳竞争,敢于将店开到中国第一街“北京长安街”,这些事件本身就极具轰动性和炒作性,所以不自觉就引来媒体的主动报道和炒作,而引发一场大讨论,多半还是正面的宣传。特别是当乔赢提出“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连锁店2万家”的扩张计划时,引来了国内外200多家媒体的连番报道,这么多的媒体集中来炒作一个主题事件,是极其罕见的。

  但是,名牌毕竟不是品牌,仅有知名度是完全不够的。

  当初建立“红高梁”这个品牌的时候,完全是利用电影《红高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一种明显的“借势造势、借船出海”的策略,利用得好,品牌知名度就有了。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品牌仅仅有高知名度,而忽视了“美誉度”和品牌核心理念等品牌要素的全面营造和建设,最终导致品牌大厦轰然崩溃。这与前几年央视标王“秦池”的没落如出一辙。

  再者,在品牌建设缺乏长期整体规划和精耕细作、缺乏品牌资产的时候,连锁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运作不够成熟的时候就大规模盲目扩张,并且是全世界、全国扩张,这就不免让人感到可笑了。



“红高梁”情结再现?——中域的5年万店计划  

  中域电讯是广东省目前规模最大的手机零售巨头,主营手机零售及增值服务、兼顾房地产等其它产业。

  不久前,中域宣布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即要在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开1万家手机连锁店。在手机零售业面临洗牌的局面下,中域此举不免颇有“称霸武林”、唯我独尊之意。同时,也引来行内、行外质疑的目光。

  据悉,目前手机行业利润已极低,一部畅销手机的利润平均只有30-40元,连中域也感叹生意难做,连呼“快要步入中国家电业的惨痛局面了”!

  为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各大零售巨头纷纷通过规模扩张、集团式采购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携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以获得一种整合竞争力。中域更是做到了直接由厂家供货,绕开了中间商和分销商,使利润空间更一步扩大。同时,通过自己强大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迅速扩张连锁网络、以求进一步获得整合竞争力、积累品牌资产。这样一来,广大中、小零售商似乎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感到“末日来临”,毫无办法,只有挨揍的份。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找到软肋,“死穴”可点

  广东,目前中域的直营店和加盟店共有130多家,今年内可望达到300家。其拓展策略是今年以华南为主,明年走向全国,在全国每个省会城市至少开一家旗舰店。

  由此可见中域的野心之大,即做全国性的手机零售品牌。姑且不论一万家店能不能开起来,能不能正常运转,光一年的广告支出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包袱。

  预计中域巩固华南至少需要2—4年的时间,据悉,目前“老家”的市场蛋糕已被主要竞争对手——“大地通讯”吃了将近一半,何谈巩固华南?不巩固华南何谈进军全国?试想连自己的“老家”都保不住的品牌,在外地会是怎样一个结局?麦当劳、肯德基对于开连锁

  店都是慎之又慎,扩张速度是非常严谨和缓慢的,因为他们谙熟中国每个区域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盲目扩张,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惨败,况且对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都是一种自残行为。中域快速强制克隆固有模式,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每个中心城市的一个旗舰店面对本土零售品牌的广告与促销围攻时,总部是否还能因为一个小区域而去投入专项资金进行针对性的对抗?不投入如何保证加盟店赢利?

  “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乃兵家大忌。如果竞争对手“握紧一个拳头打人”,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打区域市场,在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势必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市场将有可能被慢慢蚕食,最终将中域挤出去,稳步占领。而中域不过是“马戏团里的老虎”,逐渐暴露出真正的“软肋”。

  “死穴”已经暴露,还祈祷高手不会点吗?

  “红高梁”壮烈牺牲了,中域能否走得更远?

  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在其它媒体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