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电制造商市场竞争战略新特征
十几年来,家电行业生态充满着起伏,也随时蕴藏着新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技术战、乃至圈地运动,合资、并购、又是独资,专利、倾销、峰会,真是目不暇接。顺德科龙集团的诉讼案件、深圳创维集团董事长被留置香港事件也频频见报端,民营资金流入康佳,TCL海外驰骋等各个大动作更是眼花缭乱,国外家电巨头的中国战略新动向更是使得人们坚信“外忧远远大于内患”。
透过硝烟战火,真正应该关注的应该是家电市场生态演变以及国内家电制造商最新的竞争战略方向。
一、家电行业生态演变新特征
随着行业领先品牌扩张对区域性小品牌生存空间的挤压、品牌家电企业近年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实施、激烈竞争导致的利润下降和大资本的介入,国内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将越来越高。最终将形成“三分天下”的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国内名牌家电集团军、外资独资品牌集团、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外资或独资介入的家电制造基地。
二、竞争战略的转变
随着家电行业生态的演变,国内家电制造商的竞争战略也日益创新。上世纪,从90年代初期的投机战略、90年代中期的产能扩大的规模战略,到90年代末期的价格战短兵相接、本世纪重组、品牌联盟、海外市场战略的创新,无处不表现出家电制造商的竞争战略转变。当前国内家电制造商的竞争战略更加体现为技术策略的转变。
技术竞争逐步成为家电行业的新特征。技术和成本两大基本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家电行业都知道在技术上仰人鼻息恐难长久,因此这几年在科研经费投入上逐年增加。而随着国人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对家电的要求将不再是“便宜”,而是“便宜又好”。因此谁掌握关键技术或谁在技术上有突破,谁就能占据主动。毋庸置疑,技术已经成为继营销网络之后的关键竞争因素。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经营策略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容忽视。进入本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转变非常明显。l跨国公司独资或合资本土化的成功调整后开始走向品牌独立,中国品牌企业逐步成熟逼迫跨国公司加大技术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无法否认的是,技术战略成为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核心,在华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了继生产制造中心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投资热点。跨国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将在中国的生产制造、研发和运营销售与其全球网络接轨,实现一体化运营。
三、国内家电制造商的行业技术竞争策略调整
加入WTO后,国外家电制造商完全可以利用技术专利和商标使用权上的优势来制约中国企业,甚至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的产品领域封锁关键技术,导致中国相关企业退出竞争行列。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策略以及国内竞争环境的恶劣,国内家电制造商必须因势而动。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是家电企业的选择。
必须调整技术跟随策略。著名家电品牌在技术上一直采取跟随策略,自己缺少创新能力,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有资料表明:国际上家电行业(包括消费电子行业)的研究与开发密度一般在6%到7%之间,春兰集团,其研究与开发比例为5.8%,海尔集团的研发密度仅为3.8%,康佳集团只有2.17%。虽然技术模仿对于国内家电制造商企业仍具备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改头换面。
以制造能力换技术优势。由于中国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跨国家电企业倾向于把更多的技术甚至核心技术作为交换筹码或者独资抗衡的资本。跨国家电企业优势在技术,销售渠道则是软肋,国内家电制造商企业正好相反,在制造方面具备优势的国内家电制造商完全可以借此获得跨国企业持续的技术支持并伺机掌握核心技术。
业内重组或联盟成为主要策略。对于家电业而言,技术的趋同性使得成本在竞争中更突显其意义。价格战的基础是成本战,因此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但要降低成本,或摆脱成本竞争的怪圈或无奈,必须以技术创新作为突破手段。国内家电制造商整合制造资源,上下游资源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国内家电制造商在资本、技术、渠道、生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已呈现多种形式。
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上的布局将逐步由制造中心过度到制造中心与研发中心合一。这种布局无疑将加速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研发速度,从而给国内家电制造商企业在技术层面上构成现实的压力。因此,国内家电制造商必须提升先导技术产品的战略位置,例如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家电已成为家电行业未来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网络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专栏地址:http://manage.org.cn/column/wangyinjiu.asp
(作者王印久,现任深圳某集团公司高级培训讲师。98年获东南大学数学力学硕士学位,06年将获武汉大学MBA学位。历职工程师、市场经理、培训经理等职,曾经服务的行业有汽车制造、家电、通讯行业,涉及制造工程、CAE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家电控制器市场管理、手机分销、营销培训等专业领域。本人擅长人力资源培训发展、绩效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工程管理。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您就此文发表观点,与作者和更多的读者交流,请将您的观点写入本页评论处。
本站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字样均为本站作者原创文章,任何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您希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