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葛兰素史克中国变身

葛兰素史克中国变身

葛兰素史克(GSK)与西南药业维持了16年的“婚姻”近日告吹。9月3日,西南药业发布公告,公司以1.06亿元的价格买走了葛兰素史克GSK 在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 有限公司的88.37%的股权,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 有限公司将掌控在太极集团旗下。  

  2003年葛兰素史克中国区的销售增长率在集团内名列第三,其中处方药和疫苗业务均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分别为13%和20%。

  尽管如此,葛兰素史克仍然选择把生产处方药为主的重庆公司股权转让。这是跨国医药公司近年来第一次主动出售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  

  重庆工厂撤资

  葛兰素史克撤出西南生产基地重庆公司的计划酝酿已久。  

  2004年4月,传闻作为太极集团三驾马车之一的西南药业有意收购葛兰素史克在合资公司的股权,但是由于双方在定价上的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悬而未决。直到8月30日,双方签署了《关于转让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 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此案终于尘埃落定。

  葛兰素史克重庆公司由当时的英国葛兰素威康出资495万美元(占50%)、西南制药三厂(现西南药业)出资371.25万美元(占37.5%)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出资123.75万美元(占12.5%)组建,主要为中国市场生产治疗呼吸道疾病所用的吸入类药物,主要生产治疗哮喘、鼻炎病的药用气雾剂产品:万托林、必可酮、伯克纳,1991年10月正式投产。 

  该工厂是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后经股份变更,葛兰素史克的持股比例上升到88.37%,西南药业和中国医药则分别降到8.31%和3.32%,且总注册资本金也增加到1490万美元。

  之后,葛兰素史克重庆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由葛兰素史克全权负责,而中方投资者的管理人员则全部撤出。但在葛兰素史克的管理之下,重庆公司投资回报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有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其中重庆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处方药,而营销是由一个专门的处方药部门总负责的。”葛兰素史克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萧韦群介绍,在GSK,生产系统是个独立的管理层,因此GSK撤出重庆厂不会对原有产品在中国的供应产生任何影响。重庆公司撤资并不意味要放弃西南市场的供应。

  但不可回避的是,重庆公司的产品营销并不顺畅。

  有知情者透露,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的产品市场销路不畅,而其生产能力利用率至今仅40%。由于开工不足,收入不能维持公司成本支出,因而公司处于亏损,葛兰素史克不堪其累。

  为了避免日后由于生产力过剩而导致关闭,葛兰素史克公司不得不撤出重庆工厂以备不测。  

  天津地位提升

  葛兰素史克是最早在中国成功兴建合资企业的外国制药公司之一,其旗下的中美史克和重庆葛兰素都是全国“双优”企业。

  但如今,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已经大相径庭。一方面,葛兰素史克将其拥有的重庆工厂88.37%股权出售给西南药业;另一方面,葛兰素史克计划在天津建立1个大采购中心,同时设立2家专门开发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另外,公司正与天津医药集团协商建立一家合资企业。

  此次股权转让所获得的1.05亿收益去向仍是一个谜。“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投资已经很大了。暂时没有考虑下一步投资。”萧韦群告诉记者。

  而且,“撤离重庆和在天津方面的合作根本是两回事。重庆工厂只负责生产,是生产部门统一管理的,天津方面的合作负责部门都不一样。”萧韦群解释。  

  但还是有敏感人士察觉到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 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发生的变化。“这将是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进行的一次业务资源大调整。”  

  在进入中国的近20年间,葛兰素史克已成立了7家公司,其中5家为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共计2.78亿美元。

  现在除去重庆厂之外,GSK在中国仍然拥有4个生产基地,其中2个基地设在天津,分别是生产OTC产品的天津中美史克和生产处方药的葛兰素史克天津 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3月下旬,以天津市委书记为首的天津市代表团受邀赴GSK英国总部考察。之后曾透露出一系列关于加大天津合作的消息。  

  葛兰素史克将在天津建立两家专门开发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尽管还只是一个宏观上的意向,尚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不过只要条件许可,GSK未来肯定会兑现这一承诺。”该公司内部人士承认。

  同时,GSK与天津医药股份公司签订了进一步在天津投资和合作的意向书。双方将就建立一家合资企业进行商讨,由天津方面提供员工和厂房,GSK提供专门技术。  

  关于建立采购中心,葛兰素史克的计划是将天津建成GSK亚太地区的生产、采购和销售中心。此外,未来1-2年,GSK还计划把两个已在境外上市的OTC产品拿到天津中美史克来生产。 

  资源重新配置

  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 公司的遭遇并不是意外,知情者透露,不仅是重庆工厂,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生产一直都没有满负荷运转。  

  2000年12月,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两家公司完成全球性合并,2001年初,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葛兰素史克成为英国在中国最大的投资商,总投资超过2.6亿英镑(约合36.4亿人民币)。

  然而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产能过剩也从此开始。 

  在合并前,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都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合并虽然使葛兰素史克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占有份额从原来的4.6%上升到7.3%,在华的业务也实现了互补,但也让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产能严重过剩。这使得葛兰素史克不得不选择瘦身,首当其冲接受手术的当然是投资相对较小的葛兰素史克重庆工厂。在葛兰素史克中国5家药企中,重庆公司是第一家,也是投资额最小的一家。GSK一位部门负责人认为,重庆厂现有设备和规模已经不适合公司整体发展,改造费用及难度甚至比新建厂房的成本还要大。  

  在公开的全国2004年5月份呼吸系统用药销售金额排名中,重庆工厂的产品万托林、必可酮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九,而销售数量排名上却名列前十名之后。很明显,是高价格支撑了销售额。  

  “在开工不足的时候,消费者所支付的药价也相对较高。”葛兰素史克无奈之下的决策是用某些区域的瘦身,换取某些区域的重点发展。天津似乎在重点区域之内。

  “葛兰素史克不会放弃西南市场,原重庆工厂的产品将由葛兰素史克天津公司生产。”萧韦群介绍。而重庆工厂的产品之一伯克纳2003年7月进入OTC(非处方药)目录,从2004年开始,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已经由天津中美史克全面负责。

  外资药企亟待瘦身,已经是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的通病。一般来说,外资厂总部将药物出口到其他地方,达到一定销量,才实施本地化生产。而在中国则相反,在并不了解市场需求量的情况下,近年来大型药厂投资速度不断加快。  

  这里面主要原因是政策上的担心。药品进口许可证每3年重新审批一次。3年中,仿制药就可能上市了。让外资担心的是,如果中国国内有了足够的生产能力,他们再想设厂就晚了;第二,以前的公费医疗报销制度优先考虑国产药,其次是合资药,最后才是进口药。另外,关税高也导致外资为降低成本而尽快实现本地化。

  但是在市场培育准备不足的前提下,高速投资的最可能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葛兰素史克为其呼吸道类产品找到了新的生产厂家葛兰素天津工厂,但是更多人认为,在葛兰素史克全球资源重整计划中,中国地区的战略调整、资源重新配置仅仅是开始。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