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日本企业
日本中小企业的困境为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切都正在发生,中国企业家准备好了吗?
大前研一,日本公认的管理学大师,在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时曾指出:“中华经济圈崛起可使日本摆脱衰退,神州大地刮起的经济强风,吹走了富士山上空的愁云。”对中国的崛起,大前研一抱了乐观积极的态度,但当中国企业要掀起一场收购陷入困境的日本中小企业之风的时候,或许大前研一都要表现出吃惊的态度。
“在日本人看来,现在还在依靠他们技术和设备支持经济发展的国家,转过头来收购兼并他们的中小企业,那是不可想象的。”姚晖是日本的咨询公司IOC(Interface of China)的社长,他对此深有体会。他现在正在为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忙的不亦乐乎。
虽然对日本人是“不可想象的”,但毕竟这已经发生了:去年10月,广东美的收购了日本三洋电机的微波炉工厂,并把它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一起搬到了中国;今年2月上海电器集团收购了秋山印刷机制造;中国三九药业集团全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股权,进军日本药业市场。以合作与参股的形式取得日本企业的经营权则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所采用。
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身技术和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除了制定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的长期战略外,“拿来主义”或许是中短期战略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融资的困境和生产体系逐渐分解使日本中小企业面临了忧虑和无助的困境中。日本是中小企业的王国,中小企业占了企业总数的99%。日经BP社社长石井次郎曾撰文指出:在日本,拥有优秀技术的中小企业数不胜数。但是陷入不良贷款汪洋的日本银行目前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无力理会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中小企业即使想更新设备以提高竞争力也无力进行。经营受挫者想在日本国内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日本传统产业组织形态是“垂直统合型”,即经联体,是大企业、企业集团和中小关联企业捆绑一起的,他们共同组成了联合战舰。在这个体系中,中小企业是作为专业配属厂来为大企业服务的。精细的专业分工使日本中小企业在他们专业领域内有成熟、领先的技术。经联体造就了日本曾经的辉煌,但现在随着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扩展,日本大的企业集团如丰田、新日本制铁等逐步把生产基地向海外迁移,导致众多中小企业失去了“饭碗”。
日本中小企业的困境为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中小企业所具有的技术研发优势、高质量的管理和良好的品牌正是中国企业所缺少的。而中国企业所具有的资金和巨大市场是日本中小企业所需要的。
“由于欧美企业对日投资多半是通过投资银行中介的,这些银行对小规模并购并不感兴趣,因此很多几千万日圆就可以救活的日本中小企业其实往往难以寻到外资投资。这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姚晖对此非常乐观。
机会难得。但需要中国企业家们投入的除了商业理性之外,还有对中日间的各种民族、文化和政治问题的深入审慎的理解。
中国企业看中的是日本企业的技术优势。但日本中小企业所认为的“技”和中国企业不太一样。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优势是“技”,即人的实际经验、“Know-how”。这样的“技”更多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熟练技术工人身上,而非技术文件上。日本企业把技术和Know-how视为生命。因此,在并购过程中能否合理解决日本企业对技术外流的顾虑成为关键性问题。
对于“技”的考虑,中国企业在收购、兼并日本中小企业时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第一种模式是:把收购的日本中小企业整体迁移到中国来。这样有利于中国企业完全掌握被收购的日本企业,也有利于完全掌握“技”。如广东美的收购三洋的微波炉厂。这种模式是“日本企业最害怕的”,李东这样评价日本企业对这种收购的态度。
第二种模式是“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充当出资人、所有权人的的角色,用资金把企业盘活起来,就地扩大生产;而经营权、企业管理实施“本土化”信赖日本人,由他们管理。这种模式对中国企业管理挑战最大,但有利于发挥日本企业及其技术员工的积极性。