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呼唤制度积极应对

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呼唤制度积极应对

近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已进入差距较大的区间。
    
     据统计,2003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其中差距最明显的是江苏省,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高达10.7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
    
     不仅如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过大。200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为3.1,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1.6的水平;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我国这一指数还会更高一些。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2.10,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为4.16,目前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2.24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达到80%以上。另外,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迅速加大。一是地区之间、单位之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外收入差距过大。二是垄断行业职工收入与一般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例如,1978年,收入最高的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是收入最低的一般行业职工工资的1.49倍,2002年扩大到2.99倍。
    
     中低收入群体庞大,贫困问题比较突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据有关专家介绍,从世界上一些国家收入分配群体分布结构的变化规律来看,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比重较低、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是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群体分布结构。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群体分布呈“金字塔形”模式,高收入群体最少,中等收入群体次之,中等偏下和低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衡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处于差距较大区间。从我国人口、幅员、区位等具体情况以及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情况分析,目前总体收入差距仍在可承受或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城镇居民占有财富差距比较悬殊,使得城乡居民心理感受的收入差距比实际差距要大。
    
     不可否认,必要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微观组织的运行效率,但收入差距过大则不仅违反公平原则,而且会使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境。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首先,要加大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应重新确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此外,尽早开征遗产赠予税、大额财产税、特别销售税,从收入的最终形式上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的调节。要加快建立鼓励投资、创业的机制,把高收入者的财富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上来。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缩小收入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财政支出要更多地向社会保障方面倾斜。要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群体和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在孩子上学、劳动者的医疗、基本居住条件等方面,政府应当有更多的保障措施。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法律手段。要从制度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决心消除由于不合理的制度性因素带来的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上,要在创造平等机会的前提下,更多突出效率;在再分配上要更多关注公平。
    
     第四,要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规范垄断收益分配。可以考虑对各种领域的国家特许经营机构征收特许经营权收入税,采取规范的办法将留归部门和企业的垄断收益收归国家财政。
    
     第五,结合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加大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逐步清理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出台津贴、补贴,建立规范化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同时结合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有效调节地区之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差距。
    
     第六,改进收入分配统计,建立收入的监测、预警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复杂,隐性收入越来越多。为此,要特别重视收入分配统计,建立收入分配监测、预警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全面、准确、及时的收入分配统计信息。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