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联合国在2000年发布的《千年报告》中指出:“事实表明,已经实现较高成长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成功地融入全球经济并吸引外国投资的国家”。
经济全球化己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显著特征,而跨国公司则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经济载体。跨国公司通过其公司的国际分工而跨越国界,把本来相对独立,相对分散的各国市场编织成一个整体。
2000年统计表明,在全世界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里,51个是跨国公司,全世界的跨国公司生产了全球42%的工业产品,56%的贸易,80%的直接投资,90%的技术转让,可见跨国公司己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支柱。
如果说20世纪是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全球经济的世纪。中国将无可避免地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来。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全球的跨国公司也加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早在1999年,上海全球《财富》论坛上就提出了“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的口号。中国企业己是临兵城下的境地。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入世后本土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适应——创新。因此理解跨国公司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原因
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历程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中国连续8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些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世界知名的500家大跨国公司己有 近400家来华投资。如此之多的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为什么中国对跨国公司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诱惑。
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谋求发展是跨国公司迫切的愿望,而中国是极少数以较高速度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尽管遭到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打击,但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这一特征并未因此而改变,在这个新的中心中,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率。自1992年以来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资吸收国并在世界上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吸收国的中国,对任何谋求利润增长的跨国公司都产生了难以抵御的诱惑。
(二)中国广阔的市场,潜在的、巨大的购买力。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12亿之众的人民购买力有极大的提高。但是,在某些行业,中国的技术水平、制造水平等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潜在的需求还有待挖掘。有市场可开发的地方就有利可图,不少大型跨国公司就是奔中国这个大市场而来。如目前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己达34亿美元的摩托罗拉公司宣布,未来将把在中国的投资提高到100亿美元。著名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决定把东南亚某国的生产厂搬到中国来。
(三)中国软、硬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还因为1978年以来,中国吸引国外投资的软、硬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在硬环境方面,中国正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在软环境方面,中国更是做了不懈努力,在涉外经贸投资活动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跨国公司更具吸引力的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由改革开放初期靠实行税收优惠为主,逐步转向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内外资企业公司竞争、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重点和优惠政策转向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行 市场换技术,重点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高国内产业水平等。
(四)中国有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一般地大型跨国公司所在国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其劳动成本都较高,因此,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除考虑到可以避免出口产生的远程运输的成本以及关税外,还考虑到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以与其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相得益彰,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早期成功跨国公司的榜样。
如果说跨国公司在选择直接投资地点时,尚有一丝顾虑的话,那么,在看到本国的先行者或他国的同行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出色业绩时,他们似乎可以预见到自己的前途。如快餐业中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碳酸饮料 中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日化行业中的宝洁和联合利华,感光市场上的柯达与富士等。
(六)对中国入世后的预期。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入世获得批准。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们必须在法律体系、政府职能、金融市场、宏观管理方式、企业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一系列变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以开放促改革为特点、以同国际经济全面接轨为目的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的承诺包括:在降低关税方面,5年内将15%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在农业方面,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1%降到17%,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在零售业方面,到2004年前,经营少数重要商品和仓储式超市业态的30家店铺以上的连锁企业,仍必须由中方控股,取消其他一切限制;在金融方面,5年内开放金融市场,其中银行业开放步伐最大;其他方面如保险、旅游、证券、法律、会计、医疗、电信、汽车和IT等行业市场也将逐步开放。中国市场空间将得到极大的释放,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一)吸引大量外资,分散投资风险。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为我国引进了相当大规模的资金,还成为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的外资来源。更重要的是,由于跨国公司的参与,分担了投资风险,使一批我国急需的项目能够马上起动。
(二)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与一般外国直接投资所建立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不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建立的项目大多数为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这些项目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跨国公司有整套的制度和观念。这一套制度和观念通过在华直接投资,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全球性竞争的需要,大力推进其海外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即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中,为迅速适应中国的经济、文化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本土公司。而当地化最关键的是人才当地化。可以说跨国公司是培养中国经营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四)规范交易行为,构建市场制度。
跨国公司的介入,通过它们一系列的主体活动,一方面规范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以及其相关行业参与者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这种交易的高效率也成为国内经济单位实施市场行为的示范。所有这些都将引导与构建中国全新的市场制度,包括行为规范、交易准则、国际商务基本规范等。这些市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国内市场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另外,跨国公司的示范作用将促进中国的国际经营业更快地学习、发育、成长,经受国际经营风雨的考验,更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三、跨国公司决胜中国的策略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很快地取得主动权,取得了控制权,而为什么同样在中国市场上,同样地利用本地资源,我们的许多企业做的却不如外国企业做的好呢?他们成功的秘决是什么呢?
(一)建立自己的生物圈。
跨国公司向中国市场的全面进入己从点状升级到“群居”。他们向中国的“移民”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种“移民”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就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Powers先生所说:“他们是在群居生存,是在建立自己的生物圈。”
以宝洁公司为例:宝洁公司80年代末期来到中国时,中国还没有物流服务商,只有运输公司,贷运代理公司等,国外的物流服务商又不能进来,宝洁公司只能采用中国的运输公司。在数年的合作中,宝洁公司以客户的身份不断刺激一个贷运代理公司(宝供)掌握先进的物流方法和经验,最后使之成长为一个规范的物流公司。宝洁公司只是在接受中国小公司的服务中,就培养锻造了一个优秀的中国企业。但是今天宝供已经不再是宝洁公司唯一的物流服务商了。有人提出疑问:宝洁之所以使用宝供服务,并且花代价培养它,是因为跨国物流公司都没有进来,属无奈之举;一旦跨国公司进来,宝洁就会放弃中国的本土公司,奔跨国公司而去。
跨国公司一直遵循的是“全球化链条定律”追随客户和全球协议伙伴。不可避免地,他们要“一串一串”地梯队性进入中国市场。在商业价值链上互为客户,让跨国公司们形成竖看一条线,横看一张网的类似于他们本土的商业环境。他们知道,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熟悉和适应的伙伴,他们将如鱼得水
(二)大量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调研。
目前市场研究中,约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由跨国公司提供的。跨国公司对市场研究的重视是国内本土企业所不能比拟的,国内企业可以在广告上一掷千金,甚至在国内广告标王的争斗中,屡屡挫败跨国公司,但在市场研究投入方面,许多国内本土企业可能几乎为零。
具有77年历史的宝洁,市场研究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它在全世界首创了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发展了许多专门的市场研究方法和模型,而且迄今为止它仍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研究客户。正是因为对市场调研工作的如此重视,宝洁在中国市场上的每一个产品才都能打响。
再以零售巨人沃尔玛为例,沃尔玛进入中国的征途几乎不动声色。它犹如一位棋风稳健的围棋高手,谨慎步子,稳扎稳打。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沃尔玛曾做了长达6年的准备。早在1992年7月,沃尔玛就获得了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并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作,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官方支持、城市经济、国民收入、零售市场、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这些都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赢家的营销策略是:适应中国的转型市场环境,十分重视中国本土化。
摩托罗拉把本土化列为公司在华发展四大战略之一,并且把它融入所有业务中,摩托罗拉公司认为,本土化不仅是从中国采购产品和服务,而是每项业务都必须有本土化内容。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先生的话说,就是摩托罗拉公司“植根中国”,“以中国为家”,目标是“做一个地道的中国公司”。
诺基亚(中国)副总裁大卫哈利认为:诺基亚在中国16年,最成功的就是本土化策略。
沃尔玛公司也明白,要真正实现其全球扩张的战略,在中国扎下根,就必须坚持地实行本土化策略。如今沃尔玛在中国的本土地化策略己初见成效。正如《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在中国登陆5年后,沃尔玛己 不再像初来乍到时那样手足无措了。
2000年,伊莱克斯冰箱以本土化策略为核心反攻本土品牌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份额升为第二;另一大国际品牌可口可乐公司不但以成功地塑造出本土品牌“天与地”和“醒目”为骄傲,而且2001年春节期间以非常本土化的促销策略赚得盆满钵满。
以上足见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对跨国公司占领中国市场有着多大的意义,这也是它们的胜利之本。
(四)坚持长期战略,不搞短期行为。
跨国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注重长远,全心致力于自己的专业行业。中国市场上有许多投资机会能够轻松赚钱,外资企业又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但它们从来都不为之所动,宁愿投资几千万,几个亿美元去做自己的专业,精耕细作地开拓市场,甚至于亏钱投入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市场份额。
麦德龙在中国采用的就是典型的“远期营销”策略:目前在华麦德龙的利润率为1%,今后的目标是2%—3%,而全球麦德龙纯收益年增长点为8.5%;上海锦江麦德龙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对外事务的黄忠杰也承认“麦德龙在中国并没有创造出利润”,同时解释到:“这是一个要利润也要市场的问题,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可口可乐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承诺,若干年内根本不考虑赚钱问题。其实这们是为了赚长久的钱。在进入中国之初,可口可乐系统的厂家就购置运输车辆,负责把饮料送到零售商手中,并且无偿赠送零售商冰箱、遮 阳伞,想尽办法铺市场。可口可乐每年都结合促销活动推出大量广告,并参与所有重大社会活动。市场越不景气,可口可乐越是要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可口可乐建立了无以伦比的品牌影响力。
(五)超越竞争,注重竞争力与合作平衡。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但怎样看待竞争、参与竞争则大有学问。中国不少企业一想到竞争,就是你死我活,所以恶性的价格战此起彼伏,相互间的攻击不断升级,最后大家都获得不了利润和发展。而跨国公司的观念是超越竞争。
微软公司以制订行业标准的办法“君临天下”,占据了“无竞争领域”。认证与培训是微软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的一个重要战略,它以终端顾客入手,牢牢地把顾客结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很高的进入障碍,同时,通过微软认证与培训项目的实施,微软又成了行业的领头羊,无形中成了标准的制定者,或者说让消费者形成维持微软是行业标准的印象。这必然会对竞争对手形成无形的进入壁垒。从而有效地 遏 制竞争,达到超越竞争的目的。
此外,还有IBM公司,最早倡导“电子商务”概念,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几年后大获丰收;其实,不少跨国公司注意以差异化的办法建立竞争的优势,以持续的服务培育忠诚消费者;跨国公司之间也很注意合作和协同,很少相互攻击,而是共同维护市场上的秩序。
(六)政府公关与社会营销的作用。
也许在本土企业看来,政府公关和社会营销对跨国公司来说是一种无法躲避的成本,但跨国公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巧妙地化解了这种成本,创造了长远的利益。也让我们感到他们的远见了。
诺基亚认为,要融入当地国,实现本土化,单纯的产品、人员本土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这些年来,诺基亚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和赞助中国各项社会、文化、体育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与中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树立优良的公众形象。1998年诺基亚向中国洪涝灾区捐赠了价值人民币100万元的赈灾款物。1997年它赞助中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2001年做为主赞助商赞助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98年作为98届中国国际美术年的主赞助商,还赞助了在美国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国:5000年文明艺术大展”。2000年组织全国12所重点高校参加:“诺基亚2000年大学生思维挑战赛”。1999年—2000年诺基亚阳光计划在20年重点高校全面展开。公益活动最能得人心,体育赞助最能赢得眼球,文化赞助最能渗透并提高品位,教育投资最能拢人心,诺基亚可谓用心良苦。
体育和饮料有着不解之缘,借助体育活动可以树立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2001年1月,在北京世纪坛,可口可乐成为新世纪第一个为中国之队度身定做了第一首队歌。8月,可口可乐第一次将“国际足联世界杯”带到中国队主场为他们祝福。1998年,可口可乐向希望工程捐款人民币500万,专门用于资助失学儿童。到目前为止,可口可乐在全国各地兴建50所希望小学,为贫困地区的100所农村小学捐赠了一套希望书库,还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报社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代乡村大学生”奖学金。多创几个第一,也就多了几分支持。
另一方面,根据中美联合调查研究,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其庞大的独立供应商和销售商网络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间接支持41.4万上就业机会;每年向中央和地方税收部门直接或间接的增加利税16亿元人民币;通过乘数效应使中国经济增长30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口可乐在中国做的一切,无疑将使它更加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四、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发育起来的国有企业,乃至所有中国本土企业来说,都是强大的冲击。借用一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评论,中国不少企业在治理结构、战略、各项管理上还像是“小学生,不能要求小学生做大学生的事”。
但是我们更看以,从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并没有在跨国公司的冲击面前销声匿迹,相反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冲击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许多“中国造”的产品还风靡国际市场。这说明中国企业在许多领域完全是可以“与狼共舞”的。
(一)进入生物圈,成为跨国链条中的一环。
以前,由于政策原因,跨国公司不能同等权利地,更不能成体系地进入中国,他们原本在海外形成的业务关系和链条关系被打碎,导致他们在中国的效率下降,也给中国本地企业让出不少业务机会。但是,中国入世后,跨国企业的业务链条会更加完整地连接起来,构成跨国公司“中国群居链”。
“跨国链条”对中国市场是一个“价值升级”。跨国公司透明、规范、专业的做法刺激中国各个行业科学化。跨国公司提供的金融、咨询、会计、财务等优质服务,不仅为了跨国公司,也为中国公司提供。
“群居现象”不会威胁中国企业,而会培养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尤其是在IT业、消费品业、服务业领域。其实中国企业不必害怕,“跨国链条”会让整个中国市场升级,而且中国企业会成为跨国链条中的一环,甚至会进入“群居生活”,与跨国公司互为合作,进而形成新的业务链条。
(二)正视跨国公司,拒绝民族情结。
中国的一些企业对跨国公司进入一直存在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业绩如何看。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公司创造的业绩都是属于母公司,是为母公司的全球业绩做贡献,是为了跨国公司母国的国民福利作了贡献。持这种观点的人常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与民族工业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对立物。这就未免有民族情结了,于是智商高的广告人策划出大量“中国人喝自己的饮料”等广告为抑制洋产品,老百姓和他枕头下面的钱真是被动员起来了。可是反过来想,如果国货真的不如洋货,你怎么对得起老百姓的爱国心?如果国货真的比洋货好,你又何必“利用”老百姓的爱国心?
因此,我们必须拒绝这种民族情结,正确认识跨国公司。要知道各国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投资,本国的跨国公司也到其他国家投资,一国民族工业的壮大离不开跨国公司全球化投资的有机结合,离不开跨国公司的要素供应和联接。
如果一家外国跨国公司,它的大部分价值创造环节(研究与开发、制造、营销、人员培训等)均在中国进行,那么,客观上该公司就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质量和生产力的水平,就增强了中国的竞争力。这里不是指中资公司的竞争力,而是指在中国本土形成的物质生产力,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值能力。
阿根廷总统卡洛斯·梅内姆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资本上不插国旗。我问自己,什么是我国资本,是阿根廷企业流向国外的500亿资金?或是跨国公司在此进行生产的资金?言外之意,似乎后者对阿根廷是更现实的资本。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划地为牢,把市场进入和市场占有的问题搞得过于敏感,过于忧心忡忡。如果我们一方面讲全球化经济,讲中国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互接互补;另一方面又是主张防范外来成分,这在政策上是相互矛盾的,与全球化经济的总体趋势和我国中央政府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不一致的。
(三)注重市场研究和市场学习。
进入90年代后,全球进入多变快变的时代,中国市场也是如此,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市场的发展也是非线性的,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花力气去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市场研究和市场分析,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同时市场本身是个课堂,我们要向市场参与者学习,向供货者学习,向消费者学习,向竞争者学习。要分析研究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和实战案例,一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这些大公司成熟的经验。在近期可以避其锋芒,进行错位经营,寻找自己特定的细分市场,推出面向特定顾客群的商品和服务。同样,也能利用跨国公司之间相争的态势,乘隙而入,坐收渔利。
(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面对跨国公司向中国市场的战略推进,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应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和产品的特性,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企业的潜能。
对于那些真正的全球行业,如商业客机、民用小汽车、集成电路芯片、制药业、感光材料,由于这些产品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研究和开发投入费用巨大,跨国公司占有极大的优势,在这些行业里中国企业如还坚持另搞一套,与其相抗衡,则是不明智的。中国企业应采取结盟形式,加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去,承担专业化分工的一部分零部件生产或装配环节,也可以成为跨国公司在亚洲或中国的一个制造中心,这样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设备,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使企业和行业与世界级水平同步发展。
对于食品饮料、洗涤剂、日化用品、一般家电产品、快餐食品等行业,跨国公司主要凭借其无形资产(如商标信誉、组织能力、营销经验)、广告 促销投入与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范围内展开竞争。这些行业制造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环节,集中在以各种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品牌选择上。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同跨国公司竞争主要凭借对本土市场和消费者的熟悉,能够开发出更适合本土消费者需求和特点的差异性产品,同时整个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较低,如能更注意市场化操作,完全可以开辟和保持大块自己的特定市场和特定购买群。
对于大宗商品行业,如纺织业,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成本。在这一行业中,中国企业只要能保证产品质量,控制住成本的上升,并注意开发国内的内地和农村市场,就能有效地抵挡住跨国公司的进攻,保持住竞争优势。
(五)创建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发生资本短缺问题,应当尽量争取引入外资,尚且还谈不上资本输出。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资本输出并不一定是富国的专利。一般来说,资本应当向那些能够实现最大增值的地方流动。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左右就会在资本输入的同时出现资本输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虽然内地有些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停留在600美元上下,但是东南各省己超过5000美元。因此,在中国必然同时存在资本输入和输出。中国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创建中国的跨国公司,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西欧、北美、日本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抢占市场,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可以到美欧日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去抢占市场,市场永远是分层次的,善于发现机会,善于利用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总是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的。中国的海尔、小天鹅、长虹、格兰仕等公司近年在国际市场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多的中国公司应该利用在中国市场学到的国际竞争经验和手段,到国际市场去开拓,那样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将会变得宽广得多。
在21世纪这个技术全球化、产品多样化、市场本土化、服务个性化的世纪,在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任重道远,机遇与拼战并存。如果说来自跨国公司的挑战是现实的,机遇则是潜在的,需要我们通过主观努力去创造的。知己知彼才可能胜利,对跨国公司的了解、接触、学习的越多越细致,我们的希望才越大,把握才越大。
参考文献:
1、卢泰宏:《跨国公司行销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罗进:《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薜求知:《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财富论谈·破译世界500强经营内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
5、《经济信息》第7期《中国经济2001年春季报告: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6、徐滇庆、耿健,《入世与资本输出》,《中国经济时报》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