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通病”害苦中国的家电产业
家电大国不等于强国
早在之前的国内部分彩电企业在美遭遇集体反倾销诉讼的时候,许多行业分析家就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未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承认,从而导致了我们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时,比拥有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企业多了一重阻力。但是,他们并没有思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的总体现状。
其实,许多区域性小规模的家电企业,他们只是沉迷在每年赚足十万元、百万元,或者上千万元的满足感中,市场战略、国际竞争、品牌策略等词眼离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家电制造业大国。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仅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家电制造产业带,就聚集了各类家电制造企业近2万多家。这其中还不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数以万计的家电厂家共同撑起了中国家电制造业在“规模化、产业化、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同样也流露出在“产值、品牌、技术”等方面的缺憾。
一位在浙江从事小家电生产的朋友对笔者说,在他们一个人口不足6万的小镇上就聚集了500多家家电生产工厂,他们大多为“部分现代化+手工作坊”的形式,坐在家里等待全国各地的客户上门定货。因竞争激烈,大家只好以价格的形式来参与竞争。这样就造成了两方面的恶果:多年来没有建立起忠实的客户网络;价格几乎降至成本底线,企业缺乏发展后劲。
实际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整个家电产业中,不仅仅是小家电,包括正趋于发展成熟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多个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家电业的三大通病
目前,中国家电业所存在的三大通病,已经让许多厂家自酿恶果而自食。
第一,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一些厂家抱着谋取一时暴利的目的,根本不去考虑今后如何发展,还有一部分厂家对未来发展缺乏准确地把握,从而早早夭折。近年来,迎燕、伯乐、长岭等一大批知名家电企业的败落,就折射出企业长期战略的缺乏所带来的后遗症。
第二,对市场竞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认为市场就是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刺刀见血。却不知道,市场竞争最终是要形成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双方共赢。他们往往为了抢占一时的市场份额,而不惜牺牲企业长期发展后沉淀下的“利润、品牌”等众多助动力。
第三,竞争策略容易误入极端化。一旦某种市场竞争手段取得了一定效果,就会乐此不疲,长久使用。而不知道将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地包装,从而衍生出更多、更好的竞争策略。价格战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而概念炒作、技术浮夸风等等也是阶段性极端化的表现。
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化、产业布局完善的家电制造企业,如何有效规避市场竞争中的诸多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每一位与家电有关的人来考虑、解决。对此,笔者认为,中国家电业的市场经济地位更多的不是由谁来承认和被认可,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争取,市场经济社会还是需要通过市场化操作手段来实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