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院
赞助商链接
  •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德板€曢幊蹇涘吹閹邦厹浜滈柡宥庡亜娴犳粎绱掗悩闈涒枅闁哄苯绉归崺鈩冩媴閸涘﹥顔夊┑鐐茬摠閸ゅ酣宕愬┑瀣摕闁绘梻鍘х粻銉╂煣韫囷絽浜濇繝銏″浮濮婅櫣绮欏▎鎯у壉闂佸湱鎳撳ú顓烆嚕椤愶箑绠荤紓浣股戝▍銏ゆ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娴兼潙鍨傜憸鐗堝笚閸嬪鏌曡箛瀣偓鏇犵矆閸愨斂浜滈煫鍥ㄦ尰椤ョ偤鏌涢悤鍌滅М婵﹦绮幏鍛村川閻㈠灚鍤€闂囧鎱ㄥΟ鎸庣【缁炬儳顭烽弻娑㈠即閵娿儳浠梺绋款儍閸婃骞夊宀€鐤€闁哄洨鍋涢悘濠冪節閻㈤潧孝婵炲眰鍊曢弫顕€姊绘担鐟邦嚋婵炴彃绉瑰畷鎴﹀箻濞n兛绨婚梺闈涱檧鐎靛苯鈻撻弮鍫燁梿濠㈣埖鍔栭悡銉︾節闂堟稒顥為柟鍏煎姍瀹曨垳绮欐惔鎾存杸闂佺粯鍔樼亸娆愭櫠濞戙垺鐓曢柕濞垮劜閸嬨儵鏌e☉鍗炴珝闁糕斁鍋撳銈嗗笒閸婂綊宕伴幇鏉跨婵烇綆鍓欐俊浠嬫煕鐎n亶鍎旈柡宀€鍠栧鑽も偓鐢登规俊浠嬫⒑閸濆嫭濯奸柛鎾寸洴閸┾偓妞ゆ巻鍋撻柛妯荤矒瀹曟垿骞樼紒妯煎幈闂佽澹嬮弲娑欎繆閻撳篃鐟扳堪閸愵亜鐓熼梺鍝勫閸撴繂顕ラ崟顖氬耿婵☆垵宕佃ぐ鍡涙⒒娴e憡鍟為柡瀣靛櫍瀹曘劑顢氶崨顔剧◥濠电姷鏁告繛鈧繛浣冲厾娲Ω閳瑰簱鍋撻崨鏉戣摕闁靛绠戦埀顒傛暬閺屻劌鈹戦崱妞诲亾閻熸壋鏋嶉柛銉墯閻撶喖鏌i弴鐐测偓鍦偓姘炬嫹
  •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德板€曢幊蹇涘吹閹邦厹浜滈柡宥冨妽閻ㄦ垿鏌¢崱顓犵暠闂囧鏌涜箛鎾虫倯缂傚秵鍨块弻娑樷枎韫囥儴鍚梺鍝勭焿缂嶄礁顕i鈧畷鎺戭熆閿曗偓椤︾敻寮诲☉姘e亾閿濆骸浜濋悘蹇e幗閵囧嫰骞橀崘鍙夊€悗鍨緲鐎氼剝鐏掔紓鍌欑劍閿曗晠宕ュ▎蹇婃斀闁绘ê鐏氶弳鈺呮煕鐎n剙浠滃畝锝呯仢閳诲酣骞欓崘鈺傛珗闂備礁鎲″ú锕傚储閸撗呯焼濠电姴鍟╃换鍡樸亜閺嶃劎绠撻柛姘秺閺屽秶绱掑Ο娲绘闂佸搫鑻粔鐑铰ㄦ笟鈧弻娑㈠箻鐠虹儤鐏堝Δ鐘靛仜閸燁垳绮嬮幒鏂哄亾閿濆骸浜滃ù婊勭矒濮婃椽鎮℃惔顔界稐闂佺ǹ锕ラ〃濠囥€佸Ο鑽ら檮闁告稑艌閹锋椽姊洪崨濠勨槈闁挎洏鍎甸幃锟犲Ψ閳哄倻鍘介棅顐㈡处濮婅崵绮婚悙鎼闁绘劘灏欑粻濠氭煙椤斻劌娲ら柋鍥煏韫囧鐏俊鎻掓处缁绘繂鈻撻崹顔界亶闂佹寧娲嶉弲鐘茬暦閵忋倖鎯為柛锔诲幘閿涚偤姊洪崫鍕偍闁搞劍妞介幃鈥斥枎閹惧鍘靛┑鐐茬墕閻忔繈寮稿☉銏$厸閻庯綆鍋勯悘鎾煛鐏炲墽鈯曢柟顖涙閺佸秹宕熼褍鏅梻鍌欐祰濡椼劎绮堟担铏圭煋闁煎摜鏁搁々鐑芥煥閺囩偛鈧湱鈧數濮撮…璺ㄦ崉娓氼垰鍓抽悷婊呭閻撯€愁潖缂佹ɑ濯撮柛锔诲幗閼垮洭姊洪崨濠冪叆闁活剙銈搁崺鈧い鎺嶇閸ゎ剟鏌涢幘瀵哥疄濠碉紕鏁婚獮鍥级閼愁垱鎲伴梻渚€娼чˇ顓㈠磿閹惰姤鍋╅梺顒€绉甸埛鎴︽煕濠靛棗顏紒浣叉櫅闇夋繝濠傛噹娴犙冾熆鐟欏嫭绀嬮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
  •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德板€曢幊蹇涘吹閹邦厹浜滈柡宥庡亜娴滃綊鏌嶈閸撱劎绮婚幘璇茶摕闁靛ě鈧崑鎾绘晲鎼粹€茬盎閻庢鍠栭悘婵嬪煘閹达富鏁婇柣鎰靛墮濞堝苯鈹戦悙璺虹毢濠电偐鍋撻悗瑙勬礃閸ㄥ潡鐛鈧獮鍥ㄦ媴閸涘﹤鈧垶姊绘担鍛婂暈濞撴碍顨婂畷銏ゆ嚃閳轰胶绛忔繝闈涘€搁幉锟犳偂閻旂厧绠规繛锝庡墮閻忣噣鏌嶉娑欑闁靛洤瀚版俊鎼佸Ψ閿曗偓濞堟螖閻橀潧浠滈柛鐕佸灦楠炲棝寮崼婵愭綂闂侀潧绻堥崹璇参i崶銊х瘈婵炲牆鐏濋弸鐔兼煥濮橆剦鐔嗙憸蹇涘疾椤愩倕鍨濋柛顐ゅ枎缁剁偛鈹戦悙闈涗壕妞ゎ偄绉瑰铏规喆閸曨偄濮㈤梺瀹︽澘濡垮ù婊勬倐椤㈡洟濡堕崶鈺嬬床婵犲痉鏉库偓鏇㈠疮椤愶箑鍑犻柡鍐ㄧ墛閻撴洟鏌熼悜妯诲碍婵炴惌鍠楅〃銉╂倷閸欏妫ュ銈忕畱瀵墎鎹㈠☉銏犲窛妞ゆ梻鍋撻崳褔姊虹€圭媭娼愰柛銊ユ健楠炲啴鍩¢崘锝呬壕闁革富鍘煎瓭濡炪們鍎茬换鍌炴箒濠电姴锕ょ€氼噣鍩婇弴鐘电<缂備焦岣垮ú瀵糕偓娈垮枛閻栧ジ鐛€n噮鏁囬柣鎰絻椤ユ帡姊婚崒娆愵樂缂侀硸鍠氶幏瀣晲婢跺﹦顔嗛梺璺ㄥ櫐閹凤拷
  •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德板€曢幊蹇涘吹閹邦厹浜滈柡宥庡亜娴犳粎绱掗悩闈涒枅闁哄被鍔戦幃銏ゅ传閸曟垯鍨介弻娑㈠箛閵娿儰澹曠紓鍌氬€搁崐鐑芥倿閿曞倶鈧啯寰勯幇顑┿儵鏌嶈閸撶喖寮诲☉姘e亾閿濆骸浜濋悘蹇e幗閵囧嫰骞橀悙钘変划閻庤娲忛崝鎴︺€侀弴銏犵伋闁告劕寮堕惁锝夋⒒閸屾艾鈧兘鎮為敃鍌涘剳鐟滅増甯掗崹鍌氣攽閻樺疇澹樼紒鎰殜楠炴牕菐椤掆偓婵′粙鏌涙惔鈽呮敾缂佺粯绻冪换婵嬪磼濞戞ɑ顏¢梺璇插閼归箖鈥﹀畡閭︽綎濠电姵鑹鹃柋鍥煟閺冨洢鈧偓濠殿喖娲娲箹閻愭祴鍋撻弽顐f殰闁跨喓濮撮拑鐔兼煏婵炲灝鍔楁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鎺濆妳濠电偛鐗滈崢鍓ф閹惧瓨濯撮悷娆忓閹峰綊姊洪悷鐗堝暈濠电偛锕悰顕€宕橀埡鍐炬祫闁诲函缍嗛崑鍕濠婂牊鈷戦柛娑橈功閳藉鏌ㄩ弴妯哄姎闁崇粯鎸搁~婊堝焵椤掑嫬钃熼柨婵嗘閸庣喖鏌曢崼婵嗩劉缂傚秴鐗婄换娑㈡晲閸涱喖顦╁┑锛勫仩濡嫰鎮鹃悜钘夌婵°倐鍋撻幆鐔兼⒑閹稿孩鈷愰柛銊︾箓椤繈鏁冮崒娑掓嫼閻熸粎澧楃敮鎺撶閺夋5鐟扳堪鎼存繈鍋楅悗瑙勬穿缂嶄礁鐣烽悢纰辨晬婵炴垶甯楃€氬吋淇婇悙顏勨偓鏍礉瑜忓濠囧锤濡も偓閻ゎ噣鏌ょ喊鍗炲缁炬儳銈稿鍫曞醇濞戞ê顬嬬紓浣哄У閻楃娀寮婚悢椋庢殝闁绘鐗嗗▓妤呮⒑鐠団€虫灀闁哄懐濞€楠炴牞銇愰幒婵囨櫇閻庡箍鍎辩换鎺楁偩闁秵鐓冮柦妯侯樈濡偓濡ょ姷鍋為敋闁伙絿鍏樺畷鍫曞幢椤撶姷蓱婵烇絽娲ら敃顏堢嵁閹捐绠抽柟鐐綑閺嬫垿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剁€涙ḿ绠惧ù锝呭暱濞诧箓宕曞Δ鈧妴鎺戭潩閿濆懍澹曢柣搴ゎ潐濞插繘宕曢幘顔嘉﹂柟鐗堟緲缁犳娊鏌熺€涙ḿ绠橀柣娑掓櫊濮婄粯鎷呯粙鎸庡€繛瀛樼矆缁瑥鐣烽弴銏℃優妞ゆ劑鍊楄ぐ楣冩⒑鐟欏嫬顥嬪褎顨婇幃锟犲Ψ閿斿墽顔曢梺纭呮彧缁查箖鎮甸鍫熷€垫慨妯煎亾鐎氾拷
  • 赞助商链接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妶鍌氫壕婵ḿ鍘у▍宥団偓瑙勬礈婢ф骞嗛弮鍫濐潊闁冲搫鍋嗛崯宥夋⒒娴h鍋犻柛搴灦瀹曟繂顓奸崱娆樻锤闂侀潧鐗嗛ˇ浼存偂濞嗘挻鈷戞い鎾卞妿閻e崬顭胯閸o綁寮诲鍥╃當闁告繂瀚禒鐓庮渻閵堝骸骞栨繛灏栤偓宕囨殾濠靛倻枪楠炪垺淇婇妶鍌氫壕闂佸搫妫欓悷褔鍩€椤掍緡鍟忛柛锝庡灦楠炲繘鏁撻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娴h櫣绀婂┑鐘插€寸紓姘辨喐閺冨牄鈧線寮介鐐茶€垮┑锛勫仧缁垶寮悩缁樷拺闂侇偆鍋涢懟顖涙櫠閹绢喗鐓涢悘鐐插⒔閳藉鏌嶇拠鏌ュ弰妤犵偞鐟╁畷姗€鍩℃繝鍐炬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偞鍋嬫俊銈呭暙閸ㄦ繈鏌熼幆褏锛嶉柡鍡畵閺屾洘寰勫☉姘辨殸缂備礁澧庨崑娑㈠煘閹达附鍋愰柟缁樺坊閸嬫捁銇愰幒鎾冲墾闁硅偐琛ュ褔寮ㄦ禒瀣厽闁归偊鍓涢幗鐘电磽瀹ュ棗鐏﹂柕鍥у楠炲鈹戦崼婵冨徍闂備浇顕栭崹顖滄濮樿泛鏋侀柟鍓х帛閺呮悂鏌ㄩ悤鍌涘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氶柤濮愬€栫€氬鏌i弮鍌氬付缂佲偓婢舵劕绠规繛锝庡墮婵″ジ鏌涘顒傜Ш妤犵偞鐗曡彁妞ゆ巻鍋撻柣蹇d邯閺屾稑鈻庤箛鏇狀啋闂佸搫鐬奸崰鏍嵁閹达箑绠涙い鎾跺Т濞懷囨⒒娴e懙褰掓晝閵娿儮鏋嶉柡鍥╁У瀹曞弶绻涢幋娆忕仼缂佺嫏鍥ㄧ厵闁圭⒈鍘奸獮鏍煕閹捐埖鏆慨濠勫劋鐎电厧鈻庤箛鏇熜掗梻浣规偠閸斿矂鎮ユ總鍛婂仒妞ゆ梻鈷堥崥瀣熆鐠虹尨鍔熸い鏃€甯″娲川婵犲倸顫戦柣蹇撶箲閻熲晠宕洪埀顒併亜閹烘埊鏀婚悗姘炬嫹
    赞助商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TCL国际化战略全面解读

    TCL国际化战略全面解读

    2004年1月28日,TCL集团总裁李东生与汤姆逊公司总裁达哈利,在法国总理府签署双方彩电、DVD业务合并的正式合同,正在法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理拉法兰一起出席了签字仪式。该合同的签定,标志着2003年11月4日双方在广州宣布彩电、DVD全球业务合并重组、成立TCL—THOMSON电子公司的计划正式转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TCL—THOMSON电子公司将采取多品牌策略进入市场,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以TCL品牌为主,在欧洲以THOMSON品牌为主,在北美以RCA品牌为主,并视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广双方拥有的其他品牌。以目前TCL与汤姆逊彩电年销量计算,新公司将以年总销量超过1800万台的规模成为全球彩电行业无可匹敌的领导者。

      TCL国际控股成为新公司主要股东,占67%的股份,汤姆逊持有余下的33%股份。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由TCL方面派出,总裁由汤姆逊方面派出。TCL—THOMSON电子公司将由一支来自TCL和汤姆逊的跨国多元文化团队管理。在取得股东及监管机构的批准后,预期新公司的成立将于2004年中完成。

      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重组,被认为将改写全球彩电产业格局。媒体普遍认为,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的重组,对加快TCL企业国际化步伐、有效规避欧盟、美国对中国彩电贸易壁垒具有积极意义。李东生说,与汤姆逊彩电业务重组,对于TCL来说,最大的益处在于从资源全球化配置,企业国际化视野,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困扰三个方面走出新天地。

      事实上,TCL通过并购重组实施国际化的动作早就开始了。2002年秋天对德国百年老店施耐德的收购,曾经让李东生获得当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奖。而2003年上半年,TCL刚刚悄无声息地收购美国渠道商GO—VEDIO公司。

      TCL近年来一连串的收购重组,只是其国际化步骤的一部分。此前,TCL在越南、菲律宾、印尼、南非、俄罗斯等市场已经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这是TCL国际化的预演。

      毫无疑问,TCL已经和海尔一起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两面旗帜。与海尔相比,人们更倾向认为TCL的国际化走得更稳健,策略更合理,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对TCL国际化策略的总结和梳理,对于那些欲“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更具有价值。

    国际化的三个层面

      一般而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以三种方式进行的,这三种方式代表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个层次。第一种方式是出口贸易,就是产品在中国生产,以贸易的方式出口到外国。这是国际化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初级形式,一个国家从“国内型市场”向“国际型市场”转型之初往往采取这种形式。目前,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大部分还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比如长虹向美国出口彩电等。第二种方式是OEM,俗称“代工”,就是外国企业选定产品与机型,委托中国企业生产,然后由他们自己出口销售。以这种方式实施国际化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好处是业务关系简单,中方企业只负责生产,不负责销售,没有那么多麻烦,但是,挣的是辛苦钱。现在,许多洋品牌把普通彩电的生产交由中国企业来完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得到外国企业的广泛认可。但是,OEM仍然被认为是国际化的低级形式,赢利不多是一个方面,使用别人的品牌销售,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三种境界,也是目前国际化的最高级形式,是“在外国生产,在外国销售”,生产和销售同时实现本地化,换言之,就是要把中国企业办成当地的企业。三星曾经呼吁中国人不要把他们在中国的企业看成是韩国的企业,而是要当成中国的企业来对待。目前,这种直接在海外设厂生产、销售的企业还不多,但是,中国企业下一步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事实上,随着欧盟、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的实施,这种形式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彩电企业表示,准备在美国或者墨西哥设厂。

      在外国直接设厂生产、销售,这个思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正要付诸实施却不那么容易,主要是赢利能力普遍偏低的中国企业难以承受投资设厂需要的大笔资金。因而,并购重组不失为最可行的方式。

      事实上,国际化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境界是专利技术的输出,这是产业链的顶端,也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块。目前,这一块仍然是国际上极少数领导企业的专利。比如现在大家津津乐道的数字电视,核心技术在美国硅谷,但是,他们并不生产产品,只卖技术,他们挣的是最丰厚的利润,也是最体面的钱。当然,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梦,需要继续努力。



    先易后难,步步为营

      TCL国际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从彩电这个产业开始的。这一年,TCL彩电正式进入越南市场。经过几年的开发,目前TCL彩电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2%以上,超过众多日本品牌而占据第二的位置。

      越南市场的成功,让TCL尝到了国际化的甜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TCL取道越南进入国际市场,应该说是一种理性的决策。越南与中国地理上毗邻,从文化层面来说,它与中国均属于“大儒家文化圈”。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二者也有相似之处,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产品和宣传。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好开发的市场。越南作为一个比较小的市场,即使开发不成功也不致于对企业造成大的伤害。因此,TCL选择越南,有选择一块试验田的意思。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市场的开发获得了极大成功,创业元老易春雨先生也因此而被擢升为TCL海外事业部老总。

      从“起点”这个角度看,TCL国际化思路显然与另一大巨头海尔不同。海尔的国际化是从美国、意大利市场入手的。美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进入门槛最高的市场,其强大的、遥遥领先的科技实力,把许多梦想进入的企业摒壁在外。对中国企业来说,从最高门槛迈入,显然是一个严峻挑战。目前,海尔已经进入美国市场三年了,市场开发怎么样了?是否实现赢利?品牌形象建设如何?这些问题统统不得而知。一般认为,TCL与海尔的国际化思路各有优劣。从第三世界国家入手,前期开发相对要容易一些,问题是,这类市场一般开发潜力不大,对企业形不成大的支持。另外,这类国家在国际上不具有号召力和领先性,对其他国家“榜样的作用”也不大。发达国家不同,前期进入难度比较大,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建立强势品牌形象更是难乎其难;但是,一旦这样的市场开发成功,会极大地影响其他市场的开发,对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品牌形象都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TCL企业改制也应该是其国际化的一部分,这是TCL为其国际化做的组织上的准备。2002年,TCL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与别的企业改制不同,东芝、住友、南太、金山等国际大公司成为其股东。虽然外资占总股份的比例只有18%强,其战略意义不容等闲视之,它为TCL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组织上的帮助,同时也为TCL未来的国际化进行了的观念乃至操作规范上的准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TCL将这些外资股份称为“战略股”。

    TCL国际化“三步走”

      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开始,TCL迈出了它国际化的第一步。当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发取得成功之后,积累了丰富经验的TCL开始将目光投向欧洲。

      在TCL看来,全球有三个最完整的市场,这三个市场可以消化全球一半以上的产品,购买力是全球的70%,如果占领这三个市场则全球市场唾手可得。这三个市场分别是中国、欧盟和美国。中国市场不必说了,自2002年始,TCL已经登上销量第一的宝座。那么,欧盟和美国市场呢?

      与美国相比,欧盟门槛显然要低一些,选择这个市场作为国际化的“升级版”,无疑是理性的选择。2002年始,TCL开始发力欧洲,这一年,它以区区800万欧元的代价收购百年老店施耐德,从而绕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壁垒。虽然中国品牌要想占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尚有很远的路要走,毕竟TCL开了一个好头。中国产品一向被欧美国家消费者视为“质次价廉”的代表,很难为消费者所接受。在他们看来,中国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实力进入欧美市场,现在,TCL进来了,他们一片惊呼,因此,TCL收购施耐德之初,欧洲众多报纸竞相报道,TCL也就随着这众多报道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李东生看来,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进入欧洲不容易,直接用TCL打市场会非常艰难,取道施耐德是走了一条捷径。“要想TCL在欧洲取得这样的知名度,广告费都不止800万欧元。”有人士评论认为。

      随着TCL企业实力的急速提升,和外资企业中国市场战略的调整,TCL真切地感受到其国际化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快,其全球战略布局必须在二年之内完成,否则将失去布局的资格。于是我们发现,2003年以后,TCL明显加大了对美国、欧盟、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开发力度。这一年的5月份,TCL一方面通过收购既是渠道商又是彩电、DVD品牌的GO-VIDEO(中文译作高威达)公司,架构真正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一方面通过菲利浦向美国实施出口。这一年,TCL向美国出口彩电达到150万台。

      对德国施耐德公司的整合也在这一年完成,产品正式投放市场。

      这一年对俄罗斯、南非等市场的出口均达到50万台以上。

      TCL彩电出口国家达到80多个,总出口量超过385万台。

      而2003年11月4日TCL和汤姆逊彩电业务的重组,将TCL国际化一下子推向颠峰状态,比TCL以自己的方式走国际化提前了至少三年。

      事实上,与汤姆逊彩电业务重组,对TCL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决不停留在“两块地合在一起”那么简单,从大的方面说,它将从观念、人才、国际化操作三个方面深刻影响TCL未来发展,它将促进TCL从外到里全面具备国际企业素质。

    并购,成为TCL晋身国际化的阶梯

      显然,TCL在国际化过程中对并购这一企业扩张手段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

      2002年7月,李东生在北京宣布TCL中长期发展战略,依据该目标计划,到2010年TCL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面对媒体提问,李东生说,以后TCL将通过并购重组方式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因为这种方式对于实力还不够强大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最经济合理的。

      随后不久,TCL即宣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公司。TCL开始将它的“并购扩张”理论付诸事实。2003年,还是用这种方式,乐华品牌进入TCL。这一年,美国GO-VIDEO和汤姆逊也来了。

      但是,要说明的是,“控股”是李东生并购重组的原则,这一点不能动摇。

      事实上,TCL国际化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出口贸易”和“并购重组”同时进行的。



    TCL国际化的品牌策略

      当越来越的企业进入TCL,或者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TCL携手的时候,我们发现TCL品牌的血统已经不那么纯正、单一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收购施耐德之后,TCL在德国市场并没有使用TCL品牌,而是依然沿用“施耐德”三个字。与汤姆逊合并重组,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使用的也不是TCL品牌,而是汤姆逊和RCA品牌。这是否意味着TCL的国际化是以牺牲品牌形象换取市场的“绥靖政策”呢?

      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曾经多次撰文论述,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仅有一个形式的问题,还有一个内容的问题;不仅有数量的问题,还有质量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问题上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甚至有些企业的国际化还有作秀的嫌疑。以国际化的急先锋彩电企业来说,大家都在异口同声地宣传自己的出口数量如何多,却鲜有企业说自己的产品出口结构多么合理。这事实上反映出中国企业对出口或者国际化的误解。事实上,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以低端产品居多,这类产品往往只能在廉价品市场销售,利润低不说,品牌形象也不好。不仅如此,中国产品往往以非己品牌出口,对于建立品牌形象和长期稳固的市场地位无所裨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普遍都很重视品牌形象建设,但是,一出国门就完全变了,好象品牌已经无所谓,只有销量才是最重要的。

      这反映出国内企业两块短板:一是对在国际市场开展品牌建设具有畏难情绪,二是缺乏对品牌的战略认知,短期效益或者投机心理比较严重。当然,和国内企业实力普遍比较欠缺,以及品牌建设需要周期较长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秩序已经非常规范,消费者也十分理性,强势品牌形象早已确立,新品牌进入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被消费者接受的难度非常大。正是因为前面关山重重,所以,羽翼尚未丰满的中国企业,往往更愿意放弃长远打算改走捷径,过于看重眼前的销量,象海尔那样敢于在东京银座打广告宣传自己的企业少而又少。

      但是,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失去品牌形象的强力支持,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将流而不远。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做支撑,即使它短期内市场表现不理想,最终也会出类拔萃。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从一个企业对品牌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企业有没有发展前途。

      建设自己的品牌,就是绿化荒山,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有志于成长为国际企业的中国企业,必须走这条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母品牌。我们对自有品牌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

      那么,如何理解“自有品牌”的概念呢?

      对于实施单一品牌战略的企业(目前,大部分企业实行的单品牌战略),所谓的“自有品牌”当然是指母品牌,比如海尔只使用“海尔”这个品牌,三星在国内外都使用“三星”这个品牌等。TCL在实施“多品牌战略”之前也是单品牌战略,但是,从施耐德、乐华品牌进入TCL集团之后,单一品牌战略在TCL集团不复存在。目前,TCL集团在国内彩电市场同时使用TCL、乐华两个品牌,在海外市场,则既有TCL品牌,也有施耐德品牌,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品牌。因为这些品牌的所有权完全归TCL所有,或者大部分归TCL所有(因为这些公司要么是TCL独资公司,要么是TCL控股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品牌都是TCL的子品牌。因此,TCL在海外市场使用这些品牌,等同于使用TCL品牌。所不同的是,这些非出身于TCL家庭、后来成为TCL家庭成员的品牌,在海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这恰恰正是TCL看上的原因,也是TCL所需要的。

      TCL和汤姆逊彩电业务重组之后,新成立公司名叫TCL—THOMSON电子公司(简称TTE)。在这个公司里,TCL控股67%,THOMSON持股33%。依据双方合作协议,TCL、THOMSON、RCA(THOMSON在美国使用的子品牌)统统归新公司所有,换言之,TTE将同时拥有三个彩电品牌。在TTE的市场战略里,TCL品牌用于中国及周遍市场,THOMSON用于欧洲市场,RCA用于美国市场。因为TTE为TCL所控股,人们倾向认为,说THOMSON是TCL在欧洲使用的彩电品牌、RCA是TCL在美国使用的彩电品牌未尝不可。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初裁结果出来之后,许多媒体采访我,问我美国一旦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对TCL的影响大不大?我说,“也大也不大”。什么意思呢?一方面,和所有别的中国彩电企业一样,一旦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成立,TCL在中国生产的彩电也是在劫难逃,因为美国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的品牌,而是针对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彩电,即所谓的“原产地原则”。另一方面,因为TCL预先进行了产业布局,直接或间接在海外设立了生产基地,以后可以利用这些基地生产、出口,从而比较有效地规避了美国、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壁垒。

      目前,TCL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在海外设厂的模式为大多数同行企业所看好。相信2004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这条路。

      事实上,实施多品牌战略,在不同的市场(国家)使用不同的品牌,也是国际大公司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伊莱克斯作为全球最大的白电企业,在意大利使用ZANUSSI品牌,在德国使用AEG品牌等。

      因此,一个企业使用多少个品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企业对这些品牌拥有多少话语权,如果我们拘泥于对一个品牌出身或血统的狭隘认识,难免不在国际化上畏首畏脚。我们对自有品牌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

      TCL对品牌的理解,显然已经超出一般人的局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它比别人走得快的原因。

      李东生对TCL国际化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自有品牌不能低于50%”,因此,在TCL,有两个海外事业部,一个负责自由品牌生产、出口,一个负责OEM加工出口,这在同行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机构设置,反映出TCL对自有品牌的重视。

    中国企业国际化征程漫漫

      中国企业要想长治久安,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别无选择的选择。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还处于刚刚启动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坎要过。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应该同时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资源配置实现全球化;第二,全球领先的产品品质;第三,世界级产品研发能力;第四、拥有大批国际化人才;第五,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企业的话,中国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放在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国企业,目前,中国企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力不足和品牌影响力太小两个方面,当然,这不是说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问题,是说产品力和品牌力的问题更突出,更急迫。

      中国彩电在美国遭遇反倾销,应当引起国人深刻反省:为什么在遭受欧盟反倾销制裁长达10年之久之后,再次遭遇美国反倾销制裁?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不公平吗?我们该不该其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我看该。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急功近利心态,总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市场做上去,在产品力与品牌形象力都不足的情况之下,使劲儿压低自己的价格,用廉价博取进口国消费者认同,无异于饮鸩止渴之策。要知道,一旦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产生质次价廉印象,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

      还有,媒体和消费者对国际化也有很多误解,一些看似良好的愿望,其实是不现实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一旦一个企业的海外表现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好,媒体就会认为这个企业失败了。国际市场的开发,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一般都需要三至五年的开发周期,这期间,企业出现一定的亏损是正常的,这是学费,必须缴。当初日韩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也是一样。其实,即使美国的企业,在开发中国市场之初,也往往要承受亏损的局面,柯达彩卷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现在柯达已经成功了。

      对于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代价太大的争论,海尔老总张瑞敏有一句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企业进入美国代价很大,但是,如果不进入美国,代价会更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再不能窝在家里不出来了,要走出去与世界级强手过招,难免前两个回合失手,这很正常,只有多摔打几次,才能身骨强健。

      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不能成长出一大批国际化企业,中国经济就没有资格称强大。而中国企业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美国这个最高的门槛是一定要迈过去的。否则,中国企业永远都只是一个二流企业的角色。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