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AE升级系统实战篇(三)——进阶专业升级 修炼成功AE
AE的入门技巧能够很好的掌握,但专业知识的储备就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与提高,假如你以前学的是广告专业,同样需要自己不断的加强学习。因为现在的知识传播更新非常快,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很快就被营销新思维取代,另一方面教科书上理论化色彩太浓,与实际中的市场情况相差甚远,何况,在学校中根本就没有接触企业案例的机会,而现在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企业打交道,专业知识加上活生生的企业案例。这样,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的提升会相当迅速,专业知识的储备主在用来解决AE日常工作长期困扰自己的几个问题。
一、广告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好回答,因为简单,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比较大。这里仅从企业投资角度上作个解答,企业从销售费用中拿出一大笔资金投入到广告传播上,这属于典型的投资行为,与投资建厂,投资设备、投资科研、技术一样,是为得到更大的回报。企业得到的好处即收益不外乎两个方面:硬性收益和软性收益。硬性收益主要体现在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软性收益包括的面就比较多;例如:品牌增值、加快货物流通、加快现金流循环、增加销售团队及渠道商信心、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溢价等方面。一般国内本土企业在硬性收益上看重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则综合考虑,甚至偏重广告的软性收益。因此,国内企业都有一套广告投资硬性收益分析工具。
二、广告费50%都浪费了,应该是高风险的投资,怎样对广告流失进行有效战略管理?
的确,广告是门应用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中得到完善。一方面,现在媒介发展多元化,消费者追求个性生活主张,使广告的触点日趋下降,企业要与消费者沟通非常困难;另外一个方面,产品严重同质化,社会产品明显过剩,竞争对手之间,无法承诺会给消费者带来独有的产品利益;第三方面,消费者在众多营销声音的培训和教育下,反诱导、反引导力不断提高,导致广告视盲症。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广告成本不断上升,而广告收益日趋下降,有解决的办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同时也因为这些负面矛盾推动了营销理论、广告学理论的向前发展。针对以上世界范围出现的现象,许多国外的营销理论相继传到中国,本土的营销理论和实战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品牌理论、整合营销传播(IMC)、定位理论(特劳性)、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C理论(顾客需求、顾客成本、顾客购买便利性、顾客沟通)、服务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网络营销理论、绿色营销理论、社会营销理论等等,还有一些分析工具如:SWOT工具、马洛斯需求理论。应用这几个理论来解决广告传播的矛盾,也附带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理论,品牌就好比是我们的外套,我们每个人在赤身裸体之时,生理构造完全一样,也就是严重同质化,之间没有根本区别,但当我们穿上外套时,不同社会等级,不同气质就呈现出来,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价值也区别开来,人与人之间造成了差异,所以品牌就是产品的外衣,产品构成基础,品牌成为上层建筑,这样就为解决产品同质化提供了方向。IMC的实质就是与消费者双向沟通,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坚持同一声音去解决广告触点下降,和消费理性化的问题。特劳特定位理论致力于解决社会生产严重过剩的营销问题,用市场细分和市场区域隔,占领细分市场和发现新的顾客需求。4P到4C是企业营销原点的战略性理论,4P以产品为中心,4C以顾客为核心。体验营销是随着英特网在全球的发展而壮大,体验营销以4C为基础,突出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和购买乐趣。这里仅从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作为方向性的分析,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有其强大的逻辑性和实践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为此广告AE要协助客户解决广告效果低下的难题,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与中国价值文化观念,在严格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做出忠诚于市场的广告行销建议。此时AE与交易所的红马夹一样,投资人把资金交给你,能否有回报、有多大回报就全靠经纪人的知识及运作能力。当然更多的有另外一种情况,广告客户对广告公司的专业能力根本就不信任,自己有一套广告行销计划,还就需要广告AE、广告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给予建议、沟通,广告公司、广告AE能够给予客户方向和温暖是最的,否则,广告公司就是多余角色,从而,导致“媒体是皇帝,客户是上帝,广告公司是奴隶”的局面。
三、做广告等于做品牌吗?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这二者行为的主体不一致,广告传播主要是广告公司完成,而品牌传播的主体是广告主,如上分析,产品是品牌立身之本,产品品质保证就由广告主完成,这个问题上广告公司一点忙也帮不上,但二者是紧密合作关系。其次,二者管径大小不一致,广告传播构成品牌传播的一部份,品牌传播需要广告传播强有力的支持,公关传播、事件传播,社会责任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成为品牌传播途径。第三,二者有时候的传播力逆向,按常规的理解,二者传播力应该一致,但由于企业急功近利,或广告公司不认真负责的情况下导致二者传播力相互抵触,给品牌带来伤害,使广告主尽心打造的品牌资产流失。
我们无法再问更多问题,问题越多对一个刚从事AE工作1—3年的人来说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专业领域就更显苍白,AE唯一能做到的是:从现在开始不断的充电、学习、提高自己,一刻也别停止。
沟通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特定目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说话、会说话不算是真正有效的沟通,AE新人与客户的沟通无疑是生硬、机械的。在从事AE工作的前期,靠的是真诚、热情、来感化客户,而进阶升级训练就要在此基础上用专业沟通技巧来使客户信服。沟通技巧,我们分成电话沟通技巧和聆听技巧来升级训练。
一、电话沟通技巧
1)电话沟通无形。但人的直觉非常敏锐,客户在电话中接待一个陌生者首先产生拒绝心理,这是正常心理反应。必须要在40秒内消除客户的拒绝,赞美、恭维、利益诱导是消除拒绝的好办法。
2)你的热情、你的笑容能够通过电波传播。使用可视电话,客户可以看见你的笑脸、你的坐姿,使用普通电话,客户照样可以看到你的表情、状态。因为感情、热情和笑容能够通过电波传输,回忆一下,大公司前台接线员和服务部接线员的状态一定不同,前者是严肃的专业化语言,后者是关怀中带有热情。因此保持微笑、高度热情非常关键。
3)没有人耐心听你的一大堆废话。除非你是出色的职业演讲家,但是,有些事情几句话又说不清楚,请在交谈中适当的引人停顿,让被你打扰的对象参与进来,只有参与才会有乐趣,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背景语言。
4)切忌通话时间过长。首次拜访新客户,在三分钟内完成,太久就没有了神秘感,时刻把握好说话的进度,对于哆嗦的客户,要自己掌握主动权,长时间电话交流,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5)电话中完不成订单的销售,有时候你恨不得在电话中搞掂客户,这种想法是愚笨的,广告行业永远不可能实现电话销售,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客户提一个是明天上午或者是明天下午见面的二选一的见面要求。
6)电话通关。现在很多公司都没有接员生,联系广告业务的电话很多时候不会转接,这就需要耍点小花招,来点小创意通过秘书关。
我经常在广告公司看到,AE的办公桌上多了一样东西-----一块镜子。这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在与客户电话沟通的同时,对照镜中的自己做到以上几点了吗?设置镜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让你自恋,源源不断的给自己信心。
二、倾听技巧
沟通考验AE的交际能力,倾听考验AE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话沟通技巧是你处于主动的情况下,属于信息的发出者,倾听,你处于被动的情况,属于信息的接收者。主要聆听客户的潜台词,用逻辑去推理,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真假程度。因此,要非常关注客户的肢体语言,如:表情、眼睛的转动,手势等,结合客户的语音、语调、综合判断客户的真实意图。
团队精神升级
团队是指有共同原景,由不同互补性专业个人组成的团体,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凝集在一起的产物。广告公司历来都讲究团队作战,AE工作是业务最前端,其它的技术部门必须协同、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由于公司的归属性和团队共同的目标追逐,把AE与技术人员绑在一起,因此AE离不开团队,技术人员也离不开AE。但在这个看似紧密的团队中仍然存在本位主义和相互竞争。AE在其中应该起主动调和作用,而不应该起到负面影响,在团队精神方面AE应该避免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一、 超级AE
公司业务大部分是我签回来的,我是团队中的英雄,我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贡献最大。于是在同事面前骄傲起来,狂妄起来,天下我第一,其实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与技术部门相比,谁的收入最多?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其它变迎刃而解。AE是广告公司的关键部门,技术部门才是广告公司的核心部门,广告公司的竞争优势都掌握在核心部门,而非关键部门,对这一点AE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 不当竞争
AE的不当竞争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AE与AE的矛盾。同一个资源平台下,恶性竞争,同事之间的客户资源掌握情况没有相互交流,导致信息中断,从而出现砸价行为,造成客户流失。第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AE常用的手段就是向公司隐瞒利润,少报利润,除正常佣金外,另得到一笔不当收入。第三;公司资源的平台利用面不够宽,于是客户的业务一部份在自己的公司动作,一部份在其它公司进行,两方面获得利益。第一类不当竞争是自私的表现,严重背叛了团队的精神及价值,第二、三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并且里面存在较大的经济风险和职业道德的问题。不当竞争的终结需要AE的操守升级和管理层的管理改进和管理疏导共同解决。
要真正达到个人境界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升级还真正的要靠“五心”理念来支持,专业方面的中阶升级你准备好了吗?修炼成功了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开始向高阶升级进发。
专栏地址:http://manage.org.cn/column/zouzhenjun.asp
(作者邹真俊, 资深广告人,四川嘉禾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对广告业运作有系统的认识,对整合营销传播有深刻的理解,经常在广告业界作专业培训师,在国内多家主流纸质媒介发表大量文章。任多家企业营销/品牌顾问,一直以来以“立足西部,着眼全球”的眼光关注中国西部企业的成长。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